不知道為什么,西方人似乎總是比中國人快,連過年都要搶先一步,他們過了元旦就叫新年,而我們要過了春節(jié)才叫新年。所以歐洲人新年的傳統(tǒng)節(jié)目是元旦的維也納音樂會,而我們新年的傳統(tǒng)節(jié)目則為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確有些晚,通常早早就吃過最后的晚餐,這段辭舊迎新的時間實在難過。于是,我的新年傳統(tǒng)節(jié)目是在家舉辦電視演唱會。
今年請到的演唱嘉賓是一位巨星,他的名字跟他的高音一樣如雷貫耳,他叫安德烈·波切利。許多人稱他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我覺得實在委屈了他。他沒有帕瓦羅蒂的名氣,沒有多明戈會表演,亦沒有卡雷拉斯的英俊,甚至,他是個盲人?墒撬幸环缭焦诺洌ㄊ崳┡c流行(浪漫)的好嗓音,歐洲人不禁贊嘆道:“如果上帝會唱歌,它一定有安德烈·波切利的嗓音。”——上帝是公平的。
既然在家舉辦演唱會,少不得要布置一番現(xiàn)場。幸好,為迎接新春佳節(jié),我放假頭兩天在家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打掃衛(wèi)生,連陽臺的外墻都洗過了,就差沒重新粉刷一遍,也算是窗明幾凈。真正的演唱會現(xiàn)場其實在拉斯維加斯,今年nba全明星賽就在此地舉行,官方宣傳片叫“沙漠中的天堂”,我這個演唱會叫“星空下的沙漠”。一直以為那樣的花柳繁華地,只怕連米高梅酒店門前的巨型石獅子也是不安靜的,沒想到還找到了一個清清靜靜的臨水公園,觀眾大部分在草坪上席地而坐,我則一個人端坐包房沙發(fā),是唯一的vip。
此次演唱會絕大部分是非英語演唱的,其實聽不聽得懂歌詞沒有關系,安德烈的歌聲就是世界語。因為他雙目失明,看不到觀眾,只能用歌聲與觀眾交流,跟其他流行歌星在臺上上竄下跳,說的比唱的多相比,已是物超所值。也許是語言關系,有一名英語主持人兼鋼琴師來串場,只恨我英語也不太好,聽了半天,方知此君乃david foster。這人的來頭可大了,他在美國音樂界的影響力,怕是他跺一下腳,音樂界就會抖三抖,是以被尊稱為音樂教父。久仰大名,今日一見,就像當年第一次看到香港動作大片導演唐季禮一樣,得趕緊扶住眼鏡——沒想到他是如此年輕,且文質(zhì)彬彬,簡直是在欺騙觀眾嘛。更難得的是這位金牌制作人還很幽默,再加上安德烈夠坦白,也許還因為大家對這位特殊藝術(shù)家的同情、寬容與敬佩,所以觀眾一直開心地笑。我也在笑,一個人偷著樂,已有點傻了。
終于到安德烈唱英文歌了,居然是一首“can’t help following in love”。這首貓王的經(jīng)典老歌不知被多少人翻唱過,可是安德烈把話筒靠近嘴唇,改用中音區(qū)演唱時,其胸腔和頭部的共鳴產(chǎn)生了強大的磁性,立刻將全場都吸此住了。你根本感覺不到他有換氣,似乎一氣呵成,更覺這首歌的完美。臺下無論男女老少都小聲跟唱,那份浪漫的感覺使許多身邊的人相視而笑,甚至相擁親吻,這就叫情不自禁吧。更感人的場面是安德烈的女友登場,她幫他改編了一首英語歌曲“autumn leaves”,并且用法語對唱了一段副歌,當她幸福而驕傲地依在他身上時,所有人都明白了她唱的是什么,紛紛起立鼓掌。演唱會的高潮當然是情歌對唱“the prayer”,雖然外面天氣回暖,大年三十是最熱的一天,但我還是全身發(fā)冷發(fā)麻,但心里是溫暖的,不知不覺中春暖花開。這首歌有n個版本,連“龍情中國”廈門演唱會上文章和一位女歌手也改唱了中文版,可惜他們音域不夠,不得不降調(diào),震撼程度大打折扣。我忽然有個疑問,我手機上下載的這首歌,與安德烈對唱的到底是celine dion還是heather headley呢?她們同樣擁有高山仰止、直入云霄的天籟美聲,才配得上安德烈寬厚大氣富有包容與回響的聲音。我曾聽過帕瓦羅蒂跟celine dion對唱,上帝呀,他簡直要吃了她——那音實在高而彌堅,生生把她的聲音給吞了。壓軸曲目“because we believe”,這首06年都靈冬奧會的主題歌相信不少體育愛好者聽過,我從來沒聽過一首體育歌曲被演唱得如此深情、大氣而有感召力,比任何動員大會、熱身運動還叫人熱血沸騰。
※本文作者:肖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