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大學新生入學教師發(fā)言稿
如何適應大學的學習呢?
首先是要明確學習的目的。在刻苦學習之前,先問問自己的內(nèi)心,自己到底為什么而學習。北大之父蔡元培先生說:“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而不是人們升官發(fā)財?shù)碾A梯!庇械耐瑢W是為了學精專業(yè)知識為畢業(yè)后找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有的同學是為了畢業(yè)后能考上理想的碩士研究生繼續(xù)深造;有的同學是為了出國。那么你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一定要想清楚。正所謂: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
有了目標,最主要的就是具體的行動。要學習,就要講求方法。大學的學習與中小學的學習區(qū)別在于,大學沒有人監(jiān)督你的學習,學習什么,怎么學習完全在于自己。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盡快適應這個新特點,在課堂上多聽多問多與老師交流;課下常去自習室、圖書館、實驗室。不要太迷戀寢室,寢室確實是最舒服的地方,但卻不是適合學習的地方。
在圖書館要多讀書。讀書不是讀虛幻與泡沫的文字,而是誦讀經(jīng)典。當我們翻開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琢磨哈維的《心血管運動論》,困惑于愛因斯坦的《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感嘆著摩爾根的《基因論》時,我們內(nèi)心多少有了些大學生的底氣,我們對問題的研究多少有了專業(yè)的感覺。這樣的感覺才是大學生應有的感覺。當我們沉醉其中,我們面對不朽的理性群碑,也就面對了永恒的科學靈魂。此時,才能真正激發(fā)出大學生對知識與科學的渴求,才能體會到顛覆思想的心智波濤與萬世不竭的精神甘泉。
二、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我曾經(jīng)看過一篇報道,一名大一新生帶著600雙襪子上學。主要是他從來沒洗過襪子,正好他父親是開襪子廠的,所以一天穿一雙扔一雙。這件事雖然是一個特例,卻也引發(fā)了我們很多的思考。如今中國的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都有父母的照料,缺少應有的生活磨練。到了大學以后,突然離開了家,確實很難適應。但這里正是大家快速成長的好地方。怎樣才能學會獨立和堅強呢?
關(guān)于獨立:從上大學的第一天起,每一位新生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能再指望父母天天細心的照顧,要慢慢學會獨立。比如收拾寢室衛(wèi)生、整理床與寫字臺、洗衣服洗襪子、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學習、運動與飲食等等。這對于一些依賴性比較強的學生來說是不容易的,經(jīng)常會顧此失彼,不要著急,慢慢來,告訴家長自己也可以。
關(guān)于堅強:人的一生并不能一帆風順,困難和挫折時時相隨。大學生生活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煩心事。比如學習成績不理想、生活中的坎坷、情感上的失意等等。對于大一新生,這些問題都是大問題,往往會令其苦惱不已。其實,放眼整個人生,這些問題都是小問題。在大學里學會堅強,告訴自己,沒有什么困難能壓倒你,自己就是自己的絕對主力。
三、積極參加社團與社會實踐
學習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合理充實的業(yè)余生活對學習也是有益的調(diào)節(jié)。這樣可以做到既學好,又玩好。在國外的很多大學都有著悠久的社團文化歷史。如哈佛大學,目前有600多個學生社團,其中建立了自己網(wǎng)站的有546個,社團的門類也是五花八門。有信仰型社團、學術(shù)型社團、藝術(shù)類社團、服務型社團等。在這里,你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社團。比如參加油菜話劇團,盡情演繹多彩的角色;或是參加個辯論協(xié)會,既施展了自己的才華,又有機會參加全國大專辯論賽,鍛煉自己;或者參加投資興趣小組,進行模擬炒股,培養(yǎng)自己的經(jīng)濟頭腦;還可以參加書畫社團、街舞社團或是跆拳道社團等等。豐富自己的生活,又展現(xiàn)了自己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