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西游記的演講稿(通用6篇)
關于西游記的演講稿 篇1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在西游記中成長》。
古代四大名著歷久不衰,是漢語文學中不可多得的經(jīng)典作品。其中《西游記》是我們自兒時起就一直熟悉的作品,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敢愛敢恨的豬八戒,憨厚老實的沙僧,一心向佛的唐玄奘就是這樣走入了人們的視野。而在現(xiàn)實的成長中,不可多得的不是我們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超群,不是逐漸變得成熟穩(wěn)重,而是我們是否還如從前那樣敢愛敢恨?當我們兩三歲隨意透露我們的性情時,人們會笑說你的可愛,當我們六七歲時隨意透露我們的性情時,人們會說你很活潑,很真實,可是當現(xiàn)如今的我們再想如從前那般真實時,人們會說,瞧,他還嫩著呢。于是就這樣我們開始了成長,我們開始如人們所想那般變得老成,即便我們有再多的驚奇,再多的感嘆也要學會埋在心中。當我們看到如詩似畫的景象時,不再感嘆造物主的神奇,當我們面前放著我們喜愛的食物,也不再似兒時歡呼雀躍,我們學會了一個詞:無動于衷。我們學會了隱藏,隱藏起自己。我們變成了那個時而老實無言的沙僧。在一次一次成長的洗禮中,我們又變成了那個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就這樣,我們不僅成熟,還學會了看淡紅塵,成了那個無論怎樣都淡定自若的唐僧。成長,不可避免,無可逃避,只是在成長之后,別忘了,還要做回自己。
謝謝大家!
關于西游記的演講稿 篇2
親愛的: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電視版的《西游記》吧?那么你們對西游取經(jīng)團的印象如何呢?是不是覺得孫悟空忠心耿耿,豬悟能好吃懶做?還是覺得沙悟凈沒什么用,唐三藏是非不分?哈哈,其實并不是這樣,想知道為什么嗎?那就往下看吧。
取經(jīng)團的實力
不知你是不是覺得取經(jīng)團里就一個孫悟空厲害,其余的都是渣?可真正的事實是:豬八戒和沙悟凈可能比孫悟空還厲害。
大家應該還記得,在原著版的《西游記》的第十九回中,孫悟空為了教訓豬八戒,與它從二更時分直斗到東方發(fā)白,就是未拿下。據(jù)說最后還是豬八戒肚子餓了才敗下陣來。更何況豬八戒還是天上的二十萬水軍教頭,實力又會差嗎?
再說沙悟凈吧,原是天上的“卷簾大將”因失手打碎了琉璃盞而被貶下界來。然而大家知道“卷簾大將”是什么意思嗎?“卷簾大將”是負責保護黃帝的人,也就是貼身侍衛(wèi)。而“卷簾”二字,就是負責在黃帝上下馬車的時候將車門的簾子卷起來的。一個帶刀侍衛(wèi)天天在黃帝身邊保護他,這代表了什么,相信不用我說了吧。
所以呢,真正的西游記取經(jīng)團實力可不容小覷哦。
豬八戒的身份
豬八戒在大家心目中是什么樣的?好吃懶做、色膽包天、還是癡呆低俗?哈哈,在知道他的身份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不知大家可否記得,當年孫悟空是什么罪名?沒錯,大鬧天宮。然后就被壓在五行山下,還壓了五百年之久。而沙悟凈呢,失手打碎了琉璃盞,就被貶下界了,還受七日一次的飛劍穿心之苦。最后他們隨唐僧而去,看似沒什么,其實是受到利益的:孫悟空不必再被壓在山下,沙僧不必再忍受飛劍穿心之苦。而豬八戒呢?醉酒狂言,冒犯了嫦娥,就被貶下界了。然而除此之外還有什么嗎?你可能會說它不是變成了豬嗎?那只是豬八戒在投錯了胎,與懲罰無關。它跟唐僧西行有得到什么嗎?成了菩薩,受人尊敬?當年它當水軍教頭時一樣受人尊敬,那時它還能吃香的喝辣的呢。所以,我們有理由懷疑豬八戒是玉帝安插在取經(jīng)團中的“內奸”。更何況在西行中,豬八戒經(jīng)常讓唐僧念《緊箍咒》,甚至讓唐僧把悟空給趕走了!再加上前面說的豬八戒與孫悟空實力差不多,更加讓豬八戒坐實了“內奸”甚至是“暗殺”孫悟空的位子。
