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3分鐘演講稿(精選3篇)
我就是我3分鐘演講稿 篇1
大家好!
我就是我,一個開朗活潑、健康向上的我,一個熱愛教育、樂于工作的我,一個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繼承著中華民族許多傳統(tǒng)美德的我,更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
兒時的我,梳著兩根小辮子,蹦蹦跳跳,沐浴在黨的陽光下,成長在老師的教育中,生活在父母的疼愛里,不懂悲傷是感,不知憂愁為何物,像一只小niao一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
上學后的我,有了自己的向往和愿望,更有了自己的理想——成為一名教師。于是,我認真學習,踏實努力,終于考上了師范學校,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我笑了。因為,我可以對我親愛的從事教育工作半生的媽媽說上一聲:“媽媽,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參加工作后的我,肩負著家長的信任、擔負著媽媽的希冀,于是,我用汗水澆灌祖國的花朵,用愛心浸潤孩子的心田,用踏實的工作增長孩子們的能力,終于,小樹成材了,花朵盛開了,而我也在教育一線工作多年了,成為教育戰(zhàn)線上的老兵。雖然,別人說當老師付出了太多的辛苦,而我卻感覺收獲了更多:社會給予我關(guān)懷,領(lǐng)導給予我認可、家長給予我信任、孩子給予我童心。
我就是我,安于清貧、陽光生活的我;我就是我,投身教育、永不言悔的我;我就是我,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
我就是我3分鐘演講稿 篇2
大家好!
在此次演講之前,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我是誰。”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有些同學可能會回答自己的名字,有些同學可能會回答自己的物種。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在最初笛卡爾提出“身心二元論”即的“我思故我在”,他提出:身體與意識不是同一個個體掌管,也許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你身邊一切的一切只是一個夢,你在被一個巨大的電腦程序所操控,那么你能不能說你不存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你曾經(jīng)思考過,你的意識存在于這個世界上,你就存在于這個世界上。隨著科學的發(fā)展,笛卡爾的理論逐漸被生命科學所*,現(xiàn)在大家普遍認同“意識源于腦”這個觀點。但還是無法否認,笛卡爾的“二元論”還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論證,即是“我是誰”這個問題的最初起源。
我理解的“我”沒有笛卡爾那沒高深,也沒有生命科學那樣捉摸不透,在我看來,“我”這個問題被分成了還幾個層次,有一般理解,也有深刻的思考。
在第一個層次中,“我”意味著安守本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閱讀過一篇文章,其中寫道兩個人,一個人的人生轟轟烈烈,大起大落最后因為公司倒閉,妻離子散,諸事不順最后絕望自殺,另一個人平平淡淡生活白手起家,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后來兒孫滿堂,親朋無數(shù),無疾而終。文章結(jié)尾問道:給你這樣兩種人生要你選擇,你會選哪種?肯定大多數(shù)人都會選擇第二種平平淡淡的人生,不只因為他離開人世的方式,也是因為,他安守本分,勤勞懇干踏踏實實,做好了他每一件應(yīng)該做與值得做的事情,雖然平淡無奇,但對于他來說,絕對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人生旅行。在這里,做好了每一件事,無悔于自己,是一種做人的境界。如果身旁有質(zhì)疑之聲嘲笑之聲,那么,先問問自己,自己做錯了什么沒有,如果有,那么積極改正,如果問心無愧,那么繼續(xù)腳踏實地勇往前行,不用管那些質(zhì)疑與嘲笑,反正,飯照吃,覺照睡。
