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教師演講稿(精選4篇)
高效課堂教師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宋老師。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規(guī)范在心中,高效在課堂。
我曾經計算過,一個小學生六年上課總數大約7200多節(jié),如果按每節(jié)課40分鐘這樣積累下來,就有28萬多分鐘,這是一個多么令人驚嘆的時間呀!可見,課堂是我們學習知識的最主要陣地,如果沒有把握好課堂,就意味著失去了學習的最好機會。
那么,如何把握好這課上的每一分鐘呢?除了認真傾聽、做好筆記,還要牢記課堂上的常規(guī)要求!你還記得咱們課堂常規(guī)的有關要求嗎?讓我們回憶一下吧!
1.坐姿要求
頭正、肩平、身體坐正、手臂自然下垂,雙腳平放于地面,與肩同寬。
2.舉手要求
左手或右手自然舉起,五指并攏,向上舉直不離開桌面,輕輕放在桌面上不發(fā)出聲音。
3.聽課要求
聽老師講課要專心致志,邊聽邊思考,做到不交頭接耳,不講小話,不做小動作,不閱讀與上課內容無關的書或做與本節(jié)課無關的作業(yè);聽同學發(fā)言不打斷同學的發(fā)言。如有不同意見,等同學講完后,得到老師同意后再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如別人的發(fā)言與自己的見解、觀點一致時,我們可以點頭贊許還可以鼓掌稱贊。
4.發(fā)言要求
上課發(fā)言先舉手,經老師批準,迅速站立,橫跨半步;回答問題時身體立正,儀態(tài)大方,回答完畢后要告知老師:“我回答完了”。質疑時,可以說“我有一個問題……”“請問老師(同學)……”當參與討論時,要學會用“我認為……”、“我有不同意見……”、“我補充……”;對不能回答的問題,不要耽擱時間,應大聲告訴老師和同學:“對不起,我不會,請諒解”。
5.讀書要求
朗讀時,雙手拿書身體坐直,書向外自然傾斜;站著讀書時,不但要按以上要求拿好書,還要站直站穩(wěn)。
6.操作要求:
實驗用品、學具要輕拿輕放,按要求科學、規(guī)范地實施操作,保持桌面整潔。
7.互評要求:
同學之間互評,要善于發(fā)現優(yōu)點,不能總說別人的缺點,學會用“你讀的真好”、“你說的……問題我還沒想到呢”“我想給你提個小小的意見”等
8.下課要求:
老師喊下課,學生整齊地向老師說“謝謝老師”“老師再見”;如果有老師聽課,全體學生轉向聽課老師,齊聲說“謝謝老師們”,最后再整理好書本及學習用具,有序地離開教室。
這些要求你們記住了嗎?這兩位同學做得怎么樣?讓我們把掌聲送給她們!
本周周四、周五將有新教師匯報課,到時候會有許多班級的同學向我們全體老師展示課堂上精彩表現。你能像這兩位同學一樣,完美展現你自己嗎?
孩子們,這小學階段28萬分鐘多么重要呀!每時每刻請記。阂(guī)范記心中,高效在課堂。讓我們一起說一遍:規(guī)范——高效——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高效課堂教師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早上好!
在立足于職教特色,立足于高校課堂,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探究富有活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發(fā)展個性的教育空間為目的,我校開始開展周六教研活動。在活動中,我們要扎實開展校本研發(fā)和教學研究活動,重點解決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常規(guī)教學中不符合教材特點、違背語言規(guī)律和偏離教學改革方向的教學行為,提高對“惜時增效,輕負高效”課堂的認識。為此,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吃透學生,找準學生發(fā)展的鄰近區(qū)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是被動的接受外在信息的,而是主動的根據結構注意和有選擇的知覺外在信息的,這就首先要求我們必須了解自己所教學生的認知特點、已有的生活經驗、所處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維方式、興趣愛好等,然后根據這些設計我們的教學內容,研究我們的教材。
2、吃透教材,把握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是以教材作為師生之間的媒介而得以開展的。我們要從“教教材”轉變?yōu)椤坝媒滩慕獭,所以,潛心鉆研教材、挖掘教材、拓展教材,對教材增刪取舍,以符合學生學習和發(fā)展尤為重要。在教研活動中,我們要響應學校對“校本”教材的研究,側重對教材的處理。把握和挖掘教材的科學性、思想性體現教材的趣味性,是我們教師開發(fā)和研究“課程潛能”、整合教材、設計教學的重要思想基礎和必要前提。
3、吃透“課眼”,注重學生獲得學習體驗
在每堂課中,我們要明白要讓學生學到什么,做到什么,本節(jié)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和中心內容是什么,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課眼”。在我們要實施一堂課之前,我們要用“課眼”這個杠桿撬動整堂課所有的教學活動,F在的課堂教學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以合作學習為途徑,以探究學習為目的的教學。所以在把握課眼,設置問題;如何控制這個動態(tài)結構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積累、思考、靈感、興致的參與學習,獲得學習體驗,對我們每個教師都是一個挑戰(zhàn)。
沒有研則淺,沒有教則空。一個教研氛圍有助于學校的學術文化的形成,有助于我們提高辦學品位,形成學校特色;讓我們通過教學研究,獲得收獲,更重要的是增強我們的科研意識,提高我們的科學精神,使我們學校在職教陣地中開辟出一片新的領域。
謝謝大家!
