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堅守信仰信念增強規(guī)矩意識討論發(fā)言(精選3篇)
黨員干部堅守信仰信念增強規(guī)矩意識討論發(fā)言 篇1
日前,中共中央、對在全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突出問題導向,學要帶著問題學,做要針對問題改,把合格的標尺立起來,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把黨員的先鋒形象樹起來,用行動體現(xiàn)信仰信念的力量。
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近百年,新中國成立近70年,我們依然要時時重溫黨章黨規(guī),依然不能忘記共產(chǎn)黨員的合格標準,不能忘記入黨的初心。“兩學一做”,就是讓每一個共產(chǎn)黨人永葆戰(zhàn)斗力,讓我們黨永葆生命力。
我們今天身處變革的偉大時代,我們有了“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我們提出了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我們正向著“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沖刺。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爬坡過坎,走過一個個的光輝歷程,根源在于我們對黨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的矢志不渝。我們黨在道路開拓、制度探索、理論創(chuàng)新上的與時俱進,與我們黨對信仰信念的堅持不懈是辯證統(tǒng)一的。正是信仰信念的力量,使我們黨、我們的國家獲得了無限的生機。
今天,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是為了增強我們的黨員信念,提高黨性覺悟,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正確政治方向。這些意識上的提升,思想上的豐富,如何體現(xiàn)出來?信仰信念的力量,如何在實際工作中展現(xiàn)?唯有行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實踐,通過實實在在的成績,在時代浪潮當中乘風破浪,在艱難險阻面前披荊斬棘,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信仰信念的力量。沒有行動就沒有未來,而沒有信仰就沒有方向。“兩學一做”的效果,唯有通過行動方能檢驗出來。
歷史告訴我們,信仰不僅是個人的支撐,也是一國自立的基礎性力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時至今日,我們已經(jīng)取得了成就,但我們的偉大事業(yè)仍在續(xù)寫篇章,仍大有可為。值此之際,我們決不能在到達勝利之前先喪失信仰,失去力量源泉。反復強調:“理想信念就是共產(chǎn)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實效;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要從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抓起,深入到每個黨支部,推廣到全體干部。
指出,黨性教育是共產(chǎn)黨人修身養(yǎng)性的必修課。借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這個機會,每一個黨員都應該勇于剖析自己:是否記得入黨時的澎湃誓言,是否把共產(chǎn)黨人的信仰信念寫進了靈魂,是否以信仰信念支撐著不懈奮斗,是否深入學習體會我們黨新的理論成果,是否擔得起一個合格共產(chǎn)黨員的稱號。每一個共產(chǎn)黨員,都要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有所收獲,有所升華。
黨員干部堅守信仰信念增強規(guī)矩意識討論發(fā)言 篇2
除塵去垢,醒腦治病,充滿“辣味”的民主生活會上,干部深感“黨的意識被喚醒了”;走出機關,深入基層,積極為百姓排憂解難,群眾欣慰“共產(chǎn)黨的干部又回來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加強黨性修養(yǎng),增強宗旨意識,讓黨員有黨員的樣子,讓黨組織有黨組織的規(guī)矩,正成為黨內生活的新常態(tài)。
黨員黨員,“黨”字當先,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抓黨的建設,就是要返璞歸真、固本培元。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是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靈魂。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chǎn)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chǎn)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黨的事業(yè)興旺發(fā)達的根基。
對一個人來說,沒有靈魂就沒有生命力;對一個組織來說,沒有靈魂就沒有凝聚力。正如一再強調的,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存在作風之弊、行為之垢,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一些黨組織之所以軟弱渙散、風氣不正,一個重要原因也在于黨性不強、原則不講,導致好人主義盛行、自由主義泛濫,黨內生活存在庸俗化傾向。有人反。荷踔镣俗约菏莻黨員。
黨性不是天生的,信仰也不是自發(fā)的,必須在嚴格的黨內生活鍛煉中不斷增強。教育實踐活動中,不論是通過對照檢查深挖“四風”的思想根源,還是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亮短揭丑,或者是在為群眾辦實事的過程中檢驗宗旨意識,都使全黨經(jīng)歷了一場深刻的思想洗禮。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到,理想信念缺失,忽略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就會是非觀淡漠、正義感退化、原則性流失;立忠誠篤信之志,回答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才能避免政治上變質、經(jīng)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
黨內生活是鍛煉黨性、堅定信仰、提高思想覺悟的熔爐。如果爐子長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卻沒有足夠的溫度,那是煉不成鋼的。實踐證明,黨內生活松一分,黨員隊伍就散一片;黨內生活嚴一尺,黨員干部就強一丈。黨員干部只有在嚴格的黨內生活中反復鍛煉,才能堅強黨性、百煉成鋼。全黨同志都應認識到,過去那種黨性不講、規(guī)矩不守、紀律不嚴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三嚴三實”必將成為黨內生活的新常態(tài)。牢記一個“黨”字,補好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之鈣,練就“金剛不壞身”,我們的黨員干部就能夠在大是大非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前立場堅定,在關鍵時刻靠得住、信得過、頂?shù)蒙稀?/p>
鄧小平同志曾經(jīng)說過:“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 今天,我們正在進行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把改革推向深入,把我們的國家發(fā)展得更好,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信念的力量。樹立堅定信仰、錘煉堅強黨性,不斷營造黨內生活新常態(tài),我們就一定能團結帶領人民贏得新勝利、創(chuàng)造新輝煌。
黨員干部堅守信仰信念增強規(guī)矩意識討論發(fā)言 篇3
此次我將圍繞兩個問題展開,一是為什么強調共產(chǎn)黨員要講政治、有信念;二是共產(chǎn)黨員講政治、有信念的具體指向包含哪些方面,怎么去做。
