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陪伴我已走過了二十幾個春秋,與我結(jié)下了深深的情緣,讓我和它無法分離。但我和音樂最初的相識,還是來自家鄉(xiāng)那丁冬的清泉和山林中那個牧童的笛音。
家鄉(xiāng)的山多林多水也多。可以這么說,只要山與山相連的溝壕里,就有一條淺淺的小河,正應了一句“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的話。兒時,我就喜歡獨自與山相伴,與黃昏相伴,常常靜坐吟聽山泉的丁冬而浮想聯(lián)翩。我家的房前屋后,都有山泉歡騰的身影,她宛如一支優(yōu)美的童謠,陪伴我入眠,陪伴我走過農(nóng)家孩子每一個孤寂的日子。家鄉(xiāng)的人,深受這自然的陶冶,有了一副好嗓子,都愛在勞動時,吼上幾支山歌。那酸酸的歌詞,我當時聽來懵懵懂懂,可是一學就會,現(xiàn)在回味起來覺得很有韻味。常記得每到收玉米時,夜晚人們坐在屋里,一邊剝殼,一邊對唱山歌的情景……大人小孩無所顧忌地扯著喉嚨,張嘴就唱,一唱就是大半夜,繁重的勞動就在這陣陣歌聲中輕松的結(jié)束。
不知不覺,我也迷上了山歌,常在放牛時和村里的孩子在那高高的山頂上拐聲拐調(diào)地吼上幾支。偶爾,還有山林中那個比我們大幾歲的牧童的笛音相伴。只要放牛,他都會吹個不停,那調(diào)兒忽高忽低,很讓人癡迷。于是,我就渴望自己有一支竹笛,一支吹山歌的竹笛;氐郊腋赣H要,跟母親要,他們總說,會有的,會給我買的,可一直沒有見。聽人說,山上的木竹可以做竹笛,我便到山上去找木竹做,可一直都沒有做成功過。還是那個牧童大方,給了我一支,我便跟著他學。其實,他并不懂音樂,只是憑著一種感覺,一種心靈對自然的感悟,手指與靈魂便撞擊出了美妙的山歌。我很是著急,因為我的勤奮,并沒有帶回能吹一支完整的山歌。
清泉丁冬,笛聲悠悠,伴著我入學,拌著我成年,讓我癡迷于音樂,F(xiàn)在,童年的故事離我越來越遠,我也擁有了許許多多長長短短各色不一的竹笛,我也學會了吹幾支歌,但最初的那清泉和笛音,還一直盤旋在我的耳際,久久不能散去,讓我與音樂從此結(jié)下了深深的情緣。
長大后我曾拜師于劇團的老師學習吹笛,但我的毅力不夠,經(jīng)受不住長時間單調(diào)的音階氣流訓練,最終做“笛師”的夢想破了產(chǎn)。我真有些覺得對不起那對我期望很高的老師了。所以現(xiàn)在我要是碰上了他,就遠遠地躲開,因為我害怕老師那雙期盼的眼睛,那雙向我講述音樂知識時常揮動著的能編織音樂人生的巧手……我也曾跟隨好友學習過一段吉他,夢想我能夠當一名職業(yè)的吉他手?涩F(xiàn)時的工作,讓我覺得有些不相宜,不知不覺便放下了。偶爾,望見墻角那蒙塵的吉他,我的夢想也會再一次閃現(xiàn),觸摸到一種高貴,蕩漾起青年的激情。
音樂人生的夢想破滅了,但并沒有減弱我對音樂瘋狂的熱愛。我迷上了聽歌,購大量的音樂書籍閱讀,常常與女友討論音樂帶給我們的歡悅。因為我們在這偏僻的山村工作,很少有城里人的娛樂活動。工作之余,我們只能爬爬山,看看水,下來就是聽聽音樂了。女友曾是學舞蹈專業(yè)的,她對古典的民族的音樂很是癡迷,可在這里沒有能夠讓她展現(xiàn)專業(yè)才華的機會。有時候,我就恨自己,這是不是因為我的無能,才扼殺了女友舞蹈的、音樂的天分。所以我只能陪她聽聽音樂,慰籍她靈魂的痛苦,來減輕我心靈的罪過。
音樂能夠侵入靈魂,給人帶來愉悅,帶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聆聽音樂,來激發(fā)我的靈感,讓我吐出一篇篇我對人生感悟的文章,雖然我投寄的稿件,很多都石沉大海,失敗包圍著我,讓我脆弱的心靈,常常有一種扔筆不再寫的念頭。但有了女友的安慰,有了音樂的陪伴,我能夠在痛苦的世界里挺起了頭。我常常把音量開得大大的,讓我委屈的淚水,任意的放縱,一次又一次撒在音樂的長河里,那低緩的,深沉的意境,與我的傷痕相撞,我常常不眠,那高亢的歡快的旋律,再一次激起我奮進的動力,一種不甘失敗,從頭再來的念頭產(chǎn)生,讓我再一次拿起筆從容地訴說我的人生。
※本文作者:王興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