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看到過這樣一則寓言,說在心室兩側(cè)分別住著快樂和痛苦。如果快樂聲音太大就會吵醒痛苦,而痛苦無論如何都不會吵醒快樂,因為快樂是個聾子。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正確性。如果一個人太高興、太快樂,那就會應(yīng)驗我們的古語“樂悲”,卻不見有“悲極生樂”的說法。當(dāng)痛苦主導(dǎo)我們時,我們一邊一邊地訴說,一次一次的悔恨,由一種痛苦生出兩種痛苦,三種痛苦來,卻生不出一點一絲的快樂來。原來快樂是個聾子。
在上班的路上一年四季都會看到一個修鞋人,和所有修鞋人一樣樸實,不引人注目。在一次下班時,發(fā)現(xiàn)平時老坐的他,此刻駐著雙拐站著,一條右腿突兀地沒有了,只留下一條空蕩蕩褲腿在那里。他是位殘疾人!和往日一樣,臉上露著平和、一絲絲笑意在那里。有一次去釘鞋,發(fā)現(xiàn)他認真地看著一本書,原想是雜志、小說之類,不料是歐陽洵的毛筆字帖。在拉家常時得知,他在寫毛筆,這個習(xí)慣已經(jīng)有了十幾年的歷史了。
一位殘疾人默默接受了自己的殘疾,一年四季為生計奔波,卻保留一份認真、一份熱愛在生命里。
就像年輕時我們不懂愛情一樣,年輕時我們不懂苦難、挫折。慢慢發(fā)現(xiàn)以前我們認為、承受的苦難、挫折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它們。
在我小時候,由于家里經(jīng)濟條件不太好,特別羨慕其它女孩子的穿著打扮,以至自己走上自卑的心理之路。現(xiàn)在在《圣經(jīng)》中看到這樣一句話“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長大起來的,它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一朵花呢”;剡^頭來,真是如此,年輕、活力才是人的外衣,何必用身外之物把心困在其中,一路走來,錯過太多美好的風(fēng)景和體會,太不值得了。
人生本來就會遇到大大小小的苦難、挫折、傷痛,在于我們?nèi)绾稳タ创鼈、解決它們。是它們打敗你,還是你控制它們,這一切都在于你。及時將眼光從已經(jīng)存的階段移向“但是”、“還可以”階段,積極尋覓潛伏的補償、播種其它的希望,心情就會豁然開朗。
史鐵生告訴我們說,每個人都會遇到憂傷、挫折和共患難,一方成像海浪一樣打擊人類的心屢,另一方面又像雕塑家一樣塑造著人類的精神世界。就把每次、每一個苦難當(dāng)成煉就我們精神世界的點金石。
生活并沒有虧待我們,而我們的期求太高,以到忽略了生活本身。有些我們認為的苦難、憂愁都是由于我們自己老盯著遠處、上面的東西,難以容忍現(xiàn)在的生活所造成的,讓我們收回目光,停止抱怨,停止追悔,腳踏實地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本文作者:細雨絲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