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主題演講稿格式(精選3篇)
學習主題演講稿格式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們來自初一4班。
今天我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學習,貴在堅持》。
人的一生注定要伴隨著學習度過。我們既要學習生存技能,又要學習文化知識;既要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又要學習業(yè)務理論知識。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認不承認、自覺不自覺,人們無時不在努力學習著。
但學習態(tài)度的差異,決定了學習成就的大小。人們在學習方面,總是喜新厭舊——學了新知識丟了舊知識,不能達到專心、持之以恒的境地。例如,在一年之初,人們往往有著種種雄心勃勃的打算。然而,心理學家經調查發(fā)現(xiàn),有23%的愿望會在新年的第一周內成為泡影;有45%的愿望會在新年的第一月中宣告無望;有60%的愿望會在半年內以失敗告終。學習上也是這樣。許多同學在考試失利后,總愛狠命發(fā)誓:我一定好好學習,一定抓緊時間,一定要有計劃,一定要認真仔細……可到下一次考試時,卻很少能夠落實,上次所犯的錯誤這次依舊再錯……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一句非常有價值的話:"凡是好的態(tài)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為習慣。只有熟練到成了習慣,好的態(tài)度才能隨時隨地表現(xiàn)出來,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像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
要養(yǎng)成好習慣靠的就是堅持!學習要制定計劃,要注意積累,要勞逸結合,要注意方法,要落實具體的措施,要轉化成相應的習慣,必須要做到"堅持"二字!學習過程中即使跌倒了一百次,只要你能再站起來、大聲說:"我還要繼續(xù)那一百零一次!我相信一定會成功!"那么,你就是堅持到最后的大贏家!
今天,我們把"堅持"二字與同學們共勉,希望同學們能堅持"追求卓越"的三中精神,過好在學校的每一天!
初一4班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學習主題演講稿格式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中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國內外許多教學研究統(tǒng)計資料表明,對絕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學習的好壞,20%與智力因素相關,80%與非智力因素相關。而在信心、習慣、興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習慣又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業(yè)成績的重要保證,也是一個人成才的重要因素。一個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的人,往往一輩子平平庸庸。高中階段是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如果你想獲得好的學習成績,如果你想有效地利用時間,就需要不斷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高中階段同學門應該著力養(yǎng)成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第一、一心向學的習慣:
這種習慣一旦養(yǎng)成,你就會自動自覺地甚至不由自主地把萬事萬物都與學習聯(lián)系起來,你的感觀便會成為知識信息的掃描儀和接收器,你的大腦便會成為容納知識百川并且對其進行過濾、加工、再造的法寶。科學家巴斯德說:“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一心向學的頭腦便是有準備的頭腦。同樣是水壺,普通人燒出的是開水,而瓦特卻燒出了蒸汽機;同樣是手被草葉子拉破了,普通人只會想到埋怨草的無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魯班卻想到了發(fā)明鋸;同樣是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果農見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頓卻由此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造成這種差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因為瓦特、魯班、牛頓平時一心向學,所以,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他們靈感的火花。
第二、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
心理學專家曾有人做過對比研究:請來兩組知識能力大致相同的學生,讓第一組的同學邊聽故事邊做簡單的加法習題,而第二組也做同樣的兩件事,但是兩項內容分開進行。同樣的時間后,檢查加法題的成績,并請每個人復述聽過的故事。結果是:第一組習題與復述的錯誤率都明顯高于第二組。由此看來,一般人不可能同時高質量地做好兩項或兩項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時做,必然使每件事的質量都有所降低。同學們也可以做這樣一個實驗:左手右手各拿一支筆,一手畫圓兒,一手畫方,雙管齊下。其結果必然是圓也不圓,方也不方。古語“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專心致志,要做到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要致力于主攻方向不分神。就是在一定時期內緊緊圍繞主攻方向,安排學習內容,除學校組織和提倡的健康活動外,一切與主攻方向相悖的乃至不相關的勞神費時的事情都盡量不要涉足。二是全神貫注不溜號。上課時要全神貫注地聽講,做作業(yè)時聚精會神地思考。對于一切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能夠做到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第三、嚴格執(zhí)行學習計劃定時定量的學習習慣:
定時學習,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每天必須保證必要的學習時間,二是到了該學習的時候馬上學習。人腦也像機器一樣,功率是一定的,不可能在極短時間內把大量的學習內容輸入到大腦里去,因此,學習需要長流水不斷線,需要安排足夠的時間。一個人只要一日三餐,常年不斷,雖粗茶淡飯,也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如果饑一頓飽一頓,雖吃山珍海味,也難有好體格。與此相似,知識必須日積月累,才能武裝出聰明的頭腦,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必然事倍功半。俗話說:“不能一口吃個胖子”,“不能一鍬挖個井”,講的都是這個道理。因此說,定時學習是完成學習計劃的前提。
定量學習,包含三層意思:一是記憶先行,每天必須完成記憶任務,包括外語的單詞、語法,數(shù)理化的定理、定義、公式,語文的`字、詞、語法、修辭等等;二是必須完成作業(yè),把所學的課堂教學內容(包括例題和習題)弄懂弄通;三是復習領悟,使以前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在完成上述三項任務的情況下,可選擇做一些課外的數(shù)理化習題,做一些外語的閱讀與理解練習和聽力練習,進行語文的作文寫作訓練等等。
第四、認真思考的習慣:
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習質量,有利于培養(yǎng)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強人的發(fā)現(xiàn)、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能力。
養(yǎng)成認真思考的習慣,可以防止“讀死書”和“死讀書”,不僅能鑒別和選擇書籍,而且還能夠死書活讀。通過思考可以不斷解開疑團,激發(fā)靈感,從而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茖W家愛因斯坦,在整個科學生涯中,始終信奉“懷疑一切”這句格言。正是憑這種“懷疑一切”的精神,愛因斯坦提出了劃時代的“光量子”概念,創(chuàng)立了相對論。
學習主題演講稿格式 篇3
大家早上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奮學習》。
一段時間以來,我的內心一直很苦悶。為什么我總是不如別人,成績不如別人好,事情不如別人會干,反應不如別人靈敏,以致我認為自己是上帝遺忘的孩子。
大家都知道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在一八七七年開始發(fā)明電燈。這項試驗要達到滿意的程度,必須找到一種能燃燒到白熱的物質做燈絲,這種燈絲要經住熱度在二千度一千小時以上的燃燒。同時用法要簡單,價格要低廉。愛迪生先是用炭化物質做試驗,失敗后,又以金屬鉑與銥高熔點合金做燈絲試驗,還做過以優(yōu)質礦石和礦苗為燈絲的共一千六百種不同的試驗,結果都失敗了。直到最后找到碳化竹絲作燈絲,才終于成功。他的試驗筆記簿多達二百多本,共計四萬余頁,僅植物類的炭化試驗就達六千多種,先后經過三年的時間。他每天工作十八、九個小時。每天清早三、四點的時候,他才頭枕兩、三本書,躺在實驗用的桌子下面睡覺。有時他一天在凳子上睡三、四次,每次只半小時。
有人贊頌愛迪生是天才,愛迪生卻說:“哪里有天才,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從此,我不再苦悶,不再自卑。每天努力耕耘,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一分汗水,一分收獲。我的成績開始躥升,我也初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同學們,偉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的,一個再聰明的人,如果不努力,不下苦功,也將一事無成,但勤奮卻往往可以使本不聰明的人獲得成功。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