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風為話題的個人演講稿(通用3篇)
以家風為話題的個人演講稿 篇1
俗話說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yōu)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說到家風,我腦海里不禁涌現(xiàn)出爸爸媽媽用行動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還記得我剛剛進入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晚上回到家要開始寫作業(yè)的時候,坐在沙發(fā)上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的爸爸,一看到我到家了,馬上就把電視給關起來了,便拿起報紙看了起來。我有些不明白,便問爸爸:“爸爸,你為什么要把電視給關起來啊?”爸爸笑著對我說:“因為你要寫作業(yè)啊!边@短短的一句話還是掩蓋不住我的好奇心,爸爸看著那好奇的我,突然“噗嗤”一笑,然后對我說:“因為做一件事要專心致志,可不能三心二意。如果我在你寫作業(yè)的時候看電視,就會影響到你的做事效率還會讓你分心,不能讓你好好地把一件事認真地去完成。寶貝女兒,現(xiàn)在知道了嗎?”我重重地點了點頭,然后就去房間里認真地寫作業(yè)了。從那時候起,爸爸都在我寫作業(yè)的時候看書,看報紙。就因為爸爸的這種習慣也讓我學會了愛讀書,愛看報,書把我?guī)У搅酥R的海洋,讓我知道了書能使我陶冶情操,能帶我環(huán)游世界。
做人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用言語來告訴我這個道理,可是她卻用實際行動來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了出行時間,媽媽總會提前幾分鐘到,她對我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咱們。媽媽說:“寧叫我等天下人,休叫天下人等我。”于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媽媽,養(yǎng)成了守時的良好習慣。
“國有國法,家有家風。”這句話想必大家都已經(jīng)非常熟悉了吧!可是,一當有人問起來“家風是什么?”,很多人都會傻眼了。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風,必然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這是民族興旺發(fā)達的必要條件,是國家繁榮昌盛的必要條件。在咱們的成長道路上從未離開過父母的言傳身教,家風一直都在。家風不是一陣風,是精神寶庫,是家族的面貌,是家族的風氣!
家風是一盞燈,指引咱們走向正確的道路;家風是一艘船,把咱們帶到安全的彼岸;家風是一個良好的家風才會使社會安定,國家繁榮富強!
以家風為話題的個人演講稿 篇2
大家好,今天我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學習體驗。
在老師的教導下,在家長的幫助下,我在學好功課方面有一些體會。
課前要做準備,以免上課時因為找文具而分心,比如:上數(shù)學課時,要用三角板,又忘了準備,就導致分心或聽不懂。
很多同學上課走神是因為不知道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在一節(jié)課剛開始時,老師往往會提出這節(jié)課的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這時候同學們就可以把這些內(nèi)容記下來,然后帶著任務去聽課,這樣就比較不容易走神了。
每次在做作業(yè)之前,先認真審題,用筆把題目的要求、條件中的重要部分畫出來,以防止自己在做題的過程中走神出錯。
這就是我平時在學習中的體會,大家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或經(jīng)驗?希望我們可以常常在一起交流、溝通,使我們大家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以家風為話題的個人演講稿 篇3
親愛的教師、同學們: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朗朗上口的古詩同學們必定早就熟背于心了吧!盡管咱們都知道這是一首節(jié)省糧食的小詩,但是同學們你們平常節(jié)省過糧食嗎?節(jié)省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是在千百年后的今日,又有多少人真實做到了節(jié)省糧食呢?
因為近年來人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節(jié)省”這兩字現(xiàn)已逐漸被人們給淡忘了。我國人口很多,占國際人口的一半,依據(jù)前年的查詢,我國人口已高達15億人,如此很多的人口我國的耕地面積卻只占國際的百分之七。越來越多的地步正被很多的高樓大廈所替代。跟著農(nóng)人伯伯能播種的地越來越少,我國的糧食產(chǎn)量正在逐年減產(chǎn)。但是“節(jié)省糧食”的觀念卻沒有得到人們的注重。就拿校園吃午飯來舉例吧,我發(fā)現(xiàn)每次吃完飯后,一些回家把沒吃完的米飯隨手丟掉了,還有一些同學盛湯時十分不注意,常常把湯灑在外面。食堂每天倒掉的飯菜不可勝數(shù),久而久之這得形成多大的糟蹋啊!
節(jié)省糧食,從點滴開端。期望咱們從自己開端,從身邊人開端,節(jié)省糧食,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