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三分鐘夢想的演講稿(精選3篇)
課前三分鐘夢想的演講稿 篇1
夢想,是我們生活的追求和理想,夢想,是激發(fā)人的潛能,催人奮進的動力。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征途上,老年人也應該編織五彩斑斕的夢,夢想是追求的前進方向,編織老年夢可以助推中國夢。
習說:“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既飽含著對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深刻洞悉,又彰顯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偉愿景。中國夢是13億中國人的共同期冀,它由無數(shù)個夢想?yún)R集而成,是由每一位國民、每一座城市和每一個地區(qū)的逐夢、織夢、圓夢組成的。海南夢是海南人民對于幸福生活的熱切期盼,是中國夢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的老年夢,就蘊含在中國夢里,就融匯在海南夢中。老年夢就是為祖國做貢獻,為海南添,為人民造福祉。我們的老年夢,要托舉中國夢,建設海南夢。
編織老年夢,要克服悲秋懼暮的惰性思維。誠然,人們就有一種悲秋、懼暮、怕老的思維。有人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有人說,“長繩無法縛落日,良藥難以駐青春”。是的,多么長而有力的繩子,也無法拽住西墜的夕陽;多么神奇的仙丹妙藥,也無法讓你留住春青的腳步。每一個人都要老,每一個人都要走到老年,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
古往今來,許多人都把老年比作秋天,又常把秋天同衰落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產(chǎn)生一種悲秋懼暮的思想和觀念。有了這種悲秋懼暮的思想,就必然會悲觀無奈,拒學厭進,無所作為。當然,人由中年步入老年,從生理上說是由盛轉(zhuǎn)衰,從事業(yè)上說是從前臺到幕后。面對這樣一個落差,一個轉(zhuǎn)變,如果說沒有一點留戀,沒有一點失落,也是不可能的。問題在于,我們應該如何去對待,如何去理順,如何去駕馭,如何去發(fā)揮老年人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編織老年夢的實踐中,必須克服這種不良情緒和惰性思維。只有這樣,才能夠適當?shù)卣{(diào)動自身的積極性,集中智慧,貢獻經(jīng)驗,發(fā)揮余熱,去助推中國夢,建設海南夢。
編織老年夢,要樹立適度進取的心理定勢。人到老年不一定非要干出一番事業(yè),有很多人在家享受兒孫繞膝之樂,不失為一種美妙;享受晚年,享受人生,享受恬淡,與世無爭,不失為一種樂事;“養(yǎng)氣寬心不知年,花開花落總欣然。淡泊寧靜三分喜,八十九十也少年”,不失為一種超然;“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不失為一種境界。見仁見智,各有一種活法。
在力所能及、不傷身體的情況下,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夢,有益于健康長壽,更值得肯定、稱道和發(fā)揚。也就是說,老年人要樹立一種適度進取的心理定。要編織一個美麗的老年夢。其實,人生進入暮年,并不意味著老朽和衰退,蒼涼的秋色夕陽,也能為寥廓長空涂抹一筆亮色。在走過風雨人生的苦旅后,增長了幾分老練、幾分豁達、幾分智慧,幾分成熟,這樣的老年夢,才能“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老年人根據(jù)實際條件,樹立一種適度進取的心理定勢,編織一個美好的老年夢,發(fā)揮余熱,豈不更是人生一大樂事么?
康德說:“青年,好比百靈鳥,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夜曲雖然不比晨歌悅耳動聽,但是也不失為一種美妙和悠揚。時至老年,沒有了壓力,沒有了束縛,沒有了框框,也許會有所成,有所就,有所貢獻。“誰說老年無所為?多少英杰暮有成!”只有樹立一種適度進取的心理定勢,才能編織一個美麗的老年夢,才能有所為,有所成,才能助推中國夢、建設海南夢,獻一份力,發(fā)一份熱,添一份彩,增一份光。
課前三分鐘夢想的演講稿 篇2
同學們:
大家好!
