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傳承演講稿(精選3篇)
愛的傳承演講稿 篇1
各位家人、各位來賓、我的好朋友們:
今天對我來說,是一個極不尋常的日子。
因為今天是我們用近一年的辛勤汗水讓瑞士名威表已經扎根遼沈大地的日子。
更因為今天是,在瑞士名威表華麗尊貴的映襯下,我們也迎來了一個象征我們愛的傳承的小生命慶生的日子,我的女兒滿月了!
今天我非常高興。
今天我非常幸福。
因為有你們。
因為有你們------一如既往支持我的親人們、朋友們和我一起見證這個不尋常的日子。
所以,我要感謝在座我的親人們,我的朋友們,無論是在我剛剛起步的時候,還是在我最最艱辛的時候,在我最心灰意冷的時候,都是你們默默地給我支持,給我鼓勵,讓我的事業(yè)一步一步地走向更新、更高的臺階,讓我的人生一步一步地飛揚出更加絢爛的光彩,如果說,現(xiàn)在的我有了一點小小的成績,那一定是你們眾人的拾柴才讓我這個小小的火焰慢慢地高漲起來。
所以,我在這里要深深地鞠上一躬,謝謝你們。
我也一定不辜負你們的期望,我會努力做到更好。
我也要感謝我的太太,感謝她為我?guī)磉@樣一個美妙的禮物,人們常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那么,我要說:我的身邊恰恰有這樣一位默默支持我的我真愛的女人。你的愛,你的無私,你的包容,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財富,也是我人生旅途上的動力。
老婆謝謝你。
我永遠愛你。
我更要感謝上蒼,讓一個如此可愛的小生命降臨到我的身邊,讓這個世界上有了一個會喊我“爸爸”的人,雖然,我也深深知道,撫養(yǎng)一個孩子長大會非常辛苦,但當看到如今身邊這個可愛的寶寶,縱然再苦再累,我感覺都是值得的。
我會珍惜上蒼恩賜給我的這份禮物。
寶貝,爸爸、媽媽會永遠愛你。
我也深知,在今天這個日子里,用再多的語言也無法表達出我的感激,我的感動,我所能做的,只有是讓我的每一步腳印都走得踏踏實實,讓你們?yōu)槲易院?讓我的每一段人生都散發(fā)出光彩,同你們一起分享;讓我每天都祈禱上蒼,保佑我的寶寶、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愿你們快樂、平安、幸福!
謝謝大家!
愛的傳承演講稿 篇2
尊敬的:
在中國的漢字中,孝這個字老在上子在下,這一個結構說明了孝的內涵,它是一種承擔。當初古人創(chuàng)造的何止一個字,簡直就給中國人定下了一個規(guī)矩,孝成了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像孔子說的: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古今中外有很多將孝字寫的淋漓盡致的人。
12歲,正是一個男孩貪玩兒好動、頑皮叛逆的年齡,可在趙文龍臉上,這些特質都沒有,很多時候他都在默默地沉思。不在校的大部分時間里,他都陪著媽媽去醫(yī)院透析。雖然只有12歲,趙文龍幾乎會做所有家常菜。因為媽媽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癥,這么多年,他幾乎從未有過玩耍時間,最大的樂趣就是生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園;他是包鋼八中一名普通的初一學生,而他每天需要承擔的卻是一般學生父母雙倍的責任。雖然家庭負擔如此沉重,可趙文龍在同學和老師的眼中卻是天真、開朗、幽默的,只要學校有什么開心事,龍龍也會第一時間告訴媽媽,母子倆總會開懷大笑。在這樣的說笑中,龍龍常常因為忘記了正在燒菜而把鍋燒糊。醫(yī)生告訴李英,她的病目前無法治愈,最基本的維系就是一個星期三次透析.為了保證最基本的生活,李英只得一個星期透析一次。每次透析,文龍都像丟了魂似的守在搶救室門口。但只要看媽媽轉危為安,趙文龍還掛著淚珠的臉上馬上會露出笑容,他告訴她:“媽媽,您一定要好好活著,只要您陪著我,再苦的日子都是甜的。”
一次意外的摔傷,爸爸高位截癱,媽媽離婚改嫁,當時年僅6歲的安徽女孩黃鳳獨自撐起一個家,8年如一日照顧著癱瘓的爸爸和年邁的奶奶。為了給父親治病,20xx黃鳳用安了輪子的鐵板床推著父親,與奶奶一起踏上了赴上海求醫(yī)的旅程。在好心司機的幫助下,祖孫三人到達上海,黃鳳推著板車在上海邊乞討邊求診,但在吃盡苦頭后未能實現(xiàn)治病的愿望。第二年暑假,黃鳳央求同鄉(xiāng)把他們捎帶到北京,用板車載著父親在北京求醫(yī)問診。20xx次帶著父親到北京求醫(yī),武警總醫(yī)院收治其父黃志仁住院,并成功為他做了神經干細胞手術。談起未來,黃鳳說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讓爸爸能夠慢慢好起來。“不管多難,我都要好好讀書,以后還要帶著爸爸讀高中,讀大學,有爸爸的地方就有家”。13歲的她,肩負起照顧母親、外公、外婆和弟弟的重任。每天早上五點起床,晚上十一點多才能睡覺。就這樣,她經堅持了300多天,成為這個破碎家庭的頂梁柱……她就是中國最堅強的女孩之一吳林香。12歲本該坐在教室里讀書學習;12歲,還是依偎在媽媽身旁撒嬌的年齡,但徐州男孩邵帥卻在12歲的年紀勇敢挑起了保護身患白血病的媽媽的重任,為了挽救媽媽的生命,他捐獻了自己的骨髓。邵帥說,“我的生命是媽媽給的,我救媽媽天經地義!”
