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詩——《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這首詩體現(xiàn)了詩人的深切感情,我們一起來看看《滁州西澗》的原文及作者簡介。
《滁州西澗》原文
獨憐③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④深樹⑤鳴。
春潮⑥帶雨晚來急,野渡⑦無人舟自橫⑧。
《滁州西澗》注釋
、俪(chú)州:今安徽省滁州市。
、谖鳚荆撼莩俏鹘嫉囊粭l小溪,有人稱上馬河,即今天的西澗湖(原滁州城西水庫)。
、郦殤z:愛憐(一種對幽草的獨情)。
、茳S鸝:黃鶯。
⑤深樹:樹蔭深處。
、薮撼保春天的潮汐。
、咭岸桑夯慕家巴鉄o人管理的渡口。
、鄼M:指隨意漂浮。
《滁州西澗》譯文
河邊生長的野草,是那樣幽靜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叢林深處,不時傳來黃鸝鳥的叫聲,是那樣婉轉(zhuǎn)動聽。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樣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蒼茫的荒野渡口,已沒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獨自橫漂在河邊上。
《滁州西澗》賞析
這是山水詩的名篇,也是韋應(yīng)物的代表作之一,寫于滁州刺史任上。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區(qū),西澗在滁州城西郊外。這首詩描寫了山澗水邊的幽靜景象和詩人春游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
詩的前二句“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1]”是說:詩人獨喜愛澗邊生長的幽草,上有黃鶯在樹陰深處啼鳴。這是清麗的色彩與動聽的音樂交織成的幽雅景致。“獨憐”是偏愛的意思,偏愛幽草,流露著詩人恬淡的胸懷。后二句“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是說:傍晚下雨潮水漲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沒有行人,一只渡船橫泊河里。這雨中渡口扁舟閑橫的畫面,蘊含著詩人對自己無所作為的憂傷,引人思索。還更加說明韋應(yīng)物寧愿做一株無人關(guān)注的小草,也不愿意去做那些大的官職。末兩句以飛轉(zhuǎn)流動之勢,襯托閑淡寧靜之景,可謂詩中有畫,景中寓情。
韋應(yīng)物先后做過“三衛(wèi)郎”和滁州、江州、蘇州等地刺史。他深為中唐政治腐敗而憂慮,也十分關(guān)心民生疾苦,但他無能為力。這首詩就委婉地表達了他的心情。
這首詩中有無寄托,所托何意,歷來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它通篇比興,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 有人認為“此偶賦西澗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實則詩中流露的情緒若隱若顯,開篇幽草、黃鶯并提時,詩人用“獨憐”的字眼,寓意顯然,表露出詩人安貧守節(jié),不高居媚時的胸襟,后兩句在水急舟橫的悠閑景象中,蘊含著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憂慮、悲傷的情懷。詩人以情寫景,借景述意,寫自己喜愛和不喜愛的景物,說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懷憂傷,便自然地流露出來。 表達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滁州西澗》作者簡介
韋應(yīng)物是山水田園詩派著名詩人,后人每以“王孟韋柳”并稱。其詩以寫田園風物著名,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涉及時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頗有佳篇。作其品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此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