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前演講5分鐘(精選4篇)
語文課前演講5分鐘 篇1
我的童年,沒有高級玩具,沒有美味的零食,有的卻是無窮無盡的快樂、廣闊的天地,自由的空氣。在兒時的記憶里,最讓我自豪的還是那段當(dāng)小書攤老板的經(jīng)歷。——題記
昨天帶兒子回賓居老家看望父母,小鎮(zhèn)的四方街旁邊有條彎曲而狹長的石板小巷(當(dāng)?shù)厝朔Q呼它牛角巷),走過這條小巷,仿佛穿越了“時間隧道”又回到了我的童年時光。在這條小巷的深處曾經(jīng)有一個小書攤,小書攤的老板就是兒時的我。
小時候我最喜歡去外婆家玩,因為外公喜歡看書,他經(jīng)常會去縣城的新華書店買回幾本小人書(又稱連環(huán)畫,用線條勾畫出黑白圖畫并配有簡短文字描述,有巴掌那么大小,便于攜帶)看,等外公看完之后,他拗不過我的央求就只得送給我看了。在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初期那個物質(zhì)和精神文化都匱乏的年代,手里能擁有一本小人書是很稀罕的,你也就多了一份在小伙伴們面前炫耀的資本,它會讓你贏得好人緣。一兩年下來我居然積攢了有五十多本小人書,這些小人書里有外公最愛看的《水滸傳》、《三國演義》、《岳家小將》等,也有我們小孩子愛看的《西游記》、《少林寺》、《平原槍聲》等。這些小人書我已經(jīng)翻閱了很多遍,丟在箱子里覺得怪可惜,于是在小學(xué)三年級暑假的某一天我作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決定到街上擺一個小書攤,把這些小人書租給其他小朋友看,擺小書攤的目的基于兩個考慮,一是讓更多的小朋友分享到小人書所帶來的樂趣,二是順便可以掙到一些零花錢。說干就干,于是在一個趕集的街天我的小書攤正式營業(yè)了。
那天早早的吃過午飯,我就把家里所有的小人書整整齊齊的放到小背簍里,然后背著小背簍來到街上,把攤位選擇在相對背靜不擁擠但人流量較大的那條石板小巷,這條小巷在當(dāng)時很有名氣,在八十年代初期常常有很多人聚在那里進(jìn)行手表、自行車的二手交易,聽說更早的時候還有人在那里倒賣糧票什么的呢。
小巷深處一戶人家屋檐下的臺階位置正適合擺小書攤,我用一張塑料布鋪在地上,然后把那些小人書整整齊齊的擺放在上面,我則坐在旁邊收錢,看一本小人書一般收費(fèi)兩分錢,厚一點的收三分錢一本,彩色的漫畫書如《葫蘆兄弟》、《恐龍?zhí)丶壙巳枴返葎t收費(fèi)五分錢一本。這樣,我的小書攤算是正式開張了。那天生意出奇的火爆,原以為小人書嘛只有小孩子才會來租看,沒想到很多路過的大人也會停下腳步蹲在小書攤前看得津津有味,有的是來趕集約好在那等人(那個時候不像現(xiàn)在有手機(jī),不方便聯(lián)系),他們?yōu)榱舜虬l(fā)無聊的時間順便租一兩本小人書來看。這么說來,我的小書攤不僅起到鄉(xiāng)村文化傳播的作用,對某些人來說還起到了聯(lián)絡(luò)站的作用啊。工作第一天,居然掙到了一塊多錢,一塊錢在那個年代可不算小數(shù)目呀,心里真是美滋滋的。但由于那天只是我一個人獨自去擺小書攤,看書的人又比較多,因疏忽大意有一本小人書不見了,被人偷了,心里不免有些心疼,所以在后來我又請妹妹來我的小書攤“打工”幫忙照看,掙的錢除付給妹妹“工資”后,大部份交給父母替我保管起來,一小部分用于購買新的小人書用于擴(kuò)大經(jīng)營小書攤,一小部分則作為自己的零花錢。
