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謙虛的演講稿范文(通用3篇)
小學生謙虛的演講稿范文 篇1
我們許多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名言,用來鞭策自己。在我心中銘記著這樣一句名言:“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正因為我信奉這句話,所以受益匪淺。
我覺得,擁有一顆謙虛的心,是做人的根本。
在這個社會里,有兩種人,一種就是因某件事的成功而自滿自夸的人;另一種就是不滿自身成績,不斷學習的人。當然,第一種人會停止進步,停留在當初成功的喜悅上,另一種人則會越來越努力,直至登頂。而我,就是要做第二種人。
小時候,在六,七歲時,我的性格并不謙遜,而非常驕傲自大,父母也經(jīng)常說“七歲看老,你現(xiàn)在就這德性,以后怎么了得”?他們的話,我聽不進去,心里想“我就是最強的,我什么都行,你們都沒我厲害”……我當時只是高興于會彈鋼琴,會踢足球,會畫畫。但我沒有想到失敗的苦楚正在敲我心靈的大門。
我這個驕傲不謙遜的毛病一直延續(xù)到我小學二年級。就在這時,我發(fā)現(xiàn)了我的不足:鋼琴考級有考雙優(yōu)的;足球賽場上,有進球比我更多的;畫紙上,嚴格一點來說,我全是在涂鴉,我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打擊……
后來,我交了許多的新朋友,認識了許多的人,我漸漸長大了,從院里的四角天空來到了一個無邊的大社會。媽媽也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苦口婆心地教我,要做一個謙遜的人。我才知道,我懂得的很微不足道,我曾說我很厲害,可想要在人群中找到“厲害”的我,如同大海撈針一般。從那以后,我開始改過自新。
我不再傲慢霸道,不再自吹自夸,我開始學習;@球場上,不耍大牌,這樣可以從中學習;學習的課堂上,我不因考好而自滿,這樣會停止進步。我決心要做一個謙遜的人,要有一顆謙遜的心,不停地學習,學習,再學習。爭取做到最好,永不止步。
小學生謙虛的演講稿范文 篇2
徜徉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浩瀚詩林,品味一位位詩人給我們留下的千古名篇。香山居士對勞動的同情,東坡居士陶醉于鄉(xiāng)村的溫馨、祥和;易安居士筆下的文字盡顯悲傷,那首《醉花陰》足以讓我們哀嘆……他們的詩文獨具特色,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然而,在這光輝的背后,又隱藏多少不為人知的艱辛。其中,決定他們成功的因素不少,有勤奮,有毅力,更有謙虛。
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每當作好一首詩,總是先念給牧童和老婦人聽,然后再反復修改,直到他們聽了拍手稱好,才算定稿。像白居易這樣一位赫赫有名的詩人,并不因為牧童和老婦人的無知而輕視他們,因為他懂得真正的文學作品,必須得到人民的認可。所以,他虛心求教于人民,這才使得他的詩通俗易懂,為后人所傳誦。
牛頓是科學史上的巨人之一,他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建立了成為經(jīng)典力學基礎(chǔ)的牛頓運動定律;他進行了光的分解而創(chuàng)立了光學;恩格斯在《英國狀況》一文中對他的偉大成就贊嘆不已,然而他自己卻非常謙虛。當他臨終的時候,來探望他的親朋好友在床榻邊說:“你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偉人……”他聽了“偉人”二字直搖頭:“如果說我比笛卡爾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的緣故。”說完這段話,他平靜地閉上了眼睛。
愛因斯坦從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超人。他認識到,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前人走過的道路的延伸,科學的新時代是在前人的基礎(chǔ)上開辟的,因此,他總是抱著敬仰和感激的心情贊賞前人的貢獻。他知道,在科學的道路上有許多人在共同奮斗,他對同行的工作非常尊重,就是對下屬和學生,也沒有任何傲慢的表現(xiàn)。凡是和他接觸過的人,無不為他的和藹可親和平等待人而感動。他還總結(jié)出了一個成功公式: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他認為自己不是什么天才,只是一個真理的忠實而勤勉的追求者。
