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2015年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會的講話
。4)作業(yè)處置。精選作業(yè)題,分層設計作業(yè)題,作業(yè)量適中,適量布置課前預習(一般不布置課前預習),科學指導嚴格檢查,作業(yè)批改認真及時,認真講評作業(yè)。鼓勵開放性作業(yè),使教學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練習的設計要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和個性的發(fā)展。
。5)課外實踐活動。一是根據(jù)不同年級的學生安排不同的實踐活動,先安排學科教學的實踐活動,然后安排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實踐活動,最后安排課題性、探究性的實踐活動。二是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諸如:課外閱讀、課外練筆,辯論會、演講會、聯(lián)歡會,小實驗、小制作、小設計、小發(fā)明,調查、參觀、社會服務、勞動實踐等。
。6)輔導。一是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輔導。二是針對部分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小組輔導。三是針對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個別輔導。四是輔導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不能把輔導作為斂財?shù)氖侄巍?/p>
。7)考試。一是考試方式要全面、多樣,可以進行閉卷考試,也可以進行開卷考試,還可以進行口試和實際操作,英語要進行聽力測試,音、體、美、勞技也要進行測試。二是要采用當堂測試、單元測試、期末考試考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全面檢測。三是確保測試題質量,認真進行質量分析,嚴肅考風考紀,誠信考試。
2、教學研究常規(guī)管理
。1)做實常規(guī)教研。一是落實好學校的聽、評課活動。聽、評課活動是學校最基本的教學研究活動,是學校的常規(guī)活動。每位老師每學期至少要上一堂公開課,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優(yōu)秀教師不但要上公開課,每學期至少要聽課20節(jié)以上。學校領導要做到“常聽課、會評課”。二是組織好講課比賽和論文評選等活動。每學年初要有具體的安排,落實到學科,落實到人,落實到具體的時間。三是開展好送課下鄉(xiāng)、送教到村活動。全縣的小學、初中、高中學科教研員和帶頭人,要深入農(nóng)村學校聽課、評課、議課,開展專題講座,和一線教師研討教學,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指導學校校本教研,提高學校教學教研質量。
。2)搞好專題研究。主要是:研究課程標準及教材,研究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的落實,研究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如何在課堂上真正得以體現(xiàn),研究教育理論、教法及學法,研究學生思想、心理及行為,研究理論如何聯(lián)系實際,研究班級管理工作等。鼓勵教師不斷總結與發(fā)現(xiàn)工作中的問題和經(jīng)驗,針對教學實踐中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開展專題教學研究。
(3)加強課題管理。一是要加強對已結課題的成果推廣應用。全縣各學校已經(jīng)結題的課題不少,但成果的應用始終是問題,今后一定要對研究的成果進行推廣,特別是對我縣教育工作有指導意義的成果要加大推廣力度。二是加強現(xiàn)有課題的過程管理和指導。各課題學校要建立課題研究例會制度,定期召開會議,總結已做的工作,制定下一步工作計劃,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策略,爭取每個課題出成果,每個課題按期結題。三是抓好國家、省、市課題申報立項工作。沒課題的學校要立校級課題,爭取早立縣級課題,縣級課題結題的學校要申報更高一級管理的課題。四是開展好微型課題研究。提倡學校進行小課題研究,把學科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小問題進行整理,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查找資料—集體研討—制定方案—解決問題的模式開展研究,真正讓教研為教學服務,為提高質量服務,為學校的終極目標——學生成長服務,把校本教研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