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越來越濃,幽深的峽谷里顯得格外的靜謐,潺潺的溪水陪伴著我們一路走來,長長的棧道上只剩下我們幾個人在行走,我們相互攙扶,輕聲輕語,誰也不愿意讓自己的聲音打破這難得的安靜。在這里除了天籟,絲毫沒有都市里市井嘈雜,而所有的天籟穿透著暮色降臨在我們的周圍,若隱若現(xiàn),若即若離。恍然中,懸崖邊有一塊巨型的滾石矗立在眼前,石頭的下方形成了一個十平方米的空間,似洞非洞,幾張石凳和石桌早已被磨得光亮無比,鐫刻在石桌上對弈的棋譜也顯得模糊不清,也許是它“神仙居”的名字特別誘人,使過往的游人一定會駐足停留。它的前方是裸露的河床,一泓溪水倒映出淡淡的月光,傳說這是有名的“龍眼”,無論你站在什么方位,那只炯炯有神的龍眼始終跟隨著你。我們在“神仙居”里小憩,徜徉天堂的勝景,呼吸如詩如夢的幽靜,享受與世無爭的意境,品讀這無盡的山巒帶給我們一份難得的寧靜和超然。
一直做我們義務(wù)導游的梅總很自豪說道,他們已經(jīng)買斷了天堂寨五十年旅游的經(jīng)營權(quán)。他向我們描繪了即將開發(fā)的旅游項目。說真的,天堂寨在他們的經(jīng)營中,整個上山的道路修繕的很好,尤其是沿著懸崖邊開鑿出來的棧道更是讓人耳目一新,所有的棧道全部是用木頭鋪墊成的,無論你走到什么地方,如履平地。梅總告訴我們,天堂寨一年的門票收入就達1500多萬。他們公司對天堂寨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第二天,我們向鄂皖交界的天屏峰進發(fā)。
一路是陡峭的山路,我們沿著修繕好的石階吃力地攀登,不一會就氣喘吁吁,我不得已放慢了腳步。這時,一位只有兩歲多的小女孩,在母親的攙扶下,邁著不甘示弱的小腿,非常有力的跨越一層一層的石階,她連頭也不抬,微笑的小臉上洋溢著被人稱贊的快樂。和孩子相比,我難免自感羞愧,看來人對贊美的接受是沒有年齡界限的,況且贊美最能滋生出無窮的精神力量。
我特別欣賞石階旁扶梯,一邊是陡峭的山路,一邊是懸崖峭壁,上山的游客完全依仗扶梯向上攀爬。扶梯的里面一律用鋼管固定,而每一根鋼管全部用毛竹裹夾起來,連接的縫也被修飾的十分平整、光滑,假如你不經(jīng)意的話一定以為是用毛竹做成的,甚至會懷疑它的強度。悠長的扶梯順山而上,既富有大山的特點,又顯得牢固美觀,許多急轉(zhuǎn)彎的地方已經(jīng)被人撫摸得發(fā)白了,可它依然十分的堅固流暢,默默得攙扶著每一位游人向上攀爬。
由于天堂寨的植被豐厚,水源充沛,造就了天堂寨里罕見的是“瀑布群景區(qū)”。五道落差40米以上的瀑布貫穿我們的一路。順著林蔭的小徑而上,一轉(zhuǎn)彎,徒見一條白練凌空貼巖而下,“九影瀑”便展現(xiàn)眼前,這條高71米,寬15米的瀑布飛流直下,猶如一位身著長裙的冰清玉潔的少女,又似一道銀光閃爍的冰晶鋪就的水道。它長流深澗,熱誠地呼喚清純和美好,我油然想起古人詠瀑詩“疑是龍池噴瑞雪,如同天際掛飛流”的佳妙。向前攀行300米,便是第二道瀑布“垂簾瀑”。此瀑布高44米,瀑面寬闊,水勢柔和,幾度疊折,乘勢而下,宛如一道巨大的珠簾懸掛于空濛之間,它從映在藍空的松影間噴薄而出,或如萬馬奔騰,或如風雨驟至。再登行一段,山澗豁然開朗,第三道瀑布“瀉玉瀑”到了。此瀑高62米,寬12米。水流石壁上似滾珠瀉玉,下跌深潭如浪卷白雪,站在此處,俯瞰綠樹染百嶂,仰視銀河落九天,恍如身臨仙境。唯一遺憾的是,上山的索道阻擋了我們繼續(xù)前行,讓我們失去觀賞“冰晶瀑”和“銀弓瀑”的機會。
登上海拔1650米的天屏峰時,濃霧撲面而來,旋即又幻化成白云在腳下繚繞,身輕神怡,頓有飄飄欲仙之感,遠方的索道車若隱若現(xiàn),據(jù)說在晴天無霧的時候,通過高倍望遠鏡,可見武漢三鎮(zhèn)的蹤影。我們來到觀景臺,天空驟然放晴,遠處空闊曠渺,起伏綿長的山巒無盡地伸向天際,大自然巧奪天工,將天堂寨的山峰、巖石雕琢成奇形怪狀,各種造型的景色,妙趣橫生,一點也不比黃山遜色。整個景區(qū)如同一副迷人的天然畫卷,緩緩的舒展在蒼茫的大別山的深處。今天,我們走進這醉人的畫卷里,驚奇的發(fā)現(xiàn)這里是群峰林立,水隨山轉(zhuǎn),山助水勢,飛瀑成群,可謂是植物生長的“天堂”,人間休閑的“天堂”。
※本文作者:淼淼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