所以說,豬八戒的所作所為很可能是為了給“暗殺”做準備。
沙和尚的心機
大家看到題目肯定很奇怪,沙僧明明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淳樸”的,怎么會說他心機呢?哈哈,這你就不知道了,請你先想想,自打加入取經(jīng)團來,沙僧打死過幾次妖怪?幾乎每次沙僧打怪,看到孫悟空和豬八戒一來就把主戰(zhàn)場讓給他們。這不是大方,相反,沙僧在自己的心中打著“如意算盤”呢:“反正我也打過了,到頭來的好處也有我的一部份,現(xiàn)在這么努力干嘛?”正是這份心態(tài),西行的成果中,沙僧得到的最少——“金身羅漢”。按佛家的排行來算,佛第一,菩薩第二,羅漢第三。這還是因為牽馬有功。注意,這不是挑擔有功,而是牽馬有功,大家不要被電視劇所迷惑了。
關于西游記的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西游記》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不畏艱險、排除萬難、團結一致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作者吳承恩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團結一致最困難的任務也是可以完成的,最艱巨的路程也是可以走完的。
大家都知道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一路上利用火眼金晴識別妖怪,降妖除魔,保護師父。他還會七十二變,武藝高強,不斷突破各種障礙,為完成取經(jīng)任務立下汗馬功勞。豬八戒大腹便便的形象非?蓯,雖然他有貪財貪色貪吃偷懶等小毛病,但一碰到妖怪要傷害師傅時,他總是勇猛出擊,成為了孫悟空的好幫手。沙和尚忠誠憨厚、正氣凜然,在孫悟空水中降妖遇到困難時,依靠他的助陣,成功地制服了妖怪。唐僧雖然不會武功,但一直以慈悲為懷,并團結了三個徒弟,歷盡千辛萬苦,終取得了真經(jīng),功不可沒。
《西游記》的故事并不復雜,但意義深刻,看完以后回味無窮。吳承恩手法獨特,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動、鮮明。通過閱讀,特別讓我銘記以下道理:無論做人做事都需要樹立目標,并為這一個目標排除萬難,團結一心,努力奮斗!
關于西游記的演講稿 篇4
親愛的:
《西游記》這部經(jīng)典的文學名著,已經(jīng)在中國乃至世界上家喻戶曉了。我想不少文學家已經(jīng)發(fā)表過這部名著的言論了,所以我不想對這部名著的內容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只想對其中的人物談談自己的想法。
在其中,我最欣賞孫悟空的勇敢機智,豬八戒的情感真切,沙僧的任勞任怨,唐僧的善良待人。豬八戒是他們四師徒之中最讓讀者討厭的,可是我對他卻不這樣認為,他結合了大家的優(yōu)點,雖然他不夠孫悟空那么勇敢機智,但是他也會不停地運用一些自己的思維,在困難面前為大家出主意;雖然他沒有沙僧的任勞任怨,但是他在一路上仍然會幫助大家提東西;雖然他沒有唐僧的優(yōu)柔寡斷與善良,但是他也會動真情。
在生活中,像豬八戒特點的這種人好像是比較普遍的,但是也可以說是最少見的。為什么這么說呢?證據(jù)如下:
(一)在新世紀的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凡事都提倡“愛的教育”,無論對于小孩,年輕人還是成年人。小孩喜歡這樣的老師(當然外表除外),因為這種老師比較和藹,并且對外面的世界還是比較了解的(因為他以前是天蓬元帥,當然了解世事啦),交給大家很多課外知識,從他平時的言語中可以發(fā)現(xiàn)他是個比較幽默的人,那么就可以帶給大家很多歡樂。學生都是比較喜歡這樣的`老師,不是嗎?