一、為什么要強調講政治、有信念
(一)講政治、有信念是中國共產(chǎn)黨能夠贏得政權的根本緣由。理想信念是一個人的精神內核,是支撐人堅定事業(yè)信心的動力源泉。
第一,中國共產(chǎn)黨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都以自己的光輝人生踐行了對理想信念的堅守。1936年,毛澤東在與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一次談話中說,他曾在北京讀了很多關于俄國情況的書,熱心地搜尋那時候能找到的為數(shù)不多的共產(chǎn)主義書籍。毛澤東一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之后,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后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第二,選擇理想不易,堅守理想更難。在堅守理想的道路上鋪滿了荊棘。從3月到上半年,全國共有31萬余人死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屠刀之下,其中就有26000多名共產(chǎn)黨員。期間,有不少人退黨,但是有更多的人入黨,葉劍英就是那個時候入黨的。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之所以能夠赴湯蹈火,視死如歸,無私無畏,舍小家為大家,就是因為他們對崇高的信念堅信不已。
第三,強調講政治、有信念,能使黨員干部真正作風優(yōu)良!度蠹o律八項注意》,就有“說話態(tài)度要和好”“買賣價錢要公平”“若把東西損壞了,照價賠償不差半分毫”這樣幾條。這些革命紀律實行得很好,就是因為我們在革命時期廣泛傳播了理想信念的種子。
(二)講政治、有信念是中國共產(chǎn)黨得以長期執(zhí)政的重要保證。
為了取得政權,革命時期黨需要講政治、守信念,但是取得政權后,為什么還要講政治、有信念呢?
1986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天津時講道,什么時候都得講政治。也反復強調,共產(chǎn)黨員和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堅定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多次批評那種認為共產(chǎn)主義虛無飄渺的觀念。他指出:共產(chǎn)主義決不是“土豆燒牛肉”那么簡單,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們不能因為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理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認為那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就不去做一個忠誠的共產(chǎn)黨員。革命理想高于天,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是我們共產(chǎn)黨人的最高理想,而這個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持續(xù)奮斗的。
共產(chǎn)主義不是虛無飄渺的概念,而是科學社會主義的體現(xiàn),學習掌握唯物史觀是樹立共產(chǎn)主義理想的根本。我們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飄渺、信念動搖,根本的就是歷史唯物史觀不牢固。在xx屆中央政治局同中外記者見面的時候說:“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wěn)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講話樸實而又形象地向全黨和全國人民表達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新時期帶領實現(xiàn)全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光榮使命。
講政治、有信念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齊意識。看齊意識就是要向的信念和情懷看齊。如果我們喪失了理想信念,脫離了人民群眾,就有可能喪失執(zhí)政的合法性。執(zhí)政的合法性,是說人民在政治層面認不認同你。中國共產(chǎn)黨之所以能夠長期執(zhí)政,就是因為中國共產(chǎn)黨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脫離群眾,喪失了理想信念,長期執(zhí)政是很難的。因此中國共產(chǎn)黨保持長期執(zhí)政的一個關鍵,就是要講好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守住共產(chǎn)黨人的信念。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一個馬克思主義學習性政黨,要從蘇共的慘痛教訓中吸取教訓,講政治、有信念。
(三)講政治、有信念是應對現(xiàn)實考驗的必要法寶。 為什么當前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突出強調講政治、有信念?這是因為信念缺失、政治不堅定的問題突出存在于一些共產(chǎn)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中。
以來,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形勢下,黨風政風社風有了很大好轉,但在紀律上、作風上有些問題樹倒根存,還需要抓長、抓久、抓細。
在市場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新形勢下,形形色色的誘惑給黨員領導干部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帶來新的挑戰(zhàn)。新時期的共產(chǎn)黨人就面臨著“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在這種新形勢下,黨員干部一旦在思想上政治上信念上守不住,就有可能在作風上行動上操守上有所松懈,很容易滑落到腐敗墮落的深淵。
二、講政治,有信念的具體指向
(一)牢固增強和樹立“四個意識”。
講政治、有信念首先需要牢固樹立和增強“四個意
識”dd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保持高度一致,使中國共產(chǎn)黨更加團結統(tǒng)一,堅強有力,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堅強的領導核心。尤其是要深刻學習領會系列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中央的要求上來; 要增強政治意識、核心意識,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堅決服從黨中央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中央要求的全力去做,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決不允許出現(xiàn)與中央要求不一致的言行,也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增強大局意識,就是要樹立大局觀,要認識大局,把握大局,服從大局,始終心有大局,始終站在黨和國家的全局的立場上來想問題、做決策、看工作,自覺在大局下行動,自覺為維護大局、服從大局作貢獻。
要切實增強看齊意識,就是要堅決地、自覺地、主動地、經(jīng)常地、全面地、具體地向黨中央看齊,向看齊。這就是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這里,需要強調一下在xx屆中紀委五次全會上提出的“五個必須”。
一是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決不允許背離黨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聽從黨中央指揮,不得陽奉陰違、自行其是,不得對黨中央的大政方針說三道四,不得公開發(fā)表同中央精神相違背的言論。
二是必須維護黨的團結,決不允許在黨內培植私人勢力,要堅持五湖四海,團結一切忠實于黨的同志,團結大多數(shù),不得以人劃線,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別活動。