我的小書攤除非遇到刮風(fēng)下雨天不出攤外,每逢趕集天都按時擺攤的,有時候偶爾去晚了還會有些小朋友在那里眼巴巴的等著呢。我的小書攤規(guī)模最大的時候小人書差不多有一百本左右,而且書的種類還比較豐富,有歷史故事、武打、戰(zhàn)斗故事、神話、童話故事、科幻等,有時候遇到一本精彩好看的小人書還要排隊一個等一個的看呢。
暑假結(jié)束的時候,我竟然靠這個小書攤攢夠了我的學(xué)費(fèi),這讓我很有成就感。現(xiàn)在回想童年往事,忽然有點兒感慨:我原來是很會做生意的嘛。一直認(rèn)為自己當(dāng)個小小的公務(wù)員是最適合不過的了,畢竟端的是鐵飯碗。自認(rèn)為人愚鈍,不善交際,更不會看人臉色,做事有點古板,做生意肯定不成功。此刻憶起往事,忽然覺得是不是看扁了自己呢?假如出來闖蕩,會不會也能創(chuàng)出一番事業(yè)?呵呵,不想了,還是為這段童年趣事驕傲著吧。
這個小書攤就這樣一直擺到我小學(xué)畢業(yè)。進(jìn)入九十年代以后,小人書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如今,在街上早已看不到小書攤了,就連書店也不再賣小人書了,網(wǎng)吧和電子游戲室的喧鬧代替了曾經(jīng)輝煌過的小書攤。以前的孩子,在小人書的世界里憧憬著我們的未來;現(xiàn)在的孩子,卻在兇殺和暴力充斥的電腦游戲中游戲著他們的童年。是的,小人書是不幸的,它終究無法逃脫衰亡的歷史,這也許是時代進(jìn)步的緣故吧。
今天,我又回到了這里,小巷里所有的房屋、石板路、擺書攤的臺階都沒有任何變化,唯一缺憾的是沒有了先前的喧鬧,不見了當(dāng)年的小書攤,當(dāng)年擺攤的小老板此刻雖然站在這里,卻已是為人夫、為人父了。當(dāng)年來小書攤看書的小讀者們,你可曾懷念過這個小書攤呢?莫名的非常期曾經(jīng)屬于這里的所有時光能一下子全部回來,如果可以,讓我重回那個時光中的任何一天,一天就好。
語文課前演講5分鐘 篇2
我的愛啊,醒來吧。
晨光來了,要洗滌你暗淡的靈魂——冰心
喜歡冰心奶奶的這首小詩,它告訴我們心中只有清凈,無塵俗之繁擾,才能開啟一個又一個征程;只有排除名利的干擾,才能安心做事,虔誠做人,如那位老切割師所言,經(jīng)驗技術(shù)我們都可以通過努力獲得,而控制自己不為金錢所動、不為名利相爭卻很難。因為這是自己與自己博弈,而凡人往往會輸。
不禁想起那位如幽蘭綻放,美麗溫婉的女子——楊絳先生。她與丈夫錢鐘書回家后,便是讀書。書是他們的精神支柱,他們專注的是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是人生的感悟與探索,所以,面對如流的造訪者,和前來探望的高級官員,她總是選擇將大門微開,寒暄兩句便緊扣,面對紛至沓來的獎金和榮譽(yù),她總是不以為然,把獎金全部捐出……她堅定地排除了那么多干擾,所以才有那么多警心的詩文,如妙手偶得,讓人追捧和景仰。
楊絳先生如此,可是又有多少人止步于浮華與名利,如掉入泥潭般再也爬不上來呢?
一位高產(chǎn)畫家,一天能夠畫數(shù)十幅畫,且均賣得好價錢,他過得其樂融融,“我作畫就是為了錢。”所以,他本有的天資被埋沒,終無半分名望。放下價值吧,楊絳先生如果整日想她已經(jīng)是個百成富翁,隨便寫點什么都能賣個好價錢,她能站在如此高位嗎?那位畫家如果專心繪畫,潛心學(xué)習(xí),怎會無半分名望呢?
“不去想價值的事,手就不會發(fā)抖。”老切割師的話,再次在耳畔響起。專注,放下價值,成功就會也現(xiàn)。西川說:“我想把名利丟進(jìn)大海,把夢想裝進(jìn)口袋,然后——出發(fā)吧!”世事紛繁如二月春風(fēng)般牽扯著你的心態(tài),纏繞成一個厚繭,暈開成一片濕潤,何不委心任去留!