高效課堂教師演講稿 篇3
我認為提高高三政治復習課的課堂效率就要重視課堂上“精講活練”。
首先是精講,要注意六個維度。
一要講重點。
二要講難點。
三要講關鍵點。
要做到這三講,課前的充分備課是高效率課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在備課前一定對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有充分的了解。高效率的課源于對教學內容的科學處理,每節(jié)政治課課前應根據學科特點對該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知識形成理性的認識,科學處理教材,簡化知識,形成知識體系,減輕學生記憶負擔,提高復習效率的。對于教材中次要的內容,或是學生已知的內容,或是知識點一般的內容可以略講,甚至不講,學生已掌握或可以通過練習和思考得到的內容可以不講。
四要講思路。
五講方法。
六講聯系。
后三講是對前三講進一步的提升,政治解題思維不是僅靠模仿便能培養(yǎng)出來的,要對一個問題進行講解就要講清它的來龍去脈,不但要讓學生知其然,而且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其次是“活練”,這里的“練”指的是學生對政治問題的思考、解答。恰到好處的“練”能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提高解題能力,可以說,“練”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手段。
一.練習要有明確的目的和計劃,練習的內容要圍繞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易錯點等來確定,習題要精選,要有針對性和典型性。
二.練習內容中既要有基礎題又要有適當的能力提高題。只重視基礎訓練而忽視能力訓練,不利于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因此,每節(jié)課在主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基礎訓練的同時要適當安排一些能開拓學生思維的應用性、探索性的練習。
三.練習的布置要有層次性,要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地逐步提高練習的要求;為了提高練習的效率和效果,還可以適當考慮以 “一題多變”等形式布置練習。
四.練習時,要在講求“正確”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對“速度”的要求。解題速度快不僅要熟悉課本知識,還要有解題技巧,這里我就不細說了。
許多人都說,教師只有平凡、只有寂寞,沒有燦爛,沒有輝煌。然而我自豪,我沸騰,因為我是一名教師,我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
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千真萬確的,愛正是教師無聲的誓言,它用教師的行動和心血寫成。
回想當年,初入師范大門,我曾一度感慨不已:難道盛開的花季只能在"三點一線"的生活中緩緩延續(xù)?難道畢生的辛勞只能在紅燭的微光下為他人做嫁衣?
就在這段苦悶彷徨的日子里,是她--我的班主任劉老師,以她那陽光般的光環(huán),使我深深體味到了教師職業(yè)的純潔和高尚,使我日漸真切地看到了不遠的將來,我也是一名由播種,耕耘到收獲的光榮的人民教師!
其實剛剛入學,當美麗如花的劉老師站到我面前的時候,我不禁暗暗懷疑,這樣的非凡人物怎能甘受一輩子的清貧與平風呢?可是她似并沒有意識到這些。開學第一周,她就為笨拙的男生洗床單,那纖細的雙手浸在秋天的冷水里又紅又腫,然后她又在會操場的訓練場上喊啞了喉嚨,當貧困的同學生病了,作為一名普通工薪族的她,又傾囊所出,繳納了幾乎是一去無還的上千上萬的醫(yī)療費用。
象劉老師這樣一位博學美麗的人物都肯放下驕傲,俯首甘為孺子牛,而我們尚未羽毛的豐滿就開始耽擱學業(yè),開始懼怕今天,懼怕將來無私的教書育人是否得到名利的回報。殊不知,教師傳道、授來、解惑的無么奉獻能開啟多少人蒙昧的心靈,能為他人帶來多少溫暖和光明啊!我們不是天才,卻有著天才的乖僻缺點,拒絕成長,又差一點拒絕了成為人師的光榮使命!
