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如山的演講稿(精選3篇)
責任如山的演講稿 篇1
托爾斯泰曾說過:“一個人若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就是責任心。責任心有多大,人生舞臺就有多大。”那么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在大連,有一位普通的公交車駕駛員,叫黃志全,但他卻被所有的大連人都記在了心里。一次在行車途中黃志全突然心臟病發(fā)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里,他做了三件事:把車緩緩地停在馬路邊,用生命的最后力氣拉下了手動剎車閘;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地下了車;將發(fā)動機關閉,確保了車和乘客、路人的安全。最后,他安詳?shù)嘏吭诜较虮P上停止了他的呼吸。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里,黃志全,這個平凡而普通的公交車駕駛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對別人的負責,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
一名平凡的公共汽車駕駛員,為什么能讓這么多人知道并記住他的名字?這是因為他有一顆閃光的責任心!在生命最后一分鐘,他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就是這份責任心,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最寶貴的品質(zhì)非責任心莫屬,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最起碼的品質(zhì)。
大家知道嗎?有一部名為《背起爸爸上學》的電影,電影說的是一個16歲的農(nóng)村少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大學,但面對癱瘓在床無人照顧的父親,無奈之下他只好賣掉全部家產(chǎn),背著父親走進校門,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求學之路。他“背”起了父子之情,“背”起了愛的責任。這,就是偉大的責任!
正因為里根富有責任心才使他擁有了至高無上的靈魂和堅不可摧的力量,正因為黃志全富有責任心,所有旅客們才能夠幸免于難。正因為農(nóng)村少年富有責任心,于是他背起了父親走進校門。
同學們,那么,我們呢,我們大家是否也都具備了基本的責任心?
你會主動撿起自己不小心掉下的紙屑嗎?答應別人的事,你能努力做到嗎?如果你不小心傷害到別人,你會感到內(nèi)疚并勇敢承擔責任嗎?犯錯時你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不找理由推卸解釋嗎?你能認真學習,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嗎?比如學習,如果我們每一位學生都能對自己自豪而堅定地說一句:“學習,我的責任!”還有誰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又有誰不能學有所成呢?學習本是學生的責任,責無旁貸,無可替代!
做人必須要有責任感,我們在這里生活和學習,不僅要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還要對關愛我們,為我們嘔心瀝血的爸爸媽媽和老師負責。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還要學會對國家,對社會負責。那么,就讓我們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但愿我們學校的每一個人,從每天清晨開始,努力讓自己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責任如山的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五(3)班的韋展熠,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責任如山”。
責任,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孔子曾說過:“仁以為己任。”又說“仁者,愛人。”——這是以愛人作為自己的責任。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曾寫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心憂天下,以天下的幸福為自己的責任。到了現(xiàn)代,魯迅曾說“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把為人民做貢獻作為自己的責任。周恩來讀書曾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將讀書與民族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的崇高的責任感。
也許有人會問:“這些都是一些偉人的見解,我們小學生能負什么責任呢?我覺得,做一個負責的人,就該是從小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細節(jié)做起。
首先,我們要對自己負責,要不撒謊,做一個誠實的人;要提高自理能力,成為一個自立的人;要認真學習,做一個有用的人,這就是對自己負責的重要表現(xiàn)。其次,我們要對學校負責,要遵守紀律、講究衛(wèi)生、團結(jié)同學、關心集體,做一個處處為學校著想的人,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保護我們美麗的校園與環(huán)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對社會負責。要做一個愛護環(huán)境、有公德心、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的小公民,為社會獻出自己應該出的一份力。
同學們,從今天開始,就讓我們把自己的語言化作行動,對自己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做好每一件事,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學生。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責任如山的演講稿 篇3
人生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件非常沉重的事!}記
有一天看到四個字:享受生活。在我今天看來,真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情。
我們的生活真的可以去享受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背負著很多東西:責任、義務、友情、親情……背負著這些東西,我們還能放下時間去享受生活嗎?
在小時候,也許有那么幾年是無憂無慮的,是在享受生活的。但是當我們開始上學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背負責任了,既然上了學,我們就應該好好學習,不讓家人、朋友失望。當我們走上社會,父母老去,我們贍養(yǎng)他們也是天經(jīng)地義的。結(jié)婚了,養(yǎng)家糊口也是一份責任。我不能放下這些責任去享受生活。
再回頭看看自己的父母他們?yōu)榱宋覀冏隽诉@么多年三餐,他們受益了嗎?至少目前沒有。因為他們也知道讓我們健康的成長,吃飽穿暖,亦是他們的一份責任。不說親人,再說說我們不認識,甚至沒見過的環(huán)衛(wèi)工人。他們每天每天工作14個小時甚至更多。
對于我們來說可能都不屑于這種工作。干活多,拿錢少,還很臟。對于他們來說,這樣一份工作也是來之不易的,他們努力工作,拿那么微薄的薪水,但他們并不抱怨,專點這一份苦臟累的工作,為我們城市的美麗努力的工作著。他們有著對這個城市的責任感,只是默默無聞的奉獻著。
所以說,那些學習著的人們,那些工作著的人們,都肩負著這樣的責任,是他們所必須承擔的,就像他們的父母那樣工作著。不管多苦多累,心中那一份責任卻在不停的給他力量、希望……
現(xiàn)在你覺得我們還能放下那些責任,去享受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