(二)除了小孩以外,現(xiàn)代年輕人更喜歡這種人,他們總是動不動就說愛情,像豬八戒這種人就再合適不過了。豬八戒這種人對愛情有責任感,并且會用真心去愛別人,他不像孫悟空那么寡情薄意。他的真情能感動別人,所以更能取得別人的信賴。俗話說,想要別人愛你,首先就要學會去愛別人。豬八戒已經(jīng)學會了怎樣去愛人,所以他能獲得他人的愛。
(三)成年人也就包括年輕人、老人和中年人。他們同樣需要豬八戒這種人做家人或朋友,有責任心的人總是能取得別人的青睞與喜歡的。但是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有責任心的人嗎?答案沒有人會清楚。我想會比較少見吧,現(xiàn)代人總是希望別人對自己負責,卻沒有想過自己是否應該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豬八戒也許是個幽默、有責任心且值得信賴的人吧。這是我對他的印象。
關于西游記的演講稿 篇5
親愛的:
在演講正文之前我想問大家:“被重播次數(shù)最多的中國古典名著是哪部?”(西游記)沒錯,就是西游記,所以今天我就來談談這部被多次翻拍,多次重播的名著——《西游記》。
西游記的作者大家一定不陌生: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他生活在明代中葉,出生在一個由文職小官僚而淪落為小商人的家庭。他極好讀書,但常遭官府吏胥敲詐,對社會現(xiàn)實頗為不滿意。
《西游記》全書分為三大部分,前七回是全書引出下文的部分,在全書中尤為精彩,這部分安排孫悟空出場,交代清楚其出身、師承、能耐、性情;一邊通過孫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繪四境界風貌,建立一個三維四境界立體思維活動空間,這部分中如《大鬧天宮》等都是家喻戶曉的情節(jié)。八至十二回寫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去西天取經(jīng)緣由。十三至一百回寫師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沿途降妖伏魔,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到達西天,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的故事。
在這部名著中有一個人物——孫悟空,大家一定耳熟能詳,但大家知道嗎?吳承恩在創(chuàng)作這個角色時融入了不少民俗。吳承恩在任任新野知縣時,深居簡從,處處留心,耳濡目染了新野縣的民俗風情,尤其對新野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猴戲更是入耳入腦,了如指掌!段饔斡洝返谝换刂锌坍媽O悟空的前身——仙石的形態(tài),就是以新野現(xiàn)存的漢議事臺為背景。仙石的通體三維尺寸與漢議事臺的尺寸完全相同,可見吳承恩對新野的人情風貌多么熟悉。不僅如此,《西游記》中大量地運用了新野的方言,如新野人稱“餃子”為“扁食”,稱動物“不安靜”為“骨冗(rǒng )”等,此類方言在《西游記》中比比皆是,足見吳承恩對新野的民間習俗了解之深。也許,因為有了他對新野猴戲細致入微的觀察,有了新野猴戲中活龍活現(xiàn)的猴子情態(tài),才有了神話力作《西游記》中招人喜愛的猴王形象。
著名清代學者張書紳曾這樣評價:《西游記》一書,自始至終,皆言誠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學,并無半字涉于仙佛邪淫之事。或問《西游記》果為何書?曰實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
今日所講,希望大家能從中獲益,但更好的是親自去看一下原著,這對自己提高自身文學修養(yǎng),增長見識,有很大幫助。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
關于西游記的演講稿 篇6
各位聽眾:
大家好。感謝大家百忙之中帶著來聽我的演講。
很多人問我,靠什么才取得今天如此輝煌的成就,成為萬人崇拜的偶像。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不能不說說我的經(jīng)歷。
說實話,我的先天條件并不比在座各位的孩子好。眾所周知,我無父無母,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本來只是在花果山做王,但是我覺得花果山太小,沒有足夠的空間,于是我離開了花果山,去尋找更大的世界。之后大家也知道了,我闖天庭、游龍宮、上天堂、入地府,好好地開了眼界。多了,見識多了,最主要的是提高了自身的素質,但可惜太驕傲,于是敗在了如來手下。失敗的原因,還是見識不夠,否則怎么連如來這么強大的對手都敢輕視?所以,的秘訣之一就是“走出去”!去外面的世界!在廣闊的世界里,認清,提高自己,千萬不能做一只“井底之蛙”!
等我從五行山下出來,和師父去西天取經(jīng)便是我最主要的經(jīng)歷了。大家都知道我武藝高強,說句實話,那些妖精們也不弱呀!重要的是他們不但數(shù)量眾多,而且后臺強硬。面對這樣的對手,不光要有勇氣,其實,還需要一點好奇《西游記》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師徒四人每遇到一次磨難,克服困難戰(zhàn)勝對手不僅僅要靠武力,還要靠我們對這些妖魔鬼怪的底細的掌握和熟悉。他們是什么來頭?他們的武器有什么法力?用什么方式可以降得住他們?要弄清這許多問題,必須有極大的好奇心。我四處打探,不恥下問,不信的話,各位可以去問問土地公公,我打擾他的時候最多。所以,成功的秘訣之二就是: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去發(fā)現(xiàn)世界!這絕對不僅僅適用于科學家們。
不是我吹噓自己,觀音大士經(jīng)?湮衣斆,我?guī)煾敢彩鞘率露家揽恐。雖然他們也經(jīng)常批評教育我,但是,我知道,他們最看重我,于是我更知道,我是大師兄,我有義務也有能力去做好一切!他們懷疑我、否定我的時候,是我最痛苦的時候。遇到白骨精時,我撂挑子離開就不是因為那妖怪太厲害,而是因為師父不相信我。各位要堅信,你們的孩子都很聰明,都很優(yōu)秀,你們一定要多多他們。借此機會,我也感謝觀音大士和我的恩師,沒有他們的信任和鼓勵,我不會走完漫漫的取經(jīng)之路,雖然他們曾總是讓我“頭疼”。言歸正傳,成功的秘訣之三就是:愉快地接受表揚,正確地對待教育!
好了,我的法力尚淺,認識有限,言辭有不周之處,望各位見諒,同時也真誠我的這些話能給各位帶!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