我不管別人是怎樣評價兩袖清風無名無得的教師的,也不管將來會有多少披星戴月,風雨兼程的日日夜夜,我只知道,并深深地暗下決心--為了山坡上披鞭放牛的失學兒童,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老鄉(xiāng)親,為了祖國美好的明天,我一定要象劉老師一樣,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21世紀我國中小學教師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100萬中小學教師的素質是制約基出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關鍵,是提出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是發(fā)展綜合國力的關鍵。而民族、貧困地區(qū)中小學教師素質是制約全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最大"瓶頸"。加快民族、貧困地區(qū)中小學教師的培訓步伐,提出高民族、貧困地區(qū)教師的綜合素質,建設好一支立志為民族、貧困地區(qū)基礎教育事業(yè)獻身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民族、貧因地區(qū)推進素質教育和實施義務教育的關鍵所在。發(fā)展國民經濟,培養(yǎng)各類人才,提高民族素質,基礎在教育,而小學教育是基礎的基礎,作為教師所承擔的任務是光榮而艱巨的。熱愛小學教學工作的思想感情,有一個培養(yǎng)的過程。首先,要自覺地了解和熟悉小學語文教學,對它越了解越熟悉,就會越感受到它的魅力,就會越喜歡它、熱愛它。再有,要把自己的工作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yè)聯系起來,看到自己從事的工作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yè)聯系起來,看到自己從事的工作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從而增強光榮感和責任心,進而樹立為之奮斗終身的專業(yè)思想。
一個合格的教師,要有良好的師德。教師道德本身就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教師的思想、品格、言行,以及教師對社會事物所持的態(tài)度,都會這樣那樣地影響學生。因此,教師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必須對自己提出較高的道德要求,要嚴于律己。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強化,使自身的師德修養(yǎng)更加完善。
我們不僅要熱愛自己的工作,還要熱愛自己的學生。這兩個方面是互相聯系的。沒有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的一言一行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熱愛學生,首先要關心學生、了解學生、親近學生,主動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建立感情的橋梁。感情的影響不僅僅是一種教育手段,它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熱愛學生,還應當尊重學生,尊重,就不可能建立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而沒有這種信任,就失去教育得以進行的基礎。就拿班主任這一方面來說,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首先應熱愛本職工作,愛自己的學生,和他們建立深厚的感情。班主任的一言一語,他們聽若圣言,深深地印在腦子里,班主任的一舉一動,他們視為楷模,在各方礎加以模仿和效法。作為班主任,要想盡快順利地開展工作,首先就必須對學生的狀況有初步了解,班主任有意識地與學生談心、聊天。讓學生在情感的活動中交往發(fā)展。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因此,班主任應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染和帶動學生,不能只支學生嚴,而對自己放任。我們說,任何人在工作中都難免出現失誤,有的自己一時還難以發(fā)現。俗話說?"當事者迷,旁觀者清。"這就要班主任重視平時來自學生的信息反饋,從中尋找得失。
小學教師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學生,就會帶著愉悅的心情去備課,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領會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方字,而且永不滿足,永遠向語文教學的高峰攀登,才會把學生清脆的朗讀、天真的發(fā)言,充滿童趣的作文作為一種藝術享受。把學生的每一點進不看作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并以此激勵自己刻苦鉆研,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追求是無止境的,奮斗是沒有盡期的。祖國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師!只有教師用行動寫下的愛,凝聚著教師的心血,才能穿越時空,震撼天地,永遠鐫刻在人們心中。
現在,我完全可以無塊壘地大聲宣布:教師,光輝的職業(yè)!教師我無悔的選擇!
