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后石塢古松怪石崢嶸,宕洞清泉陰森,危崖深澗驚心,山風松濤動魄。它組成一曲神奇的交響樂,讓人陶醉。時值仲秋,又有陽光,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四季并存的美景:花的陽春,溪的盛夏,果的金秋,洞的隆冬。這時一陣陣山風吹來,石塢松林濤聲大作,山音回響,怒濤滾滾,岱陰越發(fā)顯得幽美了。你看那泰山松倔強樸實,壯觀偉岸,軀干盤曲,繁枝蔽葉,在那霧氣山嵐中,更顯出極其分明的剪影。我們連拍了幾張照片后,便返回摩云嶺。這時天氣突變,刮了大起風,雨也直倒下來。我們快步跑到天街的店鋪里躲雨。但雨越下越大,風越刮越緊?磥盹L雨短時間內是停不下來了,我們也沒有必要再等了。同行們買了雨披,我拿出折傘,買了根竹子拄棍。他們征求我的意見,是乘纜車下山,還是步行下山。我說,我們還沒有看到十八盤的景象呢,就冒雨下山吧。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現(xiàn)在是風雨交加,又是陡坡,我左手拿傘,右手握棍,側著身子,靠著扶欄,抬起腳尖,拖著腳跟,真是難上加難。我們從南天門而下,十八盤如銀河下瀉。正是:“山勢兩岸對,天門一線通。手指危崖下,人在風雨中!钡搅松煞唬乙路䞍韧舛紳裢噶,皮鞋變成了“雨靴”,已是筋疲力盡,真想坐轎下山。但一來袋中余錢不多,二是儀中年過半百的韓書記陪著我,不好意思。雖說志慶、修文、名賦三人沖在前面,但他們一會兒又停下來在等候我們。于是,我和韓老兩人走走停停。到了對松亭,我們回首一望,十八盤似白練漂浮在天門峽谷中,令人遐思。南天門如天上瓊閣,象嵌在巍巍岱頂翠峰間的紅寶石,朦朦朧朧。向上攀登者多次問我,還有多遠到達南天門。我都說,快了,加把勁就到了。是的,南天門成為可望可及的攀登目標和奮斗方向。
從對松亭到五松亭這段時間,風慢慢地停了,雨也漸漸地小了。我們來到五松亭。五大夫松樹干虬枝蟠蜿屈展,我們扶松盤桓,感慨萬千。我與韓老邊走邊聊,不知不覺中,我們被嘩嘩的泉水聲所吸引,云步橋到了。此處群峰環(huán)圍,山勢險峻,飛泉清秀,云霧彌漫。人行橋上,如在天際。我伏在橋欄桿上,只見瀑流懸崖,水花四濺,似千匹垂練,那“百丈崖”、“飛瀑巖”、“銀河”等摩崖石刻真是名副其實。
從云步橋到中天門一段路平坦舒適。這時已到午后二時,天已放晴,被雨淋濕了的衣服也被吹干了,傘折疊放在旅行包里,拄棍成了我的“指揮棒”,頗有指點江山的意味。據(jù)泰山挑夫說,這里有能斬云化雨的“斬云劍”,有能解治百病的“玉液泉”。真是怪,這時我的頭腦異常清醒,就象進入仙境。下午三時許,我們又回到了中天門。
快要乘車離開泰山了,我又環(huán)顧了四周:東望中溪山之悄,西看鳳凰嶺之美;南眺徂徠如丘,汶水若練;北瞻天門凌空,云梯高懸。看纜車橫飛,林茂泉瀉,五岳之首的雄姿盡收眼底。此時我為那位到了泰山腳下因懼怕風雨提前返回的同事而惋惜,為自己敢于頂風冒雨走泰山而自豪,為我同行們的無私幫助而感動。雖說泰山上下來去匆匆,但讓我真正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
泰山之行,風雨相伴,其景其情,銘記在心。
※本文作者:莊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