孝道原心,誰說家貧無孝子?宣恩縣萬寨鄉(xiāng)大河村的林章羽、何秀巡姐弟倆,在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外出打工的情況下,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孝老敬親,常年堅持代父母行孝,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年事已高的外婆,用稚嫩的肩膀支撐起一個風雨飄搖的家。不管是獨自一人推著癱瘓父親去上海求醫(yī)的黃鳳,還是12歲就承擔重任的趙文龍。總而言之,他們都是少年英雄,都是我們的驕傲!也許她們想哭過,也許她們想放棄過,但是,這些都是也許,她們堅持了下來;盡管事事不如意,盡管身上擔子十分沉重,但他們仍然微笑著面對。那么,究竟是什么讓她們不向挫折低頭呢?是一個字,“孝”!是感恩的孝,是博愛的孝,還有充滿責任的孝。老師們,讓我們以身作則,讓我們的孩子心中有孝心中有愛,讓孝愛在東方紅這片圣土上傳承下去。
謝謝大家!
愛的傳承演講稿 篇3
尊敬的:
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冬的余寒,當細雨還未曾沾染人們的面龐,已有一種形象悄然而至,已有一種人格扎根人心,已有一種力量讓人恍醒,已有一種大愛傳承至今。他用一縷陽光照亮了一片黑暗,用一滴水滋潤了一片土地,用平凡的行動感染了后人,他的名字響徹華夏大地,他的事跡彰顯民族精神。他--就是雷鋒。
雷鋒--一位平凡而普通的戰(zhàn)士,他從20世紀走來,一路播撒愛心、奉獻忠誠,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讓我們重抬人性的光輝,驚醒于無私奉獻的良知,他把為人民服務的真摯根植在中國人民的心中,使千千萬萬個雷鋒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她綠遍江南,也裝點塞北,他的光芒正綻放在新世紀中學,托舉著師生的理想,譜寫著奉獻的贊歌。
在新世紀就有這樣一個她,清晨總伴著地一縷陽光起床,夜晚總與十二點的鐘聲為伴,365天,日歷上記下了她陪學生走過的每一個夜晚。白天學生上課,她是清潔工,拖布擦過的是她的青春歲月;晚上學生自習,她是母親,用愛溫暖的是她的孩子們。衛(wèi)生間在她的打理下潔凈如新,學生們在她的照顧下快樂成長,節(jié)假日,他為不能歸家的孩子包餃子,熱氣騰騰的餃子伴著感激的淚水而咽下;休息時,她為學生補有破口的衣服,一針一線縫進了慈母的情意。她沒睡過一個安穩(wěn)覺,一點聲響就會讓她驚心肉跳,她怕孩子們有事。她沒過過一個輕松的節(jié)日,對學生的牽掛,讓她不能離開學校這個“大家”。
印象最深的是寢室有一名特殊的初一新生,不到十歲,母親就將他丟下,離家出走,心中缺少母愛,缺少關懷的他,自律性差,與同學打架,經常出入網吧。無論大學紛飛,還是狂風怒吼。她都追隨這名學生身影深一腳淺一腳的去網吧找他。而這名學生不以為然地說:“你是誰啊,你管我?”她氣急了說:“你怎么這么不懂事,能不能用心體會下老師的苦心?!學生像發(fā)瘋似的吼到:我沒有媽,所以她也沒給我心,這句話深深的刺痛了她的心,她暗下決心,要用母愛去融化他。一次,這名學生半夜高燒不退,家長無人問津,她就用酒一點一點搓孩子身體,用來降溫,一直守候到天明,學生醒來看到她布滿血絲的雙眼,冷冷問道:“你陪了我一夜嗎?”她緊緊握住孩子的手微笑著說:“沒事了,燒退了,再調皮,用冷水洗頭,我就不管你了?此坪唵蔚难哉Z,卻觸動了這名學生最柔軟的心靈,他哽咽道:用冷水洗頭我都習慣了,每人能像你這樣管我!此時孩子已經淚流滿面。輕輕的說了句:我要有您這樣一個媽媽該多好!她懇切的說:只要你愿意,我就是你的媽媽!終于用她的關懷,愛護,火熱的情感將這名學生冰冷的心融化了。她用瘦小的身體撐起一片愛的天空,她用愛的箴言擎起情的橋梁。她--就是新世紀中學宿舍老師胥麗麗。
她如砂土一樣平凡,但那浸潤心靈的關愛和懇切,卻如甘露一樣閃亮與純粹,正是這種樸實無華的精魂,感染著新世紀中學的每個心靈。于是,我們發(fā)現(xiàn),同學間關愛的溫情濃厚了,打架斗毆的行為杜絕了,師生共同學習的步伐加大了,網吧三廳的足跡消失了。一聲“老師辛苦了”昭示著同學們感恩的心懷;一句“同學們聽懂了嗎?”表白著教師滿心的期待。
我們看,雷鋒離開我們了嗎?沒有!雷鋒就在我們身邊。他的精神滲透在新世紀中學每個人心中,正插上一雙雙翅膀飛向祖國的藍天,向世界輻射著無私奉獻的光輝。
太陽無語,卻放射光芒;高山無語,卻顯露高遠;大地無語,卻展示廣博;鮮花無語,卻散發(fā)芬芳;奉獻無語,但它卻亙古情深,讓雷鋒精神之花處處開放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