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責任主題師德演講稿范文(通用3篇)
愛與責任主題師德演講稿范文 篇1
尊敬的領(lǐng)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
我參加工作已快兩個學期,在這段時間里,我把自己的一部分青春和激情都傾注于我的工作崗位上,在我所接觸過的每一個學生身上,我深刻體驗到了作為一名體育教師的艱辛與快樂。在工作中,我時常會想一個問題,我想成為一名什么樣的教師?
既然自己選擇了教師這門職業(yè),就要對學生負責,對工作上心。特別是作為一名新進教師,在工作中需要精神支柱鞭策自己,而這個精神支柱,就是師德。師德兩字看似輕實則重,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種體現(xiàn)。
在工作中,大家肯定有這種經(jīng)歷和感受。當對做錯事情的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卻發(fā)現(xiàn)那些調(diào)皮個性的學生依然我行我素,讓我們教師的心一點點冷卻下去,甚至有說不出的惱火和傷心。但是在某一時刻,這些學生又能突如其來的讓我感到欣慰與感動,又能一次次地溫暖我的心田。
記得在上一學期的一節(jié)體育課上,正在教授學生學習“啦啦操”。學生a站在隊伍里面不僅沒有跟著我一起學習動作,而且還和身邊的同學講話。第一次,我點名提醒了a一次,他稍微收斂了一下。從a的舞蹈動作來看,明顯沒有認真練習。接著,在這節(jié)課中,a因為在隊伍里面隨意跑動還帶動其他同學大聲喧嘩吵鬧,我又以點名的方式提醒他,他才回到自己的位置站好。當學生a第三次亂跑動大聲喧嘩時,我要求a出列站在隊伍前面跟著我學習,但是學習效果也不佳。三次的搗亂讓我在這節(jié)課里打亂了教學進度,也讓我的心情很差。下課后,我單獨留下a在操場上,跟我一起練習上課學習的啦啦操,可是當我做示范時他一動不動。我問學生為什么不跟著好好學操,他頭扭向一邊,不屑的對我說:“我不想學”。然后我把他帶到辦公室里,他站在辦公桌前,我就看著他,什么話也沒說,并不是我不想批評他,而是不知道該給他說些什么。因為每周上課,基本都要找他談話一次,但是這次我一句話也沒說,只是靜靜的看著他。我發(fā)現(xiàn),這次在辦公室他慢慢有了變化,從剛開始的滿不在乎到有點局促不安,又過了一會兒,他低下頭,偶爾瞟一下我,我還是平靜的看著他的臉,就好像是在欣賞一幅畫。接著他的頭越來越低,也更加不安了。過了幾分鐘,我的聲音打破的他的沉默:“你可以走了。”他抬起頭驚訝的望著我楞了一下,然后默默地走了。第二天早上,學生a正好碰見我,學生a馬上說了一句“老師好”然后我常規(guī)性的回了句“你好”,正當我要接著走時,學生a馬上叫停了我,“賀老師,昨天上課時我沒有認真練習,對不起”,我聽完很感動,學生能夠明白自己的錯誤,并主動道歉,十分難得。這件事情之后,這位學生還是會時常在上課的時候搗亂,但是當我提醒之后就會馬上按規(guī)矩站好,不在搗亂。
學生畢竟只是小孩子而已,不能把他們當做成人來看待。學生不遵守紀律,是因為自律性不強,如果放任不管,對學生不負責任,不關(guān)愛自己的學生,將會導致學生養(yǎng)成不良習慣,對日后的學習生活造成不良影響,將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對學生的付出,我們期待著學生的改變,也許一次兩次沒有效果,但是只要肯關(guān)愛學生,肩扛起我們對學生應盡的責任,終有一天,學生一定能夠逐往好的方向轉(zhuǎn)變,帶給我們驚喜。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也是教師生涯的最好寫照。教師的一生,愛與責任同行,責任是愛的化身,愛與責任相得益彰...愛與責任,就是師德最好的體現(xiàn)。
愛與責任主題師德演講稿范文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這一周,我利用國慶節(jié)休息在家仔仔細細的看了一本書,名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書中有許許多多感人的文章,通過一個個小故事,表達了一種種高尚的品質(zhì)。它們都是構(gòu)成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記得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所以我要從小樹立道德意識,增強道德修養(yǎng),立志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其實,道德看起來很遙遠,做起來卻很近。一句"您好!對不起!謝謝!"會使大家氣氛和睦而文明;一次充滿憐憫的'小施舍,會讓我們變得充滿愛心和高尚;一次簡單的問候"老師好!媽媽您辛苦了!"能體現(xiàn)我們懂禮而孝順;一個感激的眼神,一個豁達的笑容會讓我們變得感恩和寬容。我想,道德從來不缺乏體現(xiàn),缺少的只是我們的發(fā)覺和實現(xiàn)。
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更要從現(xiàn)在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時刻踐行"道德成長一小步,社會文明一大步"的理念,為我們生活的更美好而努力。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吧!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愛與責任主題師德演講稿范文 篇3
如果你是一朵鮮花,就要給人們帶來一份溫馨;如果你是一絲清風,就要給人們帶來一陣涼爽;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要給人們帶來一片綠蔭;如果你是一縷陽光,就要給人們帶來一絲溫暖……這就是作為萬物的責任。
5月29日,一場飛來橫禍奪走了吳斌的生命:一塊數(shù)斤重的鐵片突然從天而降,擊碎擋風玻璃后直接刺入他的腹部,導致整個肝臟破裂。當鐵片像炮彈橫空飛來,砸碎車窗前擋風玻璃,擊穿吳斌腹部,他本能地捂了一下肚子,然后緊緊握著方向盤,強忍劇痛,換擋、剎車、將車緩緩停好,拉上手剎、開啟雙閃燈,然后站起來,面向乘客說出他最后的話語“給我打110、120、”“你們不要亂走”。這句話竟成了吳斌最后的遺言……
吳斌,一名普普通通的汽車司機,但他用自己76秒的堅守和生命保證了乘客安全。我含著淚看完這段視頻,看著他重傷后的一系列動作,忍不住為他鼓掌,心中不免肅然起敬。我沉思,是什么支撐他在最后的時刻把車停穩(wěn)?又是什么支撐他身受重傷后叮囑乘客小心?是責任,如果沒有心懷乘客的責任,又怎么可能不顧自己生命安危,強忍巨痛作出一系列動作,把車子停得那么穩(wěn)呢?我心中默默祈禱:愿吳斌叔叔一路走好,在天堂過得快樂!
從小媽媽就對我說:我們每個人的肩上就扛著責任,我們要敢于承擔責任。那時的我很懵懂,不知責任是什么。今天,吳斌叔叔的故事,讓我明白了責任是一種氣魄,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品質(zhì)。作為一個學生,我的責任是什么?是學習,其實學習便是為將來打基礎(chǔ),周恩來曾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所以說認真學習是我們的責任之一,現(xiàn)在,我要把眼前的學習任務完成,考上理想的初中,給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責任之二我們還應該孝敬父母,孝敬是美德,是傳統(tǒng),人活在這世界上,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古人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我們的責任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而加重,責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給世人的考驗,有的人經(jīng)不起這場考驗,平庸了,消極了,最后消逝;而有人則選擇承受,承受的人雖會消逝,但精神會不朽,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人,承受責任者為勇者。
責任無處不在,我們要勇于承擔,敢于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