琳瑯滿目的世界里,光線和塵埃,雪的過去,雨的未來里請放下價值,請專注自己的夢。
啊,時間的腳步/要帶著你沖破那枯萎的夢靨/請緊緊追隨。——冰心
語文課前演講5分鐘 篇3
第一次聽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是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帶著幾分醉意的父親,用清晰高亢的聲音吟著。那磅礴的氣勢,那奇?zhèn)サ南胂螅屛矣仔〉男撵`驚艷不已。再次領(lǐng)略它,已是在初中的課堂上,這一次,它向我展現(xiàn)了它源遠(yuǎn)的內(nèi)涵,深刻的思想。蘇軾那出世入世的情懷,那豪放不羈的詞句,再次讓我沉迷。而最后一回,當(dāng)它以王菲那空靈百轉(zhuǎn)、勾魂攝魅的音色橫空出世,直撞我的心扉時,我已酣醉于月光釀造的美酒中,我已飛出人世間了。;;;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啊!靜謐的夜晚,一輪銀白的圓月高懸于深藍(lán)的夜幕中。晚風(fēng)習(xí)習(xí),夾雜著幾絲桂子的甜香。庭院中,一個長須高大衣冠不整的男子正舉著杯盞,癡癡地望著那輪圓月。他已經(jīng)醉了,醉在了那芳醇的美酒中,醉在了那迷人的夜色里,醉在了他那奇?zhèn)サ南胂箝g。此時的他,正流連于瓊樓玉宇,徜徉于朱閣鳳墻。嬋娟在他身畔翩翩起舞,吳剛為他斟上千年的美酒,他已忘卻了人世間的一切煩惱牽絆。望著那雄偉的廣寒宮,他皺眉深思著,忽然長身而起向那個喧鬧煩雜的塵世間走去,面對嬋娟、吳剛的殷殷挽留,他長嘯一聲“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于是,出世的美夢醒了,他又投身于那個塵器俗世之中。古往今來,許多人都做著出世的美夢。陶淵明不僅在《桃花源記》中離開世間,更是自己親身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逸生活。李白游歷天姥山,超塵出世。林和靖在西湖邊上以梅為妻,以鶴為子,輕輕吟出“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動人佳句……。出世,成了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林語堂先生曾在他的《吾國吾民》中評價道,中國人是半個莊子和半個孔子,他們既有道家超然出世的情結(jié),又有儒家積極入世的態(tài)度。
是的,陶淵明游歷桃花源,還是回來了,李白離開天姥山,又開始了他永遠(yuǎn)的流浪,林和靖仍要繼續(xù)他的官職,蘇軾也離了那個瓊瑤仙境,繼續(xù)著他那充滿艱難險阻的仕途。
記不清哪位先哲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想脫離社會,就像要抓住自己的頭發(fā)離開地球一樣”。多么愚蠢。人離開社會如魚離開水、鳥離開天空一樣,或許他感到自由與快樂,但他生命聽意義還能夠?qū)崿F(xiàn)吧?在深山老林或小橋流水人家中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他的生命有何意義可言他的人生有何壯麗可言?人的生命就在于能在短短幾十年中燃盡自己生命的火焰,釋放出自己全部的力量,為整個社會增添幾分溫暖,為歷史的前進(jìn)增加幾分動力,這樣,才不枉來此世間一輪。如果僅為了個人的喜愛憎惡而對整個社會不聞不問,那這樣的人實無責(zé)任感可言。
是的,小小的縱情山水后,以更強(qiáng)的姿態(tài)投身塵世中,這是中國桃花源記》中離開世間,更是自己親身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逸生活。李白游歷天姥山,超塵出世。林和靖在西湖邊上以梅為妻,以鶴為子,輕輕吟出“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動人佳句……。出世,成了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林語堂先生曾在他的《吾國吾民》中評價道,中國人是半個莊子和半個孔子,他們既有道家超然出世的情結(jié),又有儒家積極入世的態(tài)度。
是的,陶淵明游歷桃花源,還是回來了,李白離開天姥山,又開始了他永遠(yuǎn)的流浪,林和靖仍要繼續(xù)他的官職,蘇軾也離了那個瓊瑤仙境,繼續(xù)著他那充滿艱難險阻的仕途。