對此話題,我感慨良多,現在談談三點感受。
第一.我認為效率不等于分數。課堂教學的是否有效不能以學生的分數是否提高為評價標準,應該看學生的能力有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目前,評價課堂教學是否有效往往以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應試能力是否提高為標準,忽視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質疑能力等其他能力的發(fā)展。中國最不缺的是人才,是評價標準扼殺了人才的發(fā)展。這也是我國中學生能頻頻獲得各類奧賽金牌,卻始終沒有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原因。
第二.我認為課堂教學不可能每分鐘都是有效的。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往往習慣滿堂灌,不愿浪費學生的每一分鐘,我們常常認為這樣的課堂效率是最高的。然而機器都不可能一直高速運轉,更何況學生不是機器,無法一直處于有效的學習中。我們應該允許學生有時進行一些低效的自由思考,一堂課必須要有“留白”的時段,讓學生天馬行空的思考,這可能更符合教學的規(guī)律。
第三.我認為真正有效的教學應該是快樂的、充滿活力的。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想學、愿意學是課堂教學有效的前提。教師幽默、詼諧的語言是課堂充滿活力的重要因素。然而現狀卻是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痛苦。學生的痛苦自不必多說,教師呢?網上有一首詩我覺得寫得很好。
滿腔熱血把師學會,當了教師吃苦受罪。急難險重必須到位,教書育人終日疲憊。
學生告狀回回都對,工資不高還要交稅。從早到晚比牛還累,下班不休還要開會。
迎接檢查讓人崩潰,天天學習不懂社會。晉升職稱回回被退,囊中羞澀見人慚愧。
百姓還說我們受賄,青春年華如此狼狽。仰望青天欲哭無淚,唉!當教師真累!
所以,當學生埋頭讀書的時候,需要我們教師提醒他抬頭仰望天空。當我們教師疲憊、無助的時候,需要領導、家長、社會的體諒、理解。
高效課堂教師演講稿 篇4
本人有三點認識:
第一點,什么是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以人為本的課堂,要有學生立場,以學生的成長為目的,看到學生實實在在的進步。盡管每位教師采用的教育形式不同,但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同一個教育目的,即要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成長奠基。高效課堂之“高效”不應只是分數和升學率的最終高效,而應落實于每一天、每堂課的有效、高效上。就一節(jié)課而言,就是45分鐘前后學生是應該有變化的。如果不能抓住每一堂課,課堂教學徒有其形,而把學習的任務推遲到課堂之外,又談何高效呢?實實在在上好每一堂課,踏踏實實備好每一堂課,高效課堂才會卓有成效。
第二點,高效課堂由何處起步
八字箴言:教師真教,學生真學。
課堂上的做法是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先學是在課堂上學,老師開講前,學生在老師的積極引導下,自我實踐、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后教指在先學的基礎上就存在的問題所進行的相互實踐、相互探究、相互學習。
所以課堂上要做到以下幾點:
①學生能自己學會的放手給學生自學。
、趯W生不會的小組討論學。
、劾蠋熜枰鉀Q的是那些共性的、有規(guī)律的問題。
做到“不學不教”、“以學定教”、“以教促學”、“教學相長”,從而打造一個師生共生、共學、共贏的課堂。
優(yōu)質高效的課堂是學練結合的。當堂訓練即在課堂上為達成目標所做的訓練。集中有序的課上訓練,效果遠大于課后作業(yè),所以切記:前忙萬忙,一定要做到當堂訓練。
高效課堂的特征有三:真實、有序、緊張。“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有序指符合規(guī)律的序,在學中發(fā)現問題、在合作中解決問題、在訓練中再發(fā)現問題、在探討中再解決問題,周而復始,形成良性循環(huán);緊張指的是課上學生應做到思維的緊張、全力以赴、全神貫注、全心全意。一言以蔽之:真實是課堂的生命,是課堂高效的前提;有序是課堂高效的保證;緊張是課堂高效的標志。
第三點、打造高效課堂是一場持久戰(zhàn)
學習本身就是艱苦的勞動,打造高效課堂更是一場持久戰(zhàn)。要想贏得勝利,決不能心浮氣躁、急功近利。要有“三心”:愛心、耐心和恒心;要做到“二益”,即有益于學生自身的發(fā)展,有益于學校長遠的發(fā)展。我總結為:“三心”之道促高效;“二益”之中求發(fā)展。
教育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教學之道,任重道遠;教學之道取法自然;教學之道,貴在專心;教學之道,更要從實際出發(fā),遵循規(guī)律。在這場戰(zhàn)爭中,我們要有軍事家的策略、戰(zhàn)略家的眼光、更要有指揮家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