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走過的路,我感謝生活讓我走向成熟,使我變得堅強,我細細地品味生活,我深刻地思索人生,在品味和思索中我領(lǐng)略著人生的真諦……
找爸爸
那是三十幾年前的正月,當時我只有六歲多,記得有一天早上起來,媽媽病了在床上躺著,姐姐上學不在家,弟、妹還小,爸爸出外干工程去了,怎么辦?媽媽就把我叫到床邊說:“你一個人敢去把你爸爸叫回來嗎?”我當時真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隨口就說:“敢啊,媽媽!告訴我爸爸在什么地方?”于是媽媽就告訴我爸爸在離家近二十里的地方整河改田,并把爸爸住宿的村子名字告訴了我,祝托我從鄰村的小路上穿過走比較近些。
初春的天氣還十分寒冷,正象人們說的“春寒料峭”,記得我當時還穿著媽媽做的棉衣棉褲,頭上圍著一條紗巾,那天還刮著剌骨的風如刀子般割在臉上。其實我根本不知道去找爸爸的那個村子怎么走,我按媽媽說的方向從家走過了第一個村子就不知道路了,但是已經(jīng)上路了,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就一路走一路問村子里的爺爺奶奶或叔叔阿姨。你要知道,山區(qū)的路真是羊腸小道,彎曲偏僻,一個村和一個村之間的距離好長,而且不是上坡就是下坡,還翻了三個小山頭,路途要穿過一片密密的槐樹林,陰森森的,好恐怖,但我也只能咬著牙,含著淚堅持走下去,因為我要找到爸爸。我是早上大約九點鐘從家里出門的,等我找到爸爸那個村時已是中午十二點多了,爸爸他們正在吃午飯,我是又凍又餓,但奇怪的是見了爸爸我并沒有哭,而是高興地跳了起來說:“爸爸,我終于找到你了!”爸爸見我小手凍得通紅,趕緊用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給我取暖,然后給我盛了一碗熱汽騰騰的咸面湯,我清楚地記得那面湯里還有紅紅的羅卜絲,可能是我餓了的緣故,現(xiàn)在想起來還感覺當時的面湯好好喝啊,從那以后我好像再也沒喝過那么好喝的咸面湯。
我現(xiàn)在回想起來自己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當時自己只有六歲多,一個人怎么敢走近二十里的路?現(xiàn)在讓我再去找那條路我都不可能找到,是什么力量支撐著自己呢?那只有一個答案就是心中有一個信念——要找到爸爸!
上學
那是一九八四年的八月底,我要到城里去上學,可正趕上天下起了連陰雨,當時的公路還是土路,只要一下雨公共車就不通了,明天就要開學了,今天的雨還下個不停,怎么辦?早上我早早就起來看著灰朦朦的天空,想無論如何我是不能耽誤上學的,今天必須趕到住在城邊的姨媽家,明天才能按時到校。可從家到姨媽家要走六、七十里的路程,而且是雨天,在滿是泥水的路上行走會有多艱難,我心里十分焦急,再看看天絲毫沒有停雨的意思,頓時我就只有下定決心,決定步行去姨媽家。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爸媽,她們知道我只要說要干的事情是誰也擋不住的,于是媽媽就趕緊給我做了些吃的,又帶上干糧,讓爸爸送我一段。
早上八點左右,我穿上雨鞋背上書包,爸爸幫我拿上被褥,一人頭上頂一個塑料布,就這樣出發(fā)了。我記得當時家里只有一把很舊的帆布雨傘,也到處都有洞了,一家人只能用塑料布或編織袋來遮雨。爸爸是送了一程又一程,總放不下心,一直送了十幾里地等過了我們的鎮(zhèn),才在我再三的勸說下停下了腳步,一直目送我在他的視線中消失。
一路上的辛苦是自不必說,那紅膠泥路面,沾滿整腳的泥巴,走起路來尤為費勁,一步一滑,臉上也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汗水,下坡時還摔了好幾跤。路上餓了就吃幾口媽媽給帶的干糧,渴了就在沿途的小河邊用手掬一把水解解渴,當時也顧不上什么衛(wèi)生不衛(wèi)生了,實在累了就坐在路邊歇一會。下午一點多,雨停了,太陽也出來了,可把人烤得好熱,特別是腳穿在雨鞋里熱得好難受,這時我才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我的腳步一點也不敢放慢,可緊走慢走,夜幕降臨了,已是晚上八點鐘了,我才走到離姨媽家二十幾里的地方,我繼續(xù)往前走,又走了十里地來到了離姨媽家最近的一個村子,此時已是晚上九點多鐘了,路上漆黑漆黑,村子里大部分人家可能都睡覺了,已沒有幾家有燈光了。下面還有近十里的山路,要翻過一個長滿樹木小山,我不敢再走了,心里十分害怕,那種恐懼無法形容,怎么辦?當時的通訊又不發(fā)達,想和誰聯(lián)系都聯(lián)系不上,腦子里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這個村子里投宿了。我看到附近一家亮著燈,就怯生生地敲開了那家的大門,開門的是一位年近六旬的大娘,我向老人說明了情況,大娘熱情地把我?guī)У搅思,她家里還有兩個年齡比我大兩歲的女兒,大娘趕緊打開已封的爐子,給我做了雞旦湯,熱上饅頭,還炒了一個菜,吃完飯,又熱上水讓我洗了洗和她的女兒們一起睡覺,當時別替我心里有多感激,好像是到了家一樣得溫暖,但因為年幼心里許多感激的話都沒好意思說出口。第二天早上一起來,我就急著向大娘告別,可大娘卻拉著我說:“孩子,我知道你要早早走,我把飯都做好了,吃完早飯再走吧。”大娘的話把我感動的熱淚盈眶。
※本文作者:流云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