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穹宇的宮門是三座并列的殿脊式券門,門建在用漢白玉石砌成的須彌座上,門樓的櫞、檁、斗拱均用琉璃燒制,屋面上覆蓋的也是象征天的藍色琉璃瓦。因為象征天,皇穹宇的建筑風(fēng)格以圓形為基調(diào),以寶頂為圓心向外擴展,是一座單層圓形殿宇。殿高19.5米,底部直徑15.6米,坐落在高3米的圓形須彌座上,宛如一把張開的巨傘,十分端莊秀麗。上面是藍色琉璃瓦的單檐攢尖鎦金屋頂,正面是木雕菱花圖案的檻窗和門,合璽彩繪裝飾得十分富麗堂皇。殿前石階有巨型石浮雕“二龍戲珠”,一升一降,栩栩如生。殿內(nèi)由八根檐柱和八根金繪串枝蓮圖案的支柱支托屋頂,柱頂端承鎏金斗層層上疊,天花板層層收縮,拱托金龍藻井。藻井中心繪著栩栩如生的大金團龍,周圍又繪有金龍360條,象征周天360度。殿內(nèi)到處有描金和瀝粉帖金彩畫,以青綠為基調(diào),以金龍為主要圖案,金碧輝煌,雍容華貴。殿內(nèi)正面安置漢白玉雕花圓石座,上面安設(shè)神龕,神龕里供奉著刻有金色滿漢文字“皇天上帝”的神主牌。殿內(nèi)東西兩側(cè),各設(shè)四個方形石座,供奉著皇帝祖先的神主。殿外的東西配殿,供奉著日月星辰和云雨風(fēng)雷等圜丘配祀諸神的牌位。
作為皇帝祖先“居住”的皇穹宇,不僅以其高屋建瓴、金碧輝煌炫人眼目,更以“天高聽卑”、“明察秋毫”的“天象”故弄玄虛,震攝人心,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的“億兆景從”等三大聲學(xué)奇觀構(gòu)成了天壇的神秘特色;蜀酚畹膰鷫λ追Q回音壁,墻高3.72米,厚0.9米,圍墻直徑61.5米,周長193.2米。墻頂覆著藍色琉璃瓦,墻壁則用磨磚對縫砌筑,墻面極其光滑,弧度十分勻稱!盎匾舯凇币曰匾魝髀暥劽褐灰讯滟N近墻面,總能清楚地聽到另一個人面壁說話的聲音,不管兩個人相距多遠,也不管說話的聲音高低大小,總可以使對方聽得清清楚楚,而且回音悠長,就象打電話一樣!盎匾舯凇敝孢奇在它的“選擇”性,不管“回音壁”前站著多少人,對話的人總能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清清楚楚地悄聲細語,而旁邊的人卻似乎兩耳塞豆,聽不到半點聲響,仿佛過了一次“保密電話”的癮。聲波反射的道理自然是簡單的,但因地設(shè)景,卻讓人感覺了“天人感應(yīng)”、“心誠則靈”的神秘和詭異。
三音石就在從皇穹宇到圜丘壇的“登天”之路上,從皇穹宇丹陛前數(shù)起的第一、二、三塊石板就是聞名中外的三音石,分別稱作象征天地人“三才”的天、地、人石。站在甬道第三塊石板(人石)上,對著殿內(nèi)窗戶緊閉、殿門敞開的皇穹宇殿門說話,就可以聽到非常洪亮的三聲回聲。由于這聲音來自供奉“皇天上帝”的殿宇,聲音也很大,遂有 “人間偶語,天聞若雷”之說。于是又稱這些石板為“天聞若雷石”,又稱 “三才石”。讓人感到玄乎的是“天高聽卑”還特別講究“循規(guī)蹈矩”,“心誠則靈”:說話的人必須站在代表人的人石上,殿門要全開,殿門到殿中神龕之間也不能有任何障礙物,一副恭敬虔誠的樣子才能,才能等來神的回應(yīng)。其實,這種奇妙的現(xiàn)象不過是聲波反射的屬性反映。正是因為皇穹宇的殿門比較高,只有石陛下面的第三塊石板才能和殿門、神龕上面的殿頂形成一條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站在第三塊石板上說話,聲波可以沿著斜線直接傳入殿內(nèi),碰到圓形殿壁、殿頂,然后再返回殿外!叭攀敝钸不止此,三音之石也不止第三塊板。人站在第一塊石板擊掌,即可聽到一聲清脆的回音,站于第二、三塊石板拍一掌,那么就可聽到二、三聲回音,同樣的一記擊掌,在不同的石板上會聽到數(shù)量不一的回音,實在是奇妙有趣。道理自然還是聲波反射。因為第一塊石板正處回音壁的圓心,聲波可同時反射回來而出現(xiàn)一聲回音的。第二塊石板已離開圓心,拍一掌,第一聲從皇穹宇及左右配殿返回,第二聲則從回音壁返回,所以出現(xiàn)兩聲回音。第三塊石板已離開圓心更遠,拍一掌,第一聲從皇穹宇返回,第二聲從左右配殿返回,第三聲從回音壁返回,因此出現(xiàn)三聲回音。聲波反射的層次不同,所出現(xiàn)的回音次數(shù)也就不同。其他石板與殿門和殿內(nèi)的壁三點之間難以形成直角三角形的斜線,所以即使站在那里的其他石板上擊掌或說話,也不可能聽到回聲了。光怪陸離的現(xiàn)象總會在科學(xué)原理面前顯露它的本質(zhì),難怪有人說,藝術(shù)是把簡單的東西復(fù)雜化,令人摸不著頭腦;科學(xué)則把復(fù)雜的問題簡單化,弄它個水落石出。
※本文作者:sun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