我們由衷敬仰中外歷史名人,不僅僅因為他們的驕人成就,更源于他們的高尚靈魂,尤其是虛懷若谷的胸懷,讓人拋卻了幾分浮躁,吸取了虛心好學的精神營養(yǎng)。
小學生謙虛的演講稿范文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謙讓是一種美德》。
同學們都知道,謙讓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它不僅是一種修養(yǎng),更是一種做人的境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貴在謙讓,謙讓是一種深厚的涵養(yǎng),它是一種善待生活、善待別人的境界,能陶冶人的情操,帶給我們心靈的恬淡與寧靜。學會謙讓,嘗試謙讓,在生活中實踐謙讓,同學們慢慢就會體會到:謙讓其實是一種幸福。有了謙讓,我們?nèi)松靶新飞暇投嗔艘粡埻ㄐ凶C;有了謙讓,我們的生活中就有了幸福微笑的催化劑;有了謙讓,同學們就有了和諧相處的充要條件。
同學們都知道"完璧歸趙"的故事,戰(zhàn)國時期,藺相如的"完璧歸趙"讓他的身份地位攀高升,從一個"門客"變成可以與廉頗"同列"的重要人物,以至招來大將廉頗的不滿。但藺相如是一位懷有謙讓之心的人,廉頗出惡言辱罵他,而已位居廉頗之上的他并沒有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而是"不肯與會","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在路上"望見廉頗"就"引車避匿"。這是何等的寬容謙讓啊。他這樣做,不是因為自己懦弱,而是為整個國家的利益。因為他知道"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知道后,深愧不已,親自到藺相如府上負荊請罪。正是藺相如的謙讓,使得將相重歸與好,并成刎頸之交,最終成就"將相和"的千古佳話。他們并合二人之力,保全了趙國。試想一下,假如兩人互不相讓,堅持針鋒相對,后果又會怎樣呢?大概趙國早就為秦所滅了吧?這種相互謙讓的作風,多么難能可貴啊!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具體應該怎樣做呢?
首先,同學之間要相互信任,坦誠相待。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能聽取別人的合理建議,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意見與別人不同時,不要固執(zhí)己見,強詞奪理,要做到以理服人。不能給同學取外號,更不能譏笑和戲弄那些有生理缺陷的同學。不做那些只圖自己快樂,而給別人帶來痛苦的事。不傳播一些不利于團結(jié)的話,更不能在背后說別人的壞話,做到"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以人非"。
其次,同學之間相處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同學相處,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遇到矛盾要懂得謙讓,主動化解。遇事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一味強調(diào)自己的理由,指責別人,更不能動輒拔拳相向。同學們還記得學校為我們精心設(shè)計的"愛心卡片"嗎?為此,學校還特意推出"一張卡片釋恩怨"活動;顒拥哪康木褪亲尨蠹叶弥t讓,學會謙讓,踐行謙讓,讓我們的在校生活更加和諧美好。
最后,我們同學們在生活中要學會謙讓,給人方便,自己方便。用餐洗手時,讓著急的同學站到前面;發(fā)新書時,讓同桌先拿;下樓梯時,讓年級較低的同學先行;外出活動時,把前排的座位讓給暈車的同學;活動時,讓同學先選器材……這些不但會讓我們感受到快樂,還會讓我們的心境更明澈。英國《太陽報》曾以"什么時候最快樂"為題進行有獎征答,他們從八萬多封信中統(tǒng)計出了選擇人數(shù)最多的答案:禮讓別人時最快樂!我們的謙讓會換來別人的感謝、微笑,也會為自己換來快樂的心境。
同學們,你想變得快樂嗎?想讓你的生活充滿陽關(guān)、溢滿芳香嗎?那就讓我們學會謙讓,讓謙讓成為我們終生的習慣,把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