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課前的五分鐘演講稿(精選3篇)
初二語文課前的五分鐘演講稿 篇1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的課前五分鐘我準備的是卞之琳的《斷章》
(請深情的朗誦這首詩)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詩的上節(jié)以寫實的筆法曲曲傳出了那隱抑未露的橋上人對風景的一片深情,以及樓上人對橋上人的無限厚意,構(gòu)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戲劇性場景。但多情總被無情惱,那無情的風景,那忘情于景的橋上人能否會以同樣的深情厚意,來回報那鐘情于己的多情之人呢?面對著生活中這司空見慣的、往往是以無可奈何的遺憾惋惜和不盡的悵惘回憶而告終的一幕,詩人在下節(jié)詩里以別開生面的浪漫之筆給我們作了一個充溢奇幻色彩、蕩漾溫馨情調(diào)的美妙回答。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這不就是自然之景對橋上人白日里忘情于景的知遇之恩的熱情回報嗎?從“你”的那扇被“明月裝飾了”的窗口上,我們可以想見到,此刻展現(xiàn)于橋上人眼際的會是一幅多么美麗迷人的月夜風光圖啊!那橋、那水、那樓、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這一片淡雅、輕柔、迷朦、縹緲的如織月色之中,與白日艷陽照耀下的一切相比,顯得是那么神秘,那么愜意。面對這月光下的美景,怎能讓人相信自然之景是冷漠無情、不解人意的呢?怎能不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的強烈鐘愛呢?你愛自然,自然也會同樣地愛你--這就是詩的理趣所在吧!
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報了橋上人的多情,而橋上人又該以怎樣的方式來回報樓上人的一片美意呢?詩以“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一想象天外的神來之筆對此作了饒有情致的回答,從而使樓上人那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本是毫無希望的單戀之情得到了愜意的渲泄。
這個被“裝飾”了的夢對于它的主人來說無疑是一次心靈奧秘的深切剖白,它再明白不過地顯示了那被各種外部因素所壓抑的單戀之情是多么地強烈灼人。而那橋上人之所以能由眼中人變?yōu)閴糁腥,不正因為他是意中人的緣故?詩里雖然沒有一句愛情的直露表白,但這個玫瑰色的夢又把那沒有表白的愛情表現(xiàn)得多么熱烈、顯豁,而由這個夢再來反思白日里的那一“看”,不是更覺得那質(zhì)樸無華的一“看”纏裹了多少風情,又是多么激人遐思無盡嗎?
但夢畢竟是夢,它代替不了現(xiàn)實;裝飾也只是裝飾,它總會露出虛幻的面目。當?shù)诙旒t日高照,酣夢醒來,那樓上人“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時,又該是怎樣的一種心情了呢?但相信,那已經(jīng)盡情地領(lǐng)略了“落花若有意,流水亦含情”的甜蜜夢境的樓上人,定會從常人所有的那淡淡愁緒之中解脫出來,定會以更美好的憧憬,更深沉的愛心,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的。
初二語文課前的五分鐘演講稿 篇2
在這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文明的禮儀之邦,在這個有著足以與古伊拉克兩河文明相媲美的古老文明歷史的國度里,誠信卻在逐漸消失。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是對愛幼的諷刺;食品中的地溝油,是對健康的嘲笑;月餅中的陳餡,是對“嫦娥奔月”的褻瀆。于是,我們在這紛繁喧囂的世界學會了提心吊膽地生活,學會了人人自危的忐忑。
誠信是安國立邦之本。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國有一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于戰(zhàn)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百姓不相信這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以致沒人肯出手嘗試。于是,商鞅將賞金提升至50金。常言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于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的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成功地使他的變法在秦國很快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tǒng)一了中國。