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升旗儀式演講稿(精選3篇)
初中生升旗儀式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我的中國夢》。
“一個人可以一無所有,但是不能沒有夢想。”這句話,我一直記得。是的,正是因為有夢想,我們才經(jīng)歷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為有夢想,我們才歷經(jīng)滄桑信心不改。
從古至今,中國出現(xiàn)了無數(shù)愛國者,他們把祖國、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緊得聯(lián)系在一起。收復中國臺灣的鄭成功、品德楷模雷鋒、中國革命的先驅(qū)者孫中山„„無數(shù)志士以鐵的事實敘述了一首又一首的愛國長歌,他們甚至用生命來呼吁人們心中的愛國精神。這樣的愛國情懷和忠誠是為國分憂、為國奉獻和報效祖國的力量源泉。弘揚愛國精神就是要進一步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強振興中華的使命感和斗志。
170多年來,無數(shù)中華兒女就執(zhí)著于這個夢,為民族復興上下求索。而今,在實現(xiàn)這個夢想的新的歷史征程上,深情闡述“中國夢”,他引用了三句詩“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長風破浪會有時”,將中華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鑄于百余年中國滄桑巨變的歷史圖景,展現(xiàn)于幾代人為民族復興奮斗的艱辛歷程,令人感慨、催人奮進。
盡管我們的夢想實現(xiàn)未必盡如人意,但與自己的過去相比,夢想的旅程都早已離開原點,夢想的花朵已然開始綻放。
也許,執(zhí)著于自己的夢想久了,我們可能忘了夢想生長的土壤。也許,有的人認為,自己夢想的實現(xiàn),得益于自己的奮斗,這個時代、我們國家并沒有直接為自己做過什么。
然而,百余年前的中國人不敢有夢,百余年后的中國人都有自己的夢,其間的差別就在于“中國夢”。
當“中國夢”沒有綻放,個人的夢又如何開花?從根本上說,我們每個人夢想生長的土壤,都深深植根于“中國夢”。我們每個人夢想的成長,都有“中國夢”的成長相伴。有了“中國夢”的茁壯,我們才有了做自己的夢的自由。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則國屹立于世界。雖然今天的我們不需要經(jīng)歷戰(zhàn)火的洗禮不需要擔心國土的淪陷,但是,我們有責任去弘揚民族精神,為祖國的一切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響應時代的召喚,讓民族精神傳統(tǒng)的火炬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吧!
初中生升旗儀式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校園文明”。
文明是我們素質(zhì)的前沿,擁有文明,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但是如果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文明其實是由細節(jié)構(gòu)成的,但是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我們離文明其實還有一段距離。
就在國慶節(jié)前夕,我們班召開了一次有關“校園文明行為”的班會,引起了同學們的激烈討論,通過討論我們發(fā)現(xiàn)在學校里仍然還在存在著一部分不文明的行為。例如,每周一升旗儀式結(jié)束后,部分同學隨意退場,沒有遵守退場秩序,也容易形成安全隱患。在我們的校園內(nèi)、樓道里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相符的食品袋、紙屑等。在餐廳就餐時,有的同學會浪費食物,并且就餐后沒有主動將餐盤及垃圾送到指定位置。在教學樓走廊里,有的同學追逐打鬧,大聲叫喊,嚴重影響老師上課。還有的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甚至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面對這些行為時,大多數(shù)的同學都選擇了熟視無睹,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及時的制止這些行為,也許我們的校園會更加的美好。
我們很多同學把學習文化知識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yǎng)以及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而這恰恰可以從本質(zhì)上展現(xiàn)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zhì)。
事實上,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也許我們可以在每周升旗儀式結(jié)束后耐心的等待一下,有序的退場。也許我們可以在餐廳就餐后自覺主動的將餐盤和垃圾放到指定的位置。將校園內(nèi)的垃圾隨手撿起扔到垃圾箱內(nèi),不去踐踏草坪,不去破壞公共財物,將一些不文明的行為轉(zhuǎn)變?yōu)槲拿鞯男袨,其實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同學們,文明是行為的端正,是習慣的改善,是品質(zhì)的提升。文明是告別昨日的無知和粗俗,是一種自覺的控制。所以在此我倡議,讓我們攜起手來,“告別陋習,擁抱文明”,爭當校園文明之星,爭做傳播文明的使者,讓文明之花開滿校園,讓禮儀之花爭相開放,為建設一個文明的校園而努力奮斗!
我的演講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初中生升旗儀式演講稿 篇3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堅定信念,超越自我》。
海倫·凱勒有這樣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動的話:“當一個人感覺到有高飛的沖動時,他將再也不會滿足于在地上爬。”正是有了遠大的理想,正是有一種信念,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戰(zhàn),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
她,盲聾啞集于一身的弱女子竟然畢業(yè)于哈佛大學,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gòu),為殘疾人造福,被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理想和信念像熊熊燃燒的烈火使她才走出黑暗,走出死寂,理想和信念像巨大的羽翼,幫助她飛上云天。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不是活在物質(zhì)世界里,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活在理想與信念之中。對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飯,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
理想信念使貧困的人變成富翁,使黑暗中的人看見光明,使絕境中的人看到希望,使夢想變成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