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課演講稿(精選3篇)
初一政治課演講稿 篇1
傳統(tǒng),始終是一個民族怎么也繞不開的話題,時光的流沙透過層層篩孔,沉淀下一個群體的記憶。城市化進程的洪流下,越來越多的人為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精魂不再痛心疾首。“保護”,儼然成了主旋律。
然而我們所緊緊握住的,真的值得我們?nèi)绱撕馁M心力嗎?
平心而論,對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保護,已然逐漸深入社會的骨髓。在一干所謂“有識之士”的呼吁下,上至達官,下至布衣,莫不對傳統(tǒng)風俗充滿留戀。各地日漸興起的節(jié)日活動,各大電視臺花樣翻新的節(jié)日特別節(jié)目,所有的一切似乎昭示著傳統(tǒng)的“開元盛世”,然而一片熱鬧的背后,體現(xiàn)出的其實是文化的不自信。我們急于用那些甚至已經(jīng)消失在上一代人記憶中的習俗的形式,來裝點門面,做給別人看,當然也做給自己看,舶來文化的輪番轟炸下,我們害怕了,于是我們饑不擇食地在傳統(tǒng)中尋找養(yǎng)分,精致的,有毒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都攪成一鍋,“噼噼啪啪”熱熱鬧鬧,你也高興我也高興。管他呢!傳統(tǒng)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倒還時不時有幾個洋大人前來頂禮膜拜,更是唬得廣大群眾不亦樂乎,只不過吵得越兇,心里就越?jīng)]主見。這種文化保護的姿態(tài)很自然,也很合理,卻在某些人的推波助瀾之下,逐漸演變成一場又一場鬧劇。如今的文人,不論名氣大小,學識多寡,全都愛淌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渾水,你方唱罷我登場,一番指點,內(nèi)容無非就是“保護傳統(tǒng),傳承精神”云云,同樣的話題呈現(xiàn)在無數(shù)中學生的文章中,也不論是否真的懷念,反正幾筆對傳統(tǒng)的擔憂總是深刻的,閱卷老師就愛個思想深刻,到最后深刻到一塊兒去了。傳統(tǒng)成了媚俗的工具,節(jié)日成了經(jīng)濟的附庸。這種表面的繁華一直延續(xù),不僅僅是民間,官方尤甚。譬如一些地方政府開始在端午節(jié)舉行賽龍舟活動,看似搞得風生水起,有模有樣,留給人們的,也不過就是“熱鬧”二字罷了。主辦者賺了個盆滿缽滿,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說到底不過是跟著GDP走,明為推崇,實則利用,這實際上將大眾向浮華的方向引導,所謂的“保護成災”,大概就是這樣吧?又或者再找于丹、易中天之流上臺胡侃幾句傳統(tǒng)文化,也能忽悠一大片。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褻瀆。
我們真的應該放手了。實際上,對于傳統(tǒng)的人為破壞少之又少,為什么那些習俗仍在一天天離我們遠去?大聲疾呼的同時,又有誰真正意識到這一點?是我們的保護不夠有力嗎?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推而廣之,任何事物,只要失去其“理”,便不再有存在的價值。這表現(xiàn)為歷史的自然選擇,如同一艘船,乘客多了,就要適時扔下一些不必要的東西,不然船就會沉沒。人力、財力的投入,換來的仍是一年冷清過一年的春節(jié),所顯示的,正是這種必然。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卻要求人們還像農(nóng)業(yè)社會時那樣行為,只能是文化世界的海市蜃樓。精華也罷,糟粕也罷,絕非我輩所能妄加品評,但只要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就注定會被大眾拋棄,這種拋棄是無意識的,或迅猛,或緩和。所以再怎么緊緊抱住不放,也只能是勞民傷財,那倒不如放手。當然,我并非提倡完全自由放任,只是反對人為的過分干涉,無論是保護還是破壞,都有可能起反作用。在這個社會轉(zhuǎn)型期,我們面臨著太多的變革,以至于尚來不及接受。但無論如何,這一切并不會比竹簡到紙張的過渡相差多少。
這種變化已然開始深入,只要我們留心,就會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想法不過是杞人憂天。我們只看見春節(jié)越來越冷清,為什么看不見機場車站無數(shù)人辛苦奔行,只為求一票得骨血相聚?我們只看見端午不再掛艾蒲,不再賽龍舟,為什么聽不見屈平詞賦仍舊口口相傳?我們只看見中秋之月無人賞,為什么看不見萬戶人家團聚桌前,圓過天上的嬋娟?是的,我們還是我們,從未改變。這些才是真正的傳統(tǒng),值得一個民族永遠銘記的傳統(tǒng)。而那些亂七八糟的形式,就讓它們?nèi)グ桑撟叩目倸w是要走的,我們無力挽留,也無須挽留。
正如孫文先生的一句話:“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我想,讓我們試著放手吧!
