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八德的演講稿范文(通用3篇)
關于八德的演講稿范文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黃香溫席
東漢時有個人,姓黃名香,字文彊。在他九歲的時候,母親便病故了。雖然黃香只有九歲,但他已深深懂得孝的道理。
黃香每天都非常思念去世的母親,常潸然淚下,鄉(xiāng)里的人看到他思母的情景,都稱贊他是個孝子。失去了母親的黃香,更把全部的孝心都傾注于父親,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親自動手去做,一心一意服侍父親。
三伏盛夏,酷熱難當。每天只要吃過晚餐,就可以看到鄰居們搬出椅子,坐在屋外乘涼聊天。小孩子這時總是會趁機要求大人們說故事,要不就是追逐著在夜幕下玩耍。但是在這么多人中,卻永遠找不到黃香的影子。原來細心的小黃香,擔心勞累一天的父親因天太熱,睡不好覺,正拿著扇子在床邊扇枕席。左手扇累了,換右手,右手酸了,再換左手。就這樣一下又一下的扇著,一直扇到席子已經暑氣全消,黃香才會去請父親上床睡覺。一夜、兩夜……整整一個夏天都這樣。
過了秋天,隆冬來臨,每到晚上整個屋子就冷得像冰窯一般,要是碰上下雪的日子,就更有得受了。但是孝順的黃香,仍然有辦法讓父親每天晚上睡得舒舒服服。只要天一黑,黃香就會鉆進父親冰冷的被窩里,用自己的身體,把被子弄得暖烘烘的,然后再請父親去睡,這樣父親就可以免去寒冷之苦了。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黃香的孝行,傳遍了左鄰右舍,傳遍了全縣,也傳遍了全國。
現今科技發(fā)達,物質生活富裕了,我們不需要再像黃香那樣扇席暖床了。但他孝敬父母的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當夏天夜晚來臨時,小朋友是否想到早早的開冷風讓房間涼爽,父母入睡再及時的關掉冷風,以免著涼;冬天時,是否想到開暖風讓父母感到絲絲暖意。當然用電的同時也一定要注意安全。
行孝也不只是小朋友的責任,而是天下所有做子女應該做的。當父母上年紀時,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關愛,如果有時間,應該經常和父母在一起,讓父母感到親情的溫暖。
我們要以黃香為榜樣,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
關于八德的演講稿范文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世界之巔,有我黃河之源,東方之美,有我中華文明,中國之志,有我千萬之兒女,華夏之興,有我同學之名……滾滾流淌的五千年,滌蕩了多少散落寰宇的塵埃,那坎坷的文明車輪印記,那轍里清晰的金戈鐵馬,那古殿,那廳堂,那廟宇,那美妙絕倫的霓裳,那永不絕于耳破空的鐘聲,還有那無奈卻也割不斷的游子忠魂,讓我每每在凝神冥思的時候,心神激蕩,情思迷離……璀璨的`國之精粹,當我捧起你的時候,沉甸甸的如同捧起了中國五千年不朽的傳奇,傳我華夏之國學,只愿天下桃李春風……
國人國風
華夏之文化博大精神,從咿呀學語到后人為他刻下的碑銘,從黃帝手中斑駁的繩結,到你我今日鍵盤敲出的一言一句,從秦的天下同文到璀璨的中國驕傲,從混沌之初,從華夏一統,從漢字被發(fā)明的那一刻,就注定,這文字,這氣節(jié),這精神,這無比燦爛的華夏情節(jié),從此在世界最驕傲的地方,植根發(fā)芽……我們須真愛這份前輩傳給我們的氣節(jié)與精神,真愛這難得的恩賜,她不光是文字的表達,還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尊嚴,所以我站在這里,用我單薄的聲音,呼喚你,呼喚那永遠讓我仰望、永遠讓我飽含熱淚的國學情愫……五千年里前輩們的篇章曠古絕今,那傳達下來的,不單單是文字,更是對國學的執(zhí)著與信仰,是對國學的熱愛與刻在骨子里的中國情懷……火熱的青春里,若無緣在華夏文字的激蕩中遨游,遺憾莫名,恰同學少年,當不負這美麗的青蔥歲月……
仁者孝親
文化傳承的來來往往里,割不斷的是那份淳淳的情誼。懷胎養(yǎng)子,是母親的十月期盼與苦痛,白首雪須,是父親的殷殷教誨與皺紋,三尺講堂,是老師的盼鐵成鋼與等待。孝親尊師,是一種高尚的情操,是為人之根本,是立志之基石。若不懂得母親廚臺上的淚水,不懂得父親田埂上的呵斥,不懂得老師在燈光下的嘆息,我們該怎么樣去面對自己尚未明確的人生?
