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長關心問題解答
答: 一、不要等到孩子有了嚴重問題才去找老師。
二、所有的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犯錯誤是偶然所為。但是,老師負責的不只是一個孩子,既要負責幼兒學習,又要負責生活,也請家長理解老師。
三、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完全和在家時不一樣,這樣的現(xiàn)象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老師和家長經(jīng)常交換意見有助于雙方更好地了解孩子。
3.孩子不喜歡老師怎么辦?
答:讓孩子從老師的角度想問題。在各個方面適應群體生活,參加好班里的各種活動,消除老師喜歡或不喜歡自己的想法,快樂地在幼兒園學習和生活。
4.怎樣和老師溝通,雙方更容易接受?
答: 1、 不要找借口“工作忙”
多數(shù)家長不愿意與老師進行溝通,往往故于“工作忙”等原因。建議這樣的家長,要改變與老師溝通的態(tài)度,明白積極配合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是做家長的“天職”。主動走近老師,是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的關鍵。
和老師溝通,家長不要有顧慮。有的家長可能認為老師平時工作比較忙,不愿意再給老師添亂。其實,家長和老師交流,說明家長重視孩子,是一個負責任的家長,是對老師工作的支持,老師不但不會嫌亂,而且會感到非常高興。
和老師溝通,家長要主動。不要等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出問題了、家長被老師請到學校再和老師溝通。平時,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情緒不太正常,或者成績出現(xiàn)大幅度下降,家長就要主動和老師聯(lián)系,把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及時告訴老師,以便于老師注意觀察孩子的在校情況,這種雙管齊下的效果肯定比老師單方面的努力要好得多。
2、 不要說“一切都聽老師的”
有些家長總是說“一切都聽老師的”這類的話,雖然看得出家長對老師充分信任,但家長應該知道,和老師溝通不能放棄做家長的權利,而是要和老師協(xié)商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老師不愿意和態(tài)度蠻橫的家長溝通,但老師也不愿意和沒有任何主見的家長溝通,因為這樣溝通不會有效。
3、 以自己的方式與老師“通氣”
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與老師溝通,形成合力,不可放著問題不解決。面談,這是最好的溝通方式。通過與老師零距離的溝通,讓老師對孩子在家里的表現(xiàn)有更深刻的了解,而家長也從老師的口中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這樣雙方更容易達成共識。也可以通過電話短信溝通,在你不確定打電話時間是否合適時,短信是個折中的方案。
4、 別只溝通孩子的學習成績
學習是許多家長和老師溝通的主題。在溝通中家長應咨詢孩子這段時間和以前有哪些變化,學習是不是更主動,方法是不是更合理,而不是只關心成績的高低。此外,孩子的行為、情緒、興趣、同學關系、思想品德修養(yǎng)、青春期心理也是溝通的重點。
5、 別忽略家長會的機會 .
和老師溝通,就要重視家長會。家長按時參加家長會,既是對孩子的重視,也是對學校工作的支持。通過家長會,可以和老師面對面地交流,可以了解孩子在家庭環(huán)境以外的好多信息。
老師和家長有一個共同的心愿:把孩子教育得越來越好。別拿老師當外人,和老師攜起手來,形成合力,相信我們的孩子會更好。
5. 通過什么樣的渠道,可以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答: 可以通過電話聯(lián)系老師、接送孩子時和老師交談、qq等等形式更多的了解孩子在園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