記不清哪位先哲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想脫離社會,就像要抓住自己的頭發(fā)離開地球一樣”。多么愚蠢。人離開社會如魚離開水、鳥離開天空一樣,或許他感到自由與快樂,但他生命聽意義還能夠?qū)崿F(xiàn)吧?在深山老林或小橋流水人家中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他的生命有何意義可言他的人生有何壯麗可言?人的生命就在于能在短短幾十年中燃盡自己生命的火焰,釋放出自己全部的力量,為整個社會增添幾分溫暖,為歷史的前進(jìn)增加幾分動力,這樣,才不枉來此世間一輪。如果僅為了個人的喜愛憎惡而對整個社會不聞不問,那這樣的人實無責(zé)任感可言。
是的,小小的縱情山水后,以更強(qiáng)的姿態(tài)投身塵世中,這是中國。
語文課前演講5分鐘 篇4
在這片土地上有著一樣一個寧靜的小山村。山村依傍著秀麗的山巒,四周連綿著的青蔥為山村增添了一絲畫意,在山村的周圍還環(huán)繞這一條星河般美麗的小溪,它從西方歡樂的竄向東方,奔駛向更遠(yuǎn)處的看不見的大海,它在冬日暖陽下,燦若銀河,清澈的水面閃著光亮,都可以看見水底的青苔生長在石頭上,隨著水流的流向,緩緩的搖擺不定。在村口有著一棵挺拔、矗立著的枯老、沒有葉子的大樹,光禿禿的樹頂就在白云下----不遠(yuǎn)。若你從田埂上、小路上、樹下抬頭看去,會認(rèn)為它把天都捅破了,已融入白云之中,這是可以通過它登上天的一棵老樹。
遠(yuǎn)處那鋪滿牛糞的青石板路上正走來一個少年,他看著是那么的瘦弱,在他肩上背著的背簍印襯的他更見瘦小,他佝僂著踏上由青石鋪就的小路,每一步都走的是如此沉重、用力、認(rèn)真,他那蠟黃色的臉上有著與他年齡不相符的褶皺,額上流淌的小溪似的汗水遮住了他的眼簾,徐徐的從少年的下巴尖端墜下,打在石板上的聲音顯得很少清脆、悅耳。少年就這么專注于腳下的小路,向著半山腰的村落走去。
夕陽停留在遠(yuǎn)方的山坳里,火紅的霞光映照著歸家的干了一天農(nóng)活的人們。炊煙陸陸續(xù)續(xù)的飄滿村寨的上空,背簍少年到家了。放下身上的重壓,他似乎輕松了很多。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之后,感覺到那口干舌燥已經(jīng)消退,只是背上卻傳來一絲清涼。少年忙褪下衣衫,擰了擰,略顯渾濁的水終于不在纏著衣衫,都跑了出來,滋潤了那片土地,若不是地上那深深的水漬,很難相信它們剛還頑皮的依附在一件衣衫上,跨越了十多里的山路。
天,黑了。少年走進(jìn)屋里,他,還有事做。在一個火堆里熊熊的火焰在怒放著熱量,燃燒著溫暖,火中三腳架上正有一只鼎罐被灼燒,米飯的香味飄散開來,誘人極了。少年來到火堆邊一個風(fēng)霜嶙峋的老人旁,“爺爺,小妹還沒回來么?”不是清秀,而是厚實的聲音被少年吐了出來,“還沒有,這孩子也該回來了啊!她還要吃藥呢!哎,她那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我怎么就沒有呢?怎么不是我有呢?那病不是只有老人才有么?”老人的神情太過復(fù)雜,包含了太多太多,正如他質(zhì)樸的話與凄涼的嗓音所表現(xiàn)的,心里有說不出的心疼以及憐惜。“爺爺,別擔(dān)心,我去找找看。”少年安撫下老人的心緒,就在夜色里,走向剛走過的青石路,月光把他的影子拉的很長。
在夜色的渲染下,山村變得寧靜,傳遞到人心里,能除去人們的煩躁,少年在村口看見了一個蹲在地上哭泣的小女孩,她那一樣消瘦的小臉蛋被淚水給弄花了,那壓抑的呻呤聲顯示出她正承受著難以忍受的痛苦。“小妹,你怎么樣?是不是很痛?”少年聲音沙啞了,眼眶噙著淚花。“哥哥,沒有,我不痛,真的,不騙你哦,你看我都能自己走回家呢。”小姑娘慌忙的擦掉臉上的“罪證”,雖然痕跡與那痛苦是神情仍沒有被擦掉,但小姑娘的臉上卻洋溢著笑容,在清冷的月光下,一口牙齒似星星一樣在發(fā)光,很閃亮。少年眼睛里很明顯的可以看見霧氣了,他伸手去扶妹妹,哪知小姑娘看見哥哥的手,卻逞能般自己站了起來,只是——“啊……”小姑娘的雙腳在顫抖。少年拉過妹妹,擁入懷中,在她耳邊說道“我背你吧”說著少年直接蹲了下去。
走在青石路上,少年更加專注、認(rèn)真、慎重了,他一步一步走的很沉穩(wěn)。在他的背上,小女孩安靜了,每次哥哥背她的時候,她總是很安靜。似乎,病痛走了,遠(yuǎn)離了她。涼風(fēng)吹來,卻沒有想象中那么冰冷,有的只是溫暖。“哥哥,我想爸爸媽媽了,他們什么時候回來啊?”小姑娘聲音有點哽咽,她的話隨風(fēng)飄向遠(yuǎn)方。少年頓了下腳步,輕快的道:“他們很快就回來了,到時候肯定會給小妹買新衣服,買糖吃的。”小姑娘把頭靠在哥哥那不算寬闊的肩膀上,帶著無盡的思念與期待,輕輕的呢喃著“是么?”“是的”少年毫不猶豫的話給了小姑娘信心,帶著憧憬的微笑,看向村口,那里有一棵枯老、禿頂?shù)、通天的老樹,她在心里默念?ldquo;爸爸媽媽,我想你們了,你們快點回來吧!”
人生的路上,他們以善良為路牌;生活的苦難中,他們以堅強(qiáng)去面對;傷心的思念里,他們微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