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志演講稿(通用3篇)
青春志演講稿 篇1
奧尼爾說,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什么能把他搞垮。
湍急的水不復的流過,你呆呆的看著,你還是你;風中的沙一瞬就消逝,你傻傻的望著,你依舊是你;六點鐘日出,十八點日落,你就這樣無動于衷,但有一天你終于發(fā)現(xiàn),你老了。于是一切已成徒勞,你只能眼睜睜的同嘲笑著你的時光一起,一點一點變成追念。
我想說青春真好。無數(shù)的人,用無數(shù)的方式,無數(shù)次的證明著什么叫做熱血。他們放肆的哭,放肆的笑,放肆的炫耀,放肆又如何,等到時間老了,難道要用泡在鹽水里吱吱作響的牙齒大叫么。每個人都清楚,人就該趁著還年輕做點什么,哪怕不大有所為,也不用一輩子遺憾。但并非每個人都這樣做了,一個人沒長大的時候,永遠不會知道以后的他到底會為哪些事追悔莫及。所以他們花半輩子放蕩,花半輩子償還。但我熱愛的贊美的又不是他們,而甚至正是因為這些人,我們才更寶貝地討論著青春。
至于我為什么要贊美青春。因為我們還年輕啊!文藝的說,青春的時候,便是擁有不施粉黛但傾國傾城的美貌,有用不完的干勁和一不做二不休的執(zhí)著。換種說法,年輕的時候,就是摔倒了爬起來,再摔再爬,再摔接著爬。我很喜歡那句話,自己選擇的路,就算跪著,也要走完。
再多的道理和言辭都勸不了倔強的人,那樣倔強的人是少年。那么還是讓陳詞濫調(diào)在陰涼底下自說自話吧,不磕的鼻青臉腫枉為少年。沒有誰沒老過,但有些人從沒年輕過,F(xiàn)在我終于找到恰當?shù)脑捫稳萸啻海啻壕褪沁叢林餮母觳策吷岛鹾醯臉贰?/p>
青春志演講稿 篇2
大家好,在演講之前我想問一下大家知不知道最近在網(wǎng)絡上十分火爆的一篇文章——《青春依然,再見理想——獻給學弟學妹》,是由華中科技大學一名大四學生寫的,這一篇萬字“悔過書”,在網(wǎng)絡上引起了許多學子的共鳴!皶敝幸赃^來人身份,勸告學弟學妹不要虛度大學時光。其中有這么一句話:沒有夢想的人生與咸魚有什么區(qū)別。網(wǎng)友回復:“人沒有了夢想,還不如咸魚呢,咸魚貓還喜歡,沒有夢想的人,沒有人喜歡!弊x罷原文,很是觸動。這個六月正值青春畢業(yè)季,有許多人是帶著滿載的收獲離去,但也有的人沒有什么理想和追求,撞一天鐘,念一天經(jīng),渾渾噩噩,然后帶著滿腔的遺憾和悔恨離去的,他們后悔白白浪費了美好的四年青春?梢娙羰抢硐牒妥非笫チ,青春之花也便凋零了。因為他失去的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熱。由此,也就引出今天我想給大家演講的題目——《生命不息夢想不滅 奮斗不止 為青春喝彩》。
大學四年是青春這段時光里最“黃金”的時間段,但如今有部分大學生,還是“早上八九點鐘太陽”的年紀,卻只知逃課打游戲、約會逛街,整天頹廢的.度過。相比連續(xù)12次參加高考,雖然每次都鎩羽而歸,但為圓自己大學夢,仍再接再厲地參加第13次高考的一位廣東老人,他們真的不懂什么叫夢想,什么叫堅持,什么叫奮斗。面對又一年的高考,老人很樂觀,他說活到老,考到老。這位老人讓我深刻的明白:只要一個人還有夢,他就沒有老,他就正青春。也讓我懂得夢想是何其重要——要知道無論怎樣,有兩樣東西絕不能丟棄,一個叫良心,另一個叫夢想。
也許有人要問為什么要有夢想?我沒有夢想照樣活得好好的。蘇格拉底回答了,因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蓖袪査固┮舱f:“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笨梢娙祟愐驂粝攵郎粝,生與死無異。
我們?yōu)槭裁匆獡碛袎粝,因為沒有夢想的人往往沉溺在自己的幻想中,不可自拔。古龍曾說:“夢想絕不是夢。兩者之間的差別通常有一段非常值得人們深思的距離!币獑柲切凹依锒住钡膶W子為什么沒了夢想,那是因為他在幻想、在做夢,他沒有發(fā)現(xiàn)夢想和夢有著天壤之別。
當然,空有夢想若無實際行動,夢想就是空想、幻想,就是白日夢!在大學里,有很多堅持自己的目標并為之奮斗的人,當然也有不止一次的說要干什么干什么,時間一長,便沒了耐心與堅持而拋之腦后的同學。就像很多考研的學生,跟著很多人一起加入了考研大軍,但是真正堅持并一條路心無旁騖地走完的沒有幾個。其實,不管實現(xiàn)夢想的路再長,心之所愿,無事不成。放棄的人也只有兩個理由可訴:要么沒堅持,要么堅持的不夠。那些能一條道走到底的人,不管結(jié)果如何,至少不愧對自己。
在演講的最后我想總結(jié)一下我的觀念:有夢并為之執(zhí)著奮斗的人永遠沒有老,他永遠正青春,讓我們?yōu)檫@樣的青春喝彩!
青春志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青年志愿者們:
大家好!