初一政治課演講稿 篇2
許多的事情,總是在經(jīng)歷過以后才會懂得。一如感情,痛過了,才會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傻過了,才會懂得適時的堅持與放棄,在得到與失去中我們慢慢地認識自己。其實,生活并不需要這么些無謂的執(zhí)著,沒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學會放棄,生活會更容易。
學會放棄,在落淚以前轉(zhuǎn)身離去,留下簡單的背影;學會放棄,將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回憶;學會放棄,讓彼此都能有個更輕松的開始,遍體鱗傷的愛并不一定就刻骨銘心。這一程情深緣淺,走到今天,已經(jīng)不容易,輕輕地抽出手,說聲再見,真的很感謝,這一路上有你。曾說過愛你的,今天,仍是愛你。只是,愛你,卻不能與你在一起。一如愛那原野的火百合,愛她,卻不能攜她歸去。
每一份感情都很美,每一程相伴也都令人迷醉。是不能擁有的遺憾讓我們更感縫眷;是夜半無眠的思念讓我們更覺留戀。感情是一份沒有答案的問卷,苦苦的追尋并不能讓生活更圓滿。也許一點遺憾,一絲傷感,會讓這份答卷更雋永,也更久遠。
收拾起心情,繼續(xù)走吧,錯過花,你將收獲雨;錯過她,我才遇到了你。繼續(xù)走吧,你終將收獲自己的美麗。
一個永遠不想失去你的人,未必是愛你的人,未必對你忠心耿耿,有時只是這種腦袋不
清的強烈占有欲者,他們才會做出各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還如此理所當然。
在心中如果有“曾經(jīng)擁有就永遠不要失去”的偏執(zhí)狂與占有欲,越想要獲得愛的永久保證書,只會越走越偏離。
誰說喜歡一樣東西就一定要得到它。有時候,有些人,為了得到他喜歡的東西,殫精竭慮,費盡心機,更甚者可能會不擇手段,以至走向極端。也許他得到了他喜歡的東西,但是在他追逐的過程中,失去的東西也無法計算,他付出的代價是其得到的東西所無法彌補的。也許那代價是沉重的,直到最后才會被他發(fā)現(xiàn)罷了。其實喜歡一樣東西,不一定要得到它。
有時候為了強求一樣東西而令自己的身心都疲憊不堪,是很不劃算的。再者,有些東西是“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一旦你得到了它,日子一久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其實它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如果你再發(fā)現(xiàn)你失去的和放棄的東西更珍貴的時候,我想你一定會懊惱不已。所以也常有這樣的一句話“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是最好的。”所以當你喜歡一樣東西時,得到它并不是你最明智的選擇。
誰說喜歡一個人就一定要和他在一起。有時候,有些人,為了能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他們不惜使用“一哭二鬧三上吊”這種最原始的辦法,想以此挽留愛人。也許這留住了愛人的人,但是這卻留不住他的心。更有甚至,為了這而賠上了自己那年輕而又燦爛的生命,可能這會喚起愛人的回應吧,但是這也帶給了他更多的內(nèi)疚與自責,還有不安,從此快樂就會和他揮手告別。其實喜歡一個人,并不一定要和她在一起,雖然有人常說“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jīng)擁有”,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快樂。喜歡一個,最重要的是讓他快樂,因為他的喜怒哀樂都會牽動你的心緒。所以也有這樣一句話“你快樂,所以我快樂。”因此,當你喜歡一個人時,暗戀也不失為上策。
有一首歌這樣唱:“原來暗戀也很快樂,至少不會毫無選擇;”“為何從不覺得感情的事多難負荷,不想占有就不會太坎坷”:“不管你的心是誰的,我也不會受到挫折,只想做個安靜的過客。”所以,無論是喜歡一樣的東西也好,喜歡一個人也罷,與其讓自己負累,還不如放輕松地面對,即使有一天放棄或者離開,你也學會了平靜。
喜歡一樣東西,就要學會欣賞它,珍惜它,使它更彌足珍貴。
喜歡一個人,就要讓他快樂,讓他幸福,使那份感情更誠摯。如果你做不到,那你還是
放手吧,所以有時候,有些人,也要學會放棄,因為放棄也是一種美麗。
放棄很美!
