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邊城保山之行,使我重新認識了這個歷史上曾經幾度輝煌的邊陲重鎮(zhèn),使我再一次感悟到中國人民抗戰(zhàn)所負出巨大的犧牲和代價的意義所在!無論是兩千多年前的南方絲綢古道,還是六十年前的史迪威公路,抑或是當今保山正在修筑的騰密公路,都直接見證了并深刻地影響著保山、騰沖這兩個邊陲重鎮(zhèn)的興衰沉浮。我衷心祝愿保山這條期待復興的古絲路,沐浴盛世春風,重又煥發(fā)出青春的風采!
2002—4—21 寫于云南昆明
※本文作者:海英子※
雖說不小心因為自己的失誤而丟掉的那許多辛苦找來的東西讓我這會子想起來還要眼眶發(fā)熱,可是我還是覺得自己真的是很幸運,能再次在桌面上新建一個文本文檔把這段日子細說從頭。
鬧鐘響起的時候,天還沒完全亮,朦朦朧朧的。我象往常一樣拉開窗簾,突然一片耀眼的白光直射過來,驚醒了我那睡意朦朧的雙眼——下雪了!我不禁象孩子般歡呼:“快看!下雪了!下雪了!
蘇州與無錫一樣,是一個熟稔得一點驚喜都沒有的城市。而與無錫不同的是,在蘇州不能像在無錫那樣,可以偷出半天閑暇去信步漫游。帶隊的杜老師同所有女性一樣,非常喜歡購物,所以到達蘇州的第一項安排便是去步行街。
沒去五臺山之前,我對它的全部了解僅限于兩件事,一是順治皇帝因愛妃的去世看破紅塵,竟“不愛江山愛美人”跑到五臺山作了和尚;二是《水滸傳》中那個粗野魯莽的魯智深受不了佛門清規(guī)戒律的約束,酒足飯飽之后醉打山門,被逐出五臺山。
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疾馳,到肈慶才花了兩個半小時,在汽車總站前轉乘21路專線車直達星巖牌坊廣場,在廣場附近再轉19路車直到七星巖西門景區(qū)。紅蓮湖水煙波浩淼,湖水凝藍,好一派山明水秀的景象。
跟著旅行團感覺就是去走馬觀花,往往在一個地方剛剛有了點感覺,卻不得不奔向下一個景點,總讓人覺得有點遺憾,有點意猶未盡。游覽西湖,導游只給了一個上午的時間。
2006年七月里,到成都去探親,在成都小住幾日,游玩了杜甫草堂,青城山以及錦里,心有感觸,記幾句心得,以做留念。 (一) 杜甫草堂與望江樓一、杜甫草堂是一種相約的召喚,是一份心靈的渴盼,走近花木幽邃的浣花溪,走進翠色濃厚的草堂...
梭篩,一個十分奇怪的名字,一個聽了也讓人十分奇怪的名字,一個不穩(wěn)又漏十分不吉利的名字,它在烏江三岔河上不知已經有多少年了。但梭篩這個寨子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根本不被外人所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