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展廳,首先看到的是發(fā)掘于九龍坡區(qū)銅罐驛的船棺,這為肯定巴人的發(fā)源奠定了基礎。這里,還展出了根據(jù)考古還原的當時巴國的地圖、大量在三峽地區(qū)考古時拍下的珍貴照片、從三峽地區(qū)考古發(fā)現(xiàn)的制陶吧等。進入活動體驗區(qū),坐上巴人特有的寬板凳、四方桌,不但可以“穿越時空”親臨千年前巴人生活、戰(zhàn)爭的場景,還能在古人的鑄劍、制陶、釀酒作坊里制作出“千年前”的物件。
突然,一張似曾相識、比席夢思還要大的老床吸引了我。老床的前面有木質(zhì)臺階(重慶俗稱“踏板”),兩側是做工精巧的木欄和柜子,床的頂部是精雕的三層木柵,每層都布滿了精美的圖案,床頭鏤空的雕刻更是精美。這樣的美榻就是不睡,看看也是一種享受呀!不由想起小時候外婆家的那張起碼有上百年歷史的老床,感覺比這展出的床做工更精細,外觀更漂亮。我兒時就是在那張床上聽外婆講的“狼外婆”、“牛郎織女”的故事呢!古床印證著歷史的滄桑,演繹著巴人的故事。
巴國城集巴渝文化精華之大成,是重慶——這歷史文化名城的另一張名片。游覽完畢,真有飽覽重慶“巴文化”靈魂的酣暢之感。我明白在這里哪怕一個圖形、一面旗幟、一棵樹、一尊雕像,一塊瓦片,都有它自己的故事,一天時間我不可能完全讀懂它,待他日再來繼續(xù)品味巴文化的底蘊吧!
※本文作者:和風細雨潤物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