初一政治課演講稿 篇3
各位家長:
您們好!我是初三(3)班的政治教師,我和3班的學生已經(jīng)相處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了,說心里話,我喜歡這些學生,我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這些學生學得更好。他們也用自己的努力獲得了更大的進步,在這次期中考試中,政治滿分70分,3班政治成績的平均分達到52。84分,上,56分的有18位,優(yōu)秀率35.3%,42分以上43人,合格率達到84.3%。這個成績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成果,我還會更加努力,幫助他們再進一步。
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我很關注我們現(xiàn)在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現(xiàn)在正在長身體,思想開放了,接受的新知識多了,萌發(fā)了很多新的念頭,比如戀愛或者叛逆,這些都是他們青春期的特點。不過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可能是來自學業(yè)上的影響,我們很多學生到了初中已經(jīng)很難適應初中的學習了,尤其是一次一次的考試失利,讓他們已經(jīng)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和信心。有一部分學生已經(jīng)變得不再在乎學習了,他們會覺得課堂的知識不屬于他們,他們在知識里找不到價值,他們于是尋找其他自身的價值,他們開始說話,搞小動作,玩游戲,看漫畫等等……這時候,我們的家長往往也會變得無助和無奈,覺得這是孩子自身的責任,這是學校的責任,但是卻很少想到大部分還是來自于家庭的原因。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點,我沒有辦法具體的說,但是有些道理卻是相通的,我想在這里與大家一起分享幾點。
一、用心陪伴你的孩子,運用身體語言觀察了解孩子的感受。如“父母這么做,你會覺得父母愛你呢?”
二、欣賞與鼓勵孩子,充滿期待,學會等待。及時肯定、強化孩子做的對的地方,對于孩子做不好的地方,少批評,少指責。
三、適度控制。讓孩子了解行為規(guī)范標準和不可逾越的底線。如:有一個學生天天睡覺。
四、多用正面語言引導,少用負面語言。如:不說“你怎么這么笨”,可以說成“你可以變得更聰明的”
我們聚在這里其實就是一個目的,使我們的孩子更快樂的成長,而這種快樂不僅僅是愉悅本身,還伴隨著成功,挫折,和堅持。我要感謝家長朋友對我工作的支持,體諒,其實老師的工作真的很辛苦,但是我們的心不苦,我相信用甜甜的心會最終收獲甜甜的果實。
初三,是人生很關鍵的一個時期。它是學生中考征程中的加油站。
從摸索的初一階段進入到初三,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后,有些同學一下子就放松下來,以為初三是初中三年里最輕松的一年,松懈了。其實不然,初三是一個起到承上啟下、銜接和扭轉(zhuǎn)作用的關鍵學期。比如:學生剛接觸物理還沒有形成物理思維,不會思考,成績不理想;各門學科進度加快,難度漸深問題;語文學科一如既往的積累問題,寫作水平的提高,現(xiàn)在中考作文和寫作占的比例越來越高,各種文體的閱讀能力等等;數(shù)學學科,數(shù)型結(jié)合,難度加大。學科多了顧此失彼等等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如果盲目松懈,會導致初三學期的學習失去方向性,從而影響中考成績,錯失進入重點高中的良機。
考試成績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學生在學習態(tài)度上是否端正、學習方法是否正確、以及對于主要知識點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其態(tài)度是最重要的,沒有端正的態(tài)度,何談技巧,何談方法,何談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初三對于成績來說,高層次的提高,和瘸腿學科的補差極為重要。如何提高,如何補差,對于此,我們建議家長可以通過多和學校老師聯(lián)系端正學習態(tài)度和行為。如:胡文景同學就勤學好問„