在第二個層次中,“我”意味著追求夢想。有一篇故事講:一個年輕人到另一個大城市做推銷工作,夢想著能買一輛車,在他的臥室墻壁上花著一輛汽車有一小半是上了顏色的,有一大半還是空白,他說他正在為買車攢錢,有色部分以有著落,空白部分有待努力,相信再過一年半載,這輛墻壁上的汽車就會變成真實的汽車。這不免讓人為之動容,一個推銷員,一天要被無數(shù)個人拒之門外或是加以貶損,但是他為他的夢想做出了的努力,這就是實現(xiàn)自我,古時候很多文人墨客都為了自己的理想或是政治抱負做著終身的努力,他們也都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典范,所以,“我”意味著對于自己的夢想堅定不移,勇敢追求。那些有自己為之奮斗地理想的人,他們也實現(xiàn)了自我價值,“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第三個層次的“我”也許不只是自身,古人有云:“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意味著你不只要為自身而做出努力,更要幫助那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人們。讓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實現(xiàn)了自我價值,成為了真正的自己,那么你實現(xiàn)你的自我價值還有意義嗎?當然不是,所以既然有條件,就去幫助更多的人體會到自我的意義。舉個例子,像一些沒錢上學的孩子,他們沒有一個平臺去了解這個大千世界,所以只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度過一生,這樣的人生真的足夠有意義嗎?我想答案不言而喻。這只是千萬種情況之一,所以不管是物質(zhì)上的援助,或是精神上的支持,你做了你力所能及的事情,你可以變得更成熟,甚至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甚至可以體會到自己的社會價值。獨善其身之后,在你找到了你的自我價值之后,兼濟天下應(yīng)該就是下一個目標。讓更多的人意識到“我是誰”以及人生的意義。
在咱們對于“我是誰”這個問題當中討論了三個層次,但實際上,也是講了三個不同的人生品質(zhì),不管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還是做好自己,亦或是堅持夢想。我想,別人再問你“我是誰”這個問題時,想想自己的經(jīng)歷,思考良久,最終還是會回答:“我就是我”。還是那句話:永遠做好你自己,我就是我!
最后一一首歌結(jié)束今天的演講:“我就是我………一樣盛放的赤!
我就是我3分鐘演講稿 篇3
大家好!
我姓宋,名藝,全名是宋藝。我的姓,我就不再多做解釋了,當然是我爺爺姓宋、我爸爸姓宋,我也就姓宋了。這個“藝”嘛當然是因為我的家人希望我多才多藝了。
我雖然長得不那么玉樹臨風,但我肯定也不丑。本人相貌的特征就是眉毛特淺,基本看不見,眼睛也不大,在細一點就是一條縫了。有了這兩個特點,相信從人群中把我找出來并不困難吧!
我愛好讀書。對于白話文又稍帶點幽默的歷史書尤為感興趣。例如《明朝那些事兒》《如果這是宋史》,都是我的典藏讀物之一。
爸爸媽媽判斷我是否喜歡某一本書,就看看我讀書的時候有沒有打哈欠。如果有,就證明這本書我不是很喜歡,沒有的話就說明我已經(jīng)精力集中地看書了。
有那么一回,在我寫完媽媽的布置的作業(yè)后,便拿起了《明朝那些事兒》。當是時間還不到八點。讀了一會兒書,我便入了迷,感覺只剩下眼睛、手、大腦在動了。
到了十點,媽媽喊我睡覺了,喊了兩遍沒有應(yīng)聲,媽媽便以為我睡了,便沒有過來視察。于是我繼續(xù)全神貫注地讀書。
一直到十點半,才有了合書的聲音,然后是一聲長長地哈欠,沒多久就響起了輕微的鼾聲。面對這樣一個讀書愛好者,爸爸媽媽只能“沉默是金”了!
本人專長數(shù)學。曾n次在全國及全市的數(shù)學競賽中獲獎。因此如果同學們有不會的數(shù)學題盡管可以來問我哦!
我的性格和大多數(shù)男孩子一樣,活潑好動,還特別調(diào)皮,坐著也閑不住,還經(jīng)常在墻上留下我的“大作”。曾經(jīng)還把一扇門給踢懷過。
我也有粗心大意的毛病。你要是告訴我什么事情,我沒準過半天就給忘了,就是因為這個缺點,我還耽誤過不少的事情呢!不過。在學習上,特別是學習奧數(shù)的時候,我就會“玩深沉”。就是別人跟我說話我也不會搭理他。我玩的時候,非得玩的滿頭大汗才會回去。
這就是我,一個快樂的我;這就是我,一個幽默的我;這就是我,一個活潑好動、開朗上進的我!這是我高中生活的第一篇當堂命題作文。我得到了全班的分:39分;老師給我的評語是:語言風趣幽默,有思想、結(jié)構(gòu)完整,中心突出,希望繼續(x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