三是必須遵循組織程序,決不允許擅作主張、我行我素,重大問題該請示的請示,該匯報的匯報,不允許超越權限辦事,不能先斬后奏。
四是必須服從組織決定,決不允許搞非組織活動,不得跟組織討價還價,不得違背組織決定,遇到問題要找組織、依靠組織,不得欺騙組織、對抗組織。
五是必須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決不允許他們擅權干政、謀取私利,不得縱容他們影響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預日常工作運行,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
這是強調的“五個必須”。牢固增強和樹立“四種意識”要與所強調這“五個必須”有機結合起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保持高度一致。這是最基本、最核心的議題。
(二)要把好總開關,補足精神上的鈣。
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代表著人們對世界、人生和價值追求的趨向,因此具有總開關、總閘門的作用。
領導干部講政治、有信念,就是要豎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總開關上下功夫。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chǎn)黨員的精神之鈣,理想信念教育也向來是黨的建設面臨的首要問題。為什么是首要問題?這是由理想信念的極端重要性所決定的。在革命年代,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對理想信念的堅定,是需要我們終身學習的。但是,隨著近些年來改革開放的不斷擴大和深化,各種社會思潮暗流涌動,一些錯誤思想,比如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質疑改革開放、質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等,也對一些黨員干部產(chǎn)生了沖擊。
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面對這些錯誤的思想和挑戰(zhàn),共產(chǎn)黨員一定要敢于亮劍,給予堅決的抵制。這就需要我們毫不動搖、矢志不渝地堅定理想信念。
而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一定要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相結合。共產(chǎn)黨人要立足中國的實情,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在樹立世界觀方面,黨的歷屆的領導人也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毛澤東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的革命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就通過唯物主義的方法論成功指導了中國的革命實踐,取得了政權。同樣,鄧小平同志也正是在領會和把握了歷史辯證法的精神基礎上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推動了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繁榮發(fā)展。
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否正確對于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而言,同樣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中國共產(chǎn)黨漫長的奮斗歷程當中,許多革命家都是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典范。周恩來還在讀小學的時候,就堅定地表達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正是在這種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下,周恩來后來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波瀾壯闊的革命中。這種愛國主義情懷是我們共產(chǎn)黨人學習的榜樣。
在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時期,也有大量的例子。任長霞始終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當作自己言行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在看似平凡的崗位上實現(xiàn)了崇高的價值追求?追鄙瓰槿嗣穸钪,為人民而奮斗,在他看來,一個人愛的最高精神是愛別人,一個共產(chǎn)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多么振聾發(fā)聵的一句話!他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和疾苦放在心上,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實際問題。在他身上就體現(xiàn)出來了共產(chǎn)黨人的這種愛,這種愛人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樣,谷文昌,李素麗等一大批模范人物也都是在人生觀、價值觀上是共產(chǎn)黨人的楷模。相反,近年來被黨中央查處的一些腐敗案件的黨員干部,特別是近年來市紀委查處的發(fā)生在身邊的違紀違法案例,因為經(jīng)不起腐朽的人生觀、價值觀的考驗,經(jīng)不起誘惑,最終墮落為腐敗分子,給國家和社會帶來了深重的危害。
從這些不同的事例當中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同志曾談道,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yè)觀。這里,正確的權力觀就是人生觀、價值觀在具體實踐、具體行動中的一個體現(xiàn)。
就共產(chǎn)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而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首先就要做到對黨忠誠。必須心中有黨,牢牢地把握政治方向,明確組織意識,時刻銘記自己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銘記自己是黨的人,不忘自己對黨對人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相信黨,依靠黨,服從黨組織的安排,并且自覺維護黨組織的團結統(tǒng)一。 “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這個“心中有黨”當然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
作為黨的領導干部,無論在什么樣的工作崗位上,都要能夠經(jīng)得起風浪的考驗。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偏了,要自覺地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堅決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堅決杜絕黨中央所禁止的行為。
同時,要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理論,不斷領悟和參透馬列主義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做到學有所得、思有所悟,認真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根本問題。而且,必須要心系群眾,為民造福,心里始終想著群眾,“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謀私利,克己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