上了初三,發(fā)現(xiàn)孩子們變化很大,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身體上的,他們長高了,長大了,有的男孩還長了一些胡須,不過還是那么可愛。二是心理方面的,他們變得懂事了,但是也更有自己的想法,有時會叛逆了。很多孩子到了初三進入了青春期,心里動態(tài)會變多。有的孩子說“會莫名奇妙的生氣,以前不會這樣,在家也經(jīng)常和家長頂嘴,其實自己也很自責,不知道怎么辦,有的孩子說很煩躁,學不進去,也不愿意玩了,有的孩子會有早戀的前兆。。。。。。”種種事情,都是青春期表現(xiàn)。對于這些情況,不要責怪孩子,也不要給太大的壓力,應該耐心疏導,做心理工作,(調(diào)整心態(tài)和方法,調(diào)整期望值,多溝通,多和孩子溝通,多和老師溝通)
作為家長,首先要明白,孩子的智力基礎和品質(zhì)基礎是在家庭中奠定的,人的智力和品質(zhì)是在家庭的塑造下成型的,學校是接過這塊毛坯進行繼續(xù)加工的,在學校塑造和加工的全部過程中,離不開正確家庭教育的配合,倘若沒有良好,正確合理的家庭教育配合,再好的師資和學校都不可能產(chǎn)生好的教育效果。
學校的教育形式是群體性的教育 ,主要任務是以傳授知識為主體,老師負責幾十人的教學任務,所以學校不可能象父母那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把教的對象,集中在一個學生身上,無論從教育的時間和精力上來講,還是從教育的對象情感上來說,家庭教育占有特殊的優(yōu)勢作用和地位,其潛在能量是巨大的,開拓的前景是廣闊的。孩子在同樣的年齡 段里,同時走進學校,在同樣的班級里就讀,授課的時間是相同的,教 育環(huán)境是一致的,然而接受教育的效果則是區(qū)別很大的,這種原因并不在于學校教育質(zhì)量,而在于家庭教育的配合上。所以只強調(diào)學校教育質(zhì)量,而不檢查自己家庭教育的家長, 一定是不能認識到家庭教育是一項艱苦而又細致的長期教育工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人 的培養(yǎng)沒有幾十年的精心培養(yǎng)是成不了材的,靠 朝夕功是培養(yǎng)不出人材的,靠僥幸心理也是斷然培養(yǎng)不好孩子的。
不負責任的放任,不管不問,以及吃苦耐勞,樸實的品質(zhì)等,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塑造著孩子的性格。
最后對家長提幾點希望:
1、重視日常修養(yǎng),只有受過教育,才能關注教育。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
2、注重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3、樹立自己的威信,不 吹胡子 瞪眼、 擺架子,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 只顧自己吃喝玩樂,品質(zhì)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人是不會培養(yǎng)出好孩子的。你看看孩子的 課本,我們培養(yǎng)孩子的是什么,你的行為是什么?
4 、糾正孩子的關鍵性缺點時一定要注意考慮成熟,選擇最佳地點和時機。
5 、創(chuàng)造和睦、祥和、穩(wěn)定的家庭氣氛。一個成天吵架,問題成堆的家庭是無法教育好孩子的。
6、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huán)境,起碼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huán)境,不求高檔,但求 氛圍,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
羅羅嗦嗦講了這么多,耽誤了大家的時間。有講的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總之,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