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多種林木的葉子變戲法似的改變了本來色彩,由翠綠變?yōu)樯罹G、淺黃、深黃、淺褐、深褐、間有大紅……站在高處向遠處望,層林盡染。一場霜過后,柞樹葉子全變紅了,像一團團火焰,這時的吊橋公園里是一派富麗堂皇的斑斕秋色。
冬日里,吊橋公園銀裝素裹,玉樹瓊枝,到處是粉妝玉徹的世界。吊橋風光之美,讓那些能工巧匠難描難畫。“如此風光真是畫,不須粉墨寫鮫銷”。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為它吟出了千古絕句。
吊橋公園不僅是游人們游玩的好去處,而且是文人墨客經(jīng)常聚集的地方,他們在這里賞景生情,吟詩作畫,用手中的筆墨來抒發(fā)自己對小城的贊美,對大自然的熱愛。來到吊橋北側的墾古園區(qū),園中集建國以來國家領導人及文化名人來小城時題詞之精華,收錄有國家領導人葉劍英、烏蘭夫、著名作家老舍、葉圣陶待名人的墨寶、佳作,成為全人市民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对m屯的夏天》、《到此不再憶江南》、《勝似江南魚米鄉(xiāng)》等數(shù)十首名篇佳作被拓成座座碑林,植根于綠蔭深處,為吊橋公園憑添了濃重的文化氣息。
天然樹木不僅是扎蘭小城的一大特色,而是渲染吊橋的一處處景觀,尤其是園內(nèi)有許多棵百年老樹,那些展臂合抱的百年老者,披著褶皺的歷經(jīng)滄桑的外衣,向外來的人無聲地展示著小城的歷史,挺著蓊郁的樹冠,盡數(shù)著改革開放的日子里為日益發(fā)展的這座旅游城市做貢獻的喜悅。山丁樹、稠 李樹、山里紅……這些天然樹種,春天,它們開花獻美,秋天,又把紅彤彤的果實留給人們品嘗。蔥綠的垂柳,纖細的樹干,柔軟的枝,豐滿的冠,如少女輕搖倩姿,為公園憑添了許多現(xiàn)代感和許多江南的風味。
吊橋經(jīng)歷了百年風霜,是小城歷史的見證,也是小城的驕傲,在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的今天,吊橋承載著小城人對它的希望。
※本文作者:碧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