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員練聲(通用9篇)
播音員練聲 篇1
Part1:口的開合練習
張嘴像打呵欠(打槽牙、挺軟額),閉嘴如啃蘋果(松下巴)。
注意:開口動作要柔和,兩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自然平放,經(jīng)常做這個練習可以克服口腔開度的問題哦~
Part2:咀嚼練習
張口咀嚼與閉口咀嚼結合進行,舌自然平放。練習時反復做哦~
Part3:雙唇練習
(1)雙唇閉攏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及左右打圈。
(2)雙唇打響
Part4:舌頭練習
(1)舌尖頂下齒,舌面逐漸上翹。
(2)舌尖在口腔里左右頂口腔壁,在門牙上下轉圈。
(3)舌尖伸出口外向前伸,向左右、向上下伸。
(4)舌在口腔內左右離起。
(5)舌尖的彈練,彈硬腭、彈口唇。
(6)舌尖與上齒齦接觸打響。
(7)舌根于軟腭接觸打響。
播音員練聲 篇2
對練聲的了解
