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發(fā)言稿:如何與孩子相處 讓孩子信服
五、理念:不要以分數(shù)來區(qū)分對待孩子
不要讓孩子覺得我們只關心分數(shù),作為家長,不要讓急功近利只看眼前的社會通病用在孩子身上,還有一些家長因為孩子考得不好,惡言相加,惡棍相向;考得好就承諾孩子買這買那,這樣孩子和我們的關系是建立在分數(shù)和物質上而非親情之上,這樣的關系不會真正的親密,這樣的相處不會真正的愉悅。
具體做法:作為學生,分數(shù)不能回避,但要讓孩子明白考得好與不好是他作為學生應該自己面對和考慮的事情,考得好與不好都是過去式,考得好是方法方向狀態(tài)和努力對了,考得不好就在這些方面分析原因進而改進。
六、理念:讓孩子看到你的成長,家長不能固步自封
善于學習的家長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你不用在孩子面前炫耀自己的努力和進步,孩子能感覺得到,“心有靈犀”就是這個道理,在心理學中,孩子和父母的感應因為血脈的緣故而異常突出,我試過很多次,當我煩躁時,孩子也不順眼,他會容易出錯;當我平靜又專心地做事時,孩子不用你去要求,他自然也會平靜認真地做自己的事,每當這時,我都會情不自禁地給自己一個會心的微笑。
具體做法:
1、少看電腦,少玩游戲或不玩游戲,把時間用在更值得的地方,比如健身和學習(可以是自己專業(yè)內的,也可以是自己感興趣的專業(yè)以外的)。
2、每年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并去踐行實現(xiàn)。
七、理念:家長認真對待老師專門交代的事情
讓孩子看到你的努力,他就不會拿老師的話當耳旁風。
具體做法:當老師打電話或發(fā)短信讓家長為了班級和孩子們做一些事情時,認真對待,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
實例:
1、小學三年級班主任老師讓家長做《成長紀綠冊》
我熬夜做了一周,沒有告訴孩子我熬夜了,但有一天晚上半夜,孩子起夜上廁所,看到我屋內還有燈光,當他輕輕撥開房門看到我認真地剪貼照片時,那一刻就定格在他的記憶中了,孩子當時就感動地說:“媽媽,謝謝你,原來你每天等我睡著后繼續(xù)在為我做記錄冊呀,快睡吧媽媽!”說著就緊緊地抱著我了。后來當孩子將記錄冊交給老師時,老師驚呆了,因為其他家長最多的做了十幾頁,一般是三四頁,還有的家長根本沒做,而我做了182頁,校長說:“他當了十幾年的校長,每年都布置這個作業(yè),但從沒見過做成這樣的!焙髞碓谌:徒鹚畢^(qū)里展覽,也因為此,不知哪個外班的家長看到了,她是電臺的,打電話邀請我做特約嘉賓主持,在那一年的元旦期間做了一期現(xiàn)場連線的親子教育節(jié)目,孩子特別開心感動,自然和我更親密。
2、去年,上初中軍訓后老師讓家長給孩子寫一封信
我先用鉛筆打草稿,修改后一筆一畫用正楷抄寫,我真的不是把這件事當負擔或任務來看,而是從內心想和孩子真心交流,傳達我的理念、祝福和希望,于是有了這封三方面12頁的書信。
3、這次期中考試家長會的現(xiàn)場分享
頭一天也就是周四,班主任老師就給我發(fā)了邀請短信了,但因那個手機平時不怎么用,所以沒看到, 周五上午10:20看到了,而家長會是當天下午3:20,也就是:我必須在2點出門前準備好,于是趕緊放下手里的活兒,想著怎么和家長交流,我想純理論沒什么意思,就想到先念給孩子寫的信,(為了咱們的孩子們好,我愿意把和孩子私密信件和大家分享)然后再總結幾點理念和做法,這樣可操作性更強一些,于是找出去年寫給孩子的這封信,再總結、打稿、調整、定稿出這個九點理念和做法的分享手稿。
八、理念:讓孩子明白,精神的富足是物質無法替代和超越物質的。
在這個浮躁的當今社會,如果我們不給孩子傳達這個理念,那就太可悲了。
具體做法:
1、寫信
。1)這是與孩子深層溝通的最好方法。
。2)有些無法當面說或當面說不合適的話可以書面表達,效果更好。
。3)書信可以保存,孩子看信時幸福感提升,可以感知到精神的力量。
2、寫愛心卡,傳遞正能量。
3、常懷感恩
。1)父母常感恩,以身作則永遠大于簡單說教和命令。
。2)重要的日子飯前感恩。
。3)不順時感恩。(如堵車時不抱怨,看看路兩邊的變化、聊天或聽舒緩的音樂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