誠信友誼
朋友是心靈的傘,幫我抵擋驕陽與風雨,承擔我心中不曾言喻的傷,友誼是傘下的私密耳語,是我手掌心中你低落的淚滴,而誠信,則是我們一起前行的不竭動力……朋友,需要你我的鼓勵上路,需要你我攙扶的手,更需要你我懇切的叮嚀,有誠才有愛心,有信才有情義,若一生當中,不攜誠信陪伴,那注定是悲苦的終結。恰同學少年,珍惜身邊所有的人……
心存感恩
我感恩于天地生靈,他們賜予我的世界五彩斑斕,讓我心馳神往;我感恩于陽光,它賜予我溫暖,于是我在晴朗的天空下放聲歌唱;我感恩于親人,他們賜予我流淌的血液與思想,讓我飛翔;我感恩于師長,他們賜予我知識,讓我看的更遠更長;我感恩于朋友,他們賜予我關懷與信任的力量,讓我不再孤單心傷,我感恩于對手,他們賜予我動力,讓我不屈,讓我更加堅強;我感恩于失敗,他們教給我如何成功,如何驅離跌倒的頹喪,我感恩于痛苦,他們錘煉我的心智,讓我忘卻傷痕,且行且長(zhang);我感恩于你的感恩,這份感恩讓我心存感激與報答之情,在時光荏苒(ren ran)的歲月里,陪我走過春暖秋涼。恰同學少年,感恩的心,才能青春兩樣,馳騁四方……
仁義禮智信此為五常,更是國學之精粹,是華夏民族賴以光大的精神,古老的城墻,風干了萬里長河的滌蕩,卻不能風干恣蚊飽血的孝親風骨;恢宏的殿堂,遺落了千年歲月的鐵馬冰河,卻遺落不了立木為信的誓言;滄海桑田的戰(zhàn)場,隱去了多少戰(zhàn)戟與寧折不彎的櫻槍,卻隱不了投桃報李的感恩絕唱……恰同學少年,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關于八德的演講稿范文 篇3
在八年級思品課《難報三春暉》中心思想是孝敬父母,與新八德教育具有密切聯系,首先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孝敬父母是每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是一個人的一生健康成長的立身之本,不孝敬父母的人連起碼做人的資格都沒有,更談不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本框題要弄清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為什么要孝敬父母?課文從父母賦予我們生命,而且把含辛茹苦把我們養(yǎng)大成人,為家庭為我們付出很多,應當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這在中華傳統道德里就是孝道,就是倫理,就是天經地義的自然規(guī)律法則,《弟子規(guī)》就有“尊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為賢!遍h子騫等古圣先賢典故,反映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本框題要弄清第二個重要問題是怎樣孝敬父母的問題,這一問題教師可以結合《弟子規(guī)》中的入則孝進行教學,把古人孝敬歸納為尊親、弗辱、能養(yǎng)三個層次與“三養(yǎng)一心”結合起來,讓學生懂得孝敬父母謹身節(jié)用,分擔家務,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和生活壓力!耙沦F法,不貴華,上緣分,下稱家”我們在穿戴上不要追求時髦,花錢大手大腳,讓父母為難,能穿就行,上學或出門要去的地方是近路一定要自己走路或騎自行車,遠路能坐公共汽車,就不要坐出租車,在外吃飯要吃便宜的。能保證衛(wèi)生和吃飽飯就行。不要隨便吃零食,學習用品沒有完成還沒有壞一定要接著用,決不可扔掉浪費,為減輕父母的生活壓力,讓父母少受點累,在家要多為父母分擔家務,如幫助父母打掃室內外衛(wèi)生、洗衣服、買菜、洗碗、打洗腳水、照顧爺爺奶奶等。幫父母多做力所能及的活。讓學生懂得孝敬父母。從我們一來這個世間,父母的身心都操在我們身上,不管我們走到哪里,我們的好壞都牽動的父母的心,有一首《游子吟》詩說得好:“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薄兜茏右(guī)》說:“身上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彼,天冷了父母囑咐你要多蓋被子,出門要多穿衣服,免得受風寒生病,讓父母擔心;在學校要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不做壞事,不打架,不欺負同學,不暢談,不打游戲機,不做任何違紀違法的事等等,不讓父母為你操心;不與社會上不道德的人交往,不賭博,不喝酒,不吸煙。放學不在外面逗留,不去色情和網吧場所,晚上不外出,不做任何有損父母臉面?zhèn)轮凶尭改该尚。普天之下,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
這種創(chuàng)新教研模式可以推廣至全縣各校。除了與新“八德”教育中的“孝親”相融合外,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教學內容可以跟新“八德”教育的其余七個主題相融合即:九年級《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和《選擇希望人生》與“立志”;八年級上冊《老師伴我成長》與“尊師”;八年級上冊《同學·朋友》與“友學”;八年級上冊《心有他人天地寬》與“仁愛”;八年級上冊《誠信做人到永遠》與“誠信”;七年級下冊《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與“守法”;七年級下冊《做自尊自信的人》與“謹行”相融合。
總而言之,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強,人無法不立,國無法不治。把新“八德”教育貫穿于思品課教學中,可讓學領略到中華傳統文化魅力,不斷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以古圣先賢為榜樣,潛移默化,同時思品課教師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結合學生身邊社會實際和生活實際,以身作責,言傳身教,相信這樣的思品課必將能真正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發(fā)揮其所應有的德育功能,必將會對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提高產生積極影響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