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動孩子的心弦?guī)煹卵葜v稿(通用3篇)
撥動孩子的心弦?guī)煹?a href="http://9000bbs.cn/yanjianggao/">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各位老師:
大家中午好!能站在站在這里演講感到非常的榮幸,看到大家一雙雙期待的眼神,我的心里就像裝了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蹦蹦直跳。因為我知道讓我演講是對我的一種信任。首先表明,我會積極配合領(lǐng)導安排做好各項工作。
教書育人,是老師的天職,常言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也就是說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是范。只有自己懂了,才能講得明白,講得透徹,學生才能聽得明白,只有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道德的規(guī)范,才能學生學習的榜樣。即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因此,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言傳身教,決不能只寫在紙上、喊在口上,必須要把它落實到行動上。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個樣子。
現(xiàn)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這樣說過: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良好的教師。教書是一個良心活,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自踏上三尺講臺的那一天開始,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必須加強師德修養(yǎng),內(nèi)強素質(zhì),外樹形象,師德是教師之魂,只有師德高尚的人,才不會在喧囂的塵世里迷失方向,只有師德高尚的人,才會全身心的為黨的教育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親愛的老師們,讓我們在各領(lǐng)導的帶領(lǐng)下,為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而奉獻、耕耘;讓我們伸出雙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撥動孩子的心弦?guī)煹卵葜v稿 篇2
尊敬的領(lǐng)導、老師、同學們:
您們好!
我不是詩人,不能用漂亮的詩句來謳歌我的職業(yè);也不是學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來思考我的價值;更不是歌手,沒有動聽的歌喉來頌詠我的崗位。然而,我是教師名普通的中學教師,我要在知識的寶庫里采擷如花的詞語,構(gòu)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詩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奧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優(yōu)美的贊歌——因為熱愛,所以選擇;我選擇,我熱愛。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開始了向優(yōu)秀教師,學者型教師進步的征途。那么,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呢,我認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是首要的條件。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苯處熢趯W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記得一年前,第一次怯怯地站上講臺,同時感觸到幾十雙純真稚嫩而又充滿渴望的目光,那一瞬間,我的所有希求已化成七彩粉筆,我知道這便是我的起點。我,一個涉世未深,對教育教學規(guī)律知之甚少,對困難艱辛估計不足的大孩子,在教學的過程中才真正體驗到了教師平凡生活的滋味,體驗到了其中的艱辛和壓力。
我苦惱過,迷惘過,但卻從未動搖過,退卻過,放棄過。我堅信,通過不懈的努力,自己一定能為孩子們的天空添抹一簇繽紛。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的聆聽!
撥動孩子的心弦?guī)煹卵葜v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老師們:
作為教師,都愿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學生。作為學生,也都愿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師。所以,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同學都愿意接近的學生,或者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學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師,你本身就應(yīng)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學生在學校里學習,既受同學的影響也受教師的影響,而主要是受教師的影響。學生愿意接近的教師,比學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要大。由此推斷,作為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學生施加更大的影響。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
學生接近教師有很多原因。除了道德,教師的學識、權(quán)力、外表等都會成為促使學生接近的因素。但學識只能滿足學生一時的求知愿望,權(quán)力只能維系短暫的順從與親近,外表只能吸引膚淺的注意。真正打動學生內(nèi)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這力量才是長久的,它將影響學生的一生,是學生未來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對學生一生的影響來講,學識、權(quán)力、外表等加在一齊,也遠不如道德重要。
對教師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得到學生的真心擁戴。但對一位教師師德師風的真實準確的評價,往往是在其失去一切外表的吸引力、學術(shù)和行政的種種權(quán)力,以及對學生所能構(gòu)成影響的所有因素之后,才能真正得到。
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xiàn),就是師生之間持續(xù)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
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頗深,師道尊嚴使學生在教師面前往往會失去自我,個性是在中小學階段,平等觀念幾乎完全為師道尊嚴所替代。在教育這一培養(yǎng)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教師和學生不是簡單的主體與客體的關(guān)系,而是教育主體與受教育主體間的雙向交流的關(guān)系。向?qū)W生灌輸平等意識,使他們的主體意識覺醒,并在學習和其他社會實踐活動中不斷發(fā)展其主體性,這是大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教師在內(nèi)心深處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意識又逐步覺醒和發(fā)展,這樣才能進行主體與主體間的有效交流和溝通,到達教育實踐活動的良好效果。
好的師德師風的另一個具體表現(xiàn),是師生之間要倡導民主,并且教師要身體力行,為學生做出表率。
民主是現(xiàn)代禮貌社會的重要特征。但是,在傳播知識、播種禮貌的校園里,卻有部分教師缺乏民主意識,有些中小學教師甚至成了“專制”的代名詞,可見教師倡導民主并身體力行的必要性。大學教師雖不像中小學教師那么專制,但師道尊嚴的流毒依然至深,認為學生尊重教師是天經(jīng)地義,卻忽視了教師也就應(yīng)尊重學生。
在教學過程和教育管理中,對學生過多地指責和否定,指責學生學習不努力、生活散漫、胸無大志等等。即使這種指責是善意的、有根據(jù)的,學生在內(nèi)心深處也是難以理解的。因為學生的需求和個性被忽視了,他們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xiàn),而且有的批評和指責帶有主觀武斷的色彩,缺乏在相互新生的基礎(chǔ)上討論問題的民主氛圍,本質(zhì)上不是主體與主體間的交流。顯然,民主作風是確立和發(fā)展學生主題性的基礎(chǔ),是師德師風建設(sh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
師德不僅僅是教師個人問題,也是教師群體問題,即風氣問題。個人師德不好,雖然有時會在小范圍里造成“一個臭雞蛋毀了一鍋湯”的壞影響,但畢竟還只是小范圍的事。教師群體如果風氣不好,個性是與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沆瀣一氣,其危害性就大了。這時的師德問題就演變?yōu)檎麄教育行業(yè)的道德問題,這時的不良師風就演變?yōu)榻逃袠I(yè)的不正之風了。
這些年來,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對教育行業(yè)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學校亂收費、“吃”學生、拿學生,小到教師個人貪占學生,一度成了一種極壞的社會風氣。可見師德師風問題是與行風緊密相關(guān)的,而行風又與世風相伴相隨。一般說,世風日下,必然行風日下,行風不正,必然師風不正。所以整頓師風必先整頓行風,整頓行風必先整頓世風。而特殊說,由于教育行業(yè)對后代的影響超過其他行業(yè),因此,有時師風正,也可帶動行風,行風正,又可影響世風。所以,任何時候,提倡教師的師德師風都是必要的。
總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shè),教師透過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從而推動教學資料、方法的創(chuàng)新,是大有用武之地的。為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主體,每一位教師都就應(yīng)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做青少年學生健康成人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努力成為無愧于黨和人民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