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guān)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jié)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lǐng)兵將們匆匆趕到,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后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于會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愿再上當了。結(jié)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
一個“立木取信”,一言九鼎;一個為得美人一笑,戲玩“狼來了”的游戲。前者變法成功,國富民強;后者自食其果,國破人亡?梢,誰對命運不誠,命運就將對他不信。
海涅說過:“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钡拇_,沒有眼淚的眼睛是干涸的,沒有光亮的夜晚是黑暗的,沒有誠信的人生是蒼白的。
誠信是安身立命之根。秦末的季布極講信義。只要是他答應(yīng)過的事,無論有多困難,一定要想方設(shè)法完成。當時流傳著一句話:"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因季布曾是項羽的得力干將,故劉邦下令,只要誰能將季布送至官府,就賞以他一千兩黃金。但季布憑重信義,深得人心。一姓周之人冒著誅九族的危險將季布送到朱家、竭力保護季布。夏侯嬰為劉邦建立漢王朝立下了漢馬功勞。他在劉邦面前為季布說情,終于使劉邦赦免了季布。不久劉邦還任命他做了河東太守。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傳說宋代奸臣秦檜與妻子王氏在東窗下密謀殺害忠臣岳飛。秦檜死后,王氏叫道士招魂,看見秦檜在陰間受審。秦檜對道士說:“可否代為通傳我的妻子,東窗的事已被發(fā)現(xiàn)了!笨梢娂埌蛔』穑闶沁@個道理。
如歌的年齡,如花的歲月,我傾盡所有,使誠信為我做人之本。缺少了這個年齡本該擁有的不羈,但她卻使我多了一份淡雅,多了一份安然。讓我在左岸的流年中,欣賞彼岸花朵的含苞待放。
西塞羅說:“沒有誠實何來尊嚴!庇谑,我們在紛繁喧嚷的世界里學會了膽戰(zhàn)心驚,學會了人人自危。重視誠信,大多會功成名就,但若小看誠信,則注定失敗。
初二語文課前的五分鐘演講稿 篇3
是誰讓我領(lǐng)悟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閑適?是誰讓我欣賞到“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深遠意境?又是誰讓我驚嘆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渾壯麗?是語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讓我徜徉于文學的殿堂,讓我如癡如醉。
我讀語文,我讀《邊城》。
當我沉醉于湘西吊腳樓的奇特美妙、湘西女子的靦腆可人時,我追隨著沈從文先生充滿魔力的筆尖流淌出來的文字,去感受他心中對生活的熱愛。他筆下的湘西是那樣柔美,美得讓我不敢觸碰。它就如一張潔白的紙,纖塵不染,那清脆的聲音是生命的歌唱。
我無法想象,沈從文先生寫作《邊城》時懷著怎樣一顆真摯的心。要知道,那時正是社會動蕩不堪世態(tài)炎涼之時,他本身也遭到排擠,他是寂寞的吧?可他仍將湘西寫得那樣美好。再讀《邊城》,我體會到美中揪心的痛。
一泓清泉縈繞心頭,浮躁的心中感到清涼而愜意,心靈因凈化而圣潔。而生命的劍又在清泉中淬火,變得剛毅而堅強。
我讀語文,我讀紀伯倫。
我仍記得那令我為之震顫的那段話:“就在昨天,我還以為自己只是生命中顫抖的片語只言,今天我卻明白我就是那生命,世界萬物是我生命中悸動而富有節(jié)奏的碎片。”這是自信的宣言!就如同不畏懼死亡的燈蛾,向火焰發(fā)出真實的挑戰(zhàn)。只有強者才敢這樣吶喊,整個世界為之震顫。是的,尼采也曾經(jīng)高喊“我是太陽!”讓我們?yōu)樗麄兒炔拾?懂得自己價值的人才知道如何創(chuàng)造價值。
一泓清泉在心田回旋,語文讓我讀懂自信的力量,它是火炬,引領(lǐng)我走向遠方。
清泉中泉水町咚,我分明聽到了譚嗣同的高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我分明聽到林則徐的吶喊“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分明聽到了孟子當仁不讓的莊嚴宣告“當今之世,舍我其誰?”清泉點點滴滴滋潤心田,讓我體味到了什么足美好的人生。
語文,是一泓清泉,洗滌我布滿塵垢之心,擦亮我混濁迷茫之眼,沖刷我在紛雜塵世中沾染的滿身污垢,讓我面向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