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有關(guān)大學生道德文明演講稿范文精選
孩堤的時候,老師、母親經(jīng)常在身邊說的一句話就是“小孩子要講文明,懂禮貌”。那時的我對文明禮貌的定義是不罵人,不說臟話,不打架,不隨地吐痰,遇到長輩及老師要主動打招呼。直到現(xiàn)在,作為一名大學生,文明仍貫穿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如校園文明,宿舍文明,教學文明,言行文明等等。
穿梭在校園中,經(jīng)?吹酵瑢W在行路時張牙舞爪的吃東西,吃完之后也是很“瀟灑”地把垃圾隨手一扔,揚長而去。這種現(xiàn)象似乎屢見不鮮。這反應出的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問題。試想如果每個人都具有這樣的道德,我們的校園又該是怎樣的一派景象呢?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成為一個有美德的好人,只有這樣的個體組成的校園,才是健康幸福和諧美好的,這難道不應成為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嗎?
亞里士多德說過:“一個有道德性的人寧愿捐棄世人所爭奪的名利而只求自己的高尚,寧愿享受工作勞動的艱辛,而不愿貪圖碌碌無為的平庸。”這里所說的德性就是人們常說的道德品質(zhì)。它是一定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在個人身上的凝結(jié)和表現(xiàn)。青年人的發(fā)展,包含著成人和成才兩個方面,前者是做個好人,后者是做個有用的人,只有成為了一個有德性有本事的人,他的生命過程對于社會才是有價值的,對于自己才是有意義的,在對個人的綜合判斷中,通常把為人處事的德性擺在首位,就個人心理領(lǐng)域來說,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才能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境界。
好品德讓我們的人格更完美。
作家余秋雨曾經(jīng)這樣寫到:“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色彩,一種圓潤而不刺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伸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成熟是一種極致,一種品味,一道風景,一種游刃有余的生活,一種瀟灑的生。”你能感受到蘊藏在成熟話語中的德性光芒嗎?
我們都做有德之人,共創(chuàng)文明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