有個女孩,在月臺上追趕一張被風吹飛了的紙。熱心的人們看見她萬分焦急的樣子,以為那是一張對她十分重要的紙,便紛紛加入追趕的隊伍,可那張紙仿佛要存心捉弄大家,飛起又落下,落下又飛起來,像附了魂一樣。越是這樣,女孩追它的決心就越大。
終于,在眾人的努力下,那張紙乖乖地就范了。那個追到紙的人,得意地將戰(zhàn)利品遞給女孩。女孩優(yōu)雅地向大家道謝,然后拿著紙在眾目睽睽之下走到一個垃圾筒跟前,將它塞了進去,回過身,她微笑著對大家說:好了,現(xiàn)在它終于去了它該去的地方。
故事講到這里,也許你會詫異于女孩的舉動,也許你會懷疑于故事的真實。好了,先放下這些都不說,同學們,讓我們閉上眼睛一同想象:在我們的周圍,在我們的身邊,是否有垃圾從同學的手中滑落,成為路面上醒目的感嘆號?是否有隨手丟棄的塑料袋在風中“翩翩起舞”?是否會在廁所潔白的墻壁上看到幾個刺眼的腳印?
同樣的,在你的周圍,是否有人大聲叫嚷,讓你的耳膜陣陣發(fā)聾?是否有人口出臟話,污言穢語,招來人們鄙視的目光?是否有人唏噓起哄,吹口哨,叫人不可思議,令人費解?
課前三分鐘夢想的演講稿 篇3
同學們:
大家好!
在高考中有位考生寫過這樣一段話:我曾經(jīng)埋怨過,腳底發(fā)黃的布鞋,踏不出青春的活力,直到我發(fā)覺霍金轉(zhuǎn)動的輪椅,嵌出深深的歷史痕跡;我曾咒罵過,臉邊黝黑的胎記,映不出美麗的臉龐,直到我看見全身黝黑的黑人,露出甜甜的美麗微笑……
也許你曾抱怨過上帝是捉弄人的,他對你吝嗇幸福,卻讓痛苦折磨著你,日日夜夜,疲憊不堪,換來的只是滾燙的淚珠。但苦盡甘來后,當你揭開那沉重的幕紗,你會看清,上帝是公平的,磨難也是一種財富。
曾經(jīng)有人做了一個試驗。他點清了一座山林中的紅羊后,把山中的狼全部捕捉起來,讓紅羊沒有敵人。照理說,紅羊應該是悠閑自得、快樂地生活了,但事與愿違,紅羊為了爭奪一小片土地、甚至一棵青草而搏斗,由原來一支整齊的隊伍變?yōu)橐槐P散沙。經(jīng)過搏斗的紅羊一只只疲憊不堪,過去那種矯健、奔跑如飛的紅羊在這座山林中再未曾出現(xiàn)過,而且,紅羊的數(shù)量也在逐漸減少。是什么原因呢?因為人們捕獲了狼,紅羊沒有了給它們造成生命威脅的動物,而自相殘殺直至消亡,失去了危機,同時也失去了生機。可見,在生態(tài)環(huán)境中,沒有磨難就不會有生態(tài)平衡的系統(tǒng)。
張海迪胸部以下失去知覺,但這些困難反而使她有了更為遠大的目標,學習掌握了德語、日語、英語。她為什么能取得常人都不容易取得的成就呢?因為她在承受巨大挫折的同時,也將挫折化為了動力,讓挫折成為自己的奴隸,再一次戰(zhàn)勝了磨難。
人生如一塊璞玉,這是上帝賜予你最大的財富,這塊璞玉中有著酸甜苦辣,也許痛苦過后便是幸福,這是上帝給予你最大的機遇。只有自己努力來雕琢這塊璞玉,才能使它成為完美無瑕的藝術(shù)品。
同學們,當你遇到挫折、困難時,不妨想想,上帝是公平的,有時磨難也是一種財富。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