今天很高興來參加這個演講比賽,感謝青協(xié)給我這個寶貴的機會,讓我有機會來談談我對志愿者的看法。我演講的主題是不要讓志愿者精神在我們身上變了質(zhì)。
談及志愿者,我們很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__年的汶川地震中不畏生死的志愿者和__年北京奧運會上的志愿者,因為他們都是我們志愿者的最杰出的代表。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他們的精神是偉大的,他們的所作所為是光榮的!
博動著青春韻律的愛心,在象征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旗幟下,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的有緣朋友匯聚于此,我作為一名青年志愿者站在這兒,我感到無比激動與自豪,但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一種自責與羞愧。為什么呢?因為在我看來,我沒有他們的高尚,所作的貢獻也遠遠不如他們的大。
為了寫這份演講稿,我專門上網(wǎng)搜了一下關于志愿者精神的一些內(nèi)容,他們有的去偏遠山區(qū)支教,他們認為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他們沒有什么能力在經(jīng)濟上幫助那些貧困的孩子,但是他們相信能給予他們知識上的幫助?赡芩麄兯軌蜃龅降囊矁H僅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這一切正如他們的計劃,相信每個人所擁有的滿腔熱忱定會聚成一把火炬,去溫暖著那些渴望知識的孩子們!
有的在大學畢業(yè)之后放棄了去大城市工作的機會而選擇了去偏遠的山區(qū)做一個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員。雖然他們知道這樣做可能會引來家人或是朋友的不解,但是他們選擇的無怨無悔,并且大多最終都干出了一番事業(yè),同時造福了一方百姓,從而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其實志愿者與我們并不是很遙遠:當看到地上有紙屑的時候隨手撿起來;看到公交車上的老人、小孩沒有座位的時候讓座;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主動伸出援助之手;我相信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都會做的。
我們每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但正是有了無數(shù)志愿者的奉獻,才有了中華民族如此光輝燦爛的今天。
但是我要說,志愿者精神現(xiàn)在正在變質(zhì)。不同的人對于志愿者有不同的看法,圣神,偉大,廉價在我個人認為都可以用在志愿者身上,作為一個志愿者,我們最看重的是社會和周圍人的認可,理解支持,從而做到來源于社會,服務社會,帶動社會。在20世紀中后期,美國,英國等發(fā)達國家志愿者的數(shù)量占到總?cè)丝诘?0%,而中國的志愿者不足3%。可是在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后,中國的志愿者隊伍在不斷的壯大,志愿者數(shù)量成幾何式增長。中國的志愿者事業(yè)看似在蓬勃的發(fā)展,也不可否認在快速的發(fā)展,但是在數(shù)字增長的后面是否還能保證我們的志愿者事業(yè)軌跡是遵循志愿這兩個字呢?
我是我們學院服務隊的一名成員,我想起了我們第一次開全體大會的時候的情景:當大會進行到自由提問時間的時候,服務隊的隊員和負責人之間就參加活動是否積極的判斷標準和年終評優(yōu)是否透明以及怎樣才能算是透明等問題展開了白熱化的辯論,最后把氣氛搞得有點緊張。
我不禁想,我們?yōu)樯兑@么功利化呢?難道進入這個組織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那么一點發(fā)展素質(zhì)分嗎?我們都是無產(chǎn)階級的典型代表,建檔的目的誰也用不著掩飾,就是為了得到有關部門的資助:包括助學金和勤工助學崗位,還有年終評優(yōu)時得勵志獎學金的前提條件?吹竭@樣的情景,我有了一點點自己的想法。這些資助都是從什么地方來呢?得到這些資助之后也不想想,得到這些資助是理所當然的嗎?當然不是的!雖說逆境可以幫助人成才,但是貧困不是向社會所要無償幫助的通行證。
見義勇為的行為時有發(fā)生,舍己救人的壯舉也屢見不鮮。也許我們沒有那么高尚,但是我們至少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一顆志愿者的回報社會的心!有人戲稱雷鋒雖然做好事不留名,但是要把每件事寫到筆記本上。我就想不明白,人家寫一篇日記把自己的所作所為記錄一下何錯之有?助人為樂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是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tǒng)美德。老祖先創(chuàng)造詞語的時候也是考慮到人的主觀感受的,像“樂于助人”、“助人為樂”等詞也是有它們的人文內(nèi)涵的,人家做一些好事然后“樂”一下就不行嗎?可能在經(jīng)濟上我們貧困,但是我們可以并且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應該時時刻刻以志愿者無私奉獻的感恩的心去面對這個社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為一服務為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宗旨的志愿者協(xié)會的一名成員,應該在這種集體氛圍中使我們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所提高,應該時刻以一顆回報社會的心去面對社會,去回饋社會。這不是空話,這是我的真情實感!當人人都充滿愛心時,這個社會將會是多么的溫暖!同時,在這樣一個大環(huán)境中,一個不懂得回報社會的人也將注定會被社會所拋棄!
做一個對社會無害的人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也是一個人活在世上的最低標準!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父母精心培養(yǎng)我們這么多年,我們難道就只是以這樣一個最低標準來要求自己嗎?我們不能做一個頭腦發(fā)達但素質(zhì)低下的人,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
或許我們在經(jīng)濟上不是很富裕,但是奉獻愛心不光是只能以捐資助學籌款賑災的方式體現(xiàn),我們還可以用屬于自己的雙手為社會做一些貢獻,哪怕這些貢獻小的可憐!“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這句話從某種方面也是反映了這個道理。
學會感恩,學會回報社會,讓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個感恩的心,擁有一顆志愿者的奉獻社會的愛心,讓我們這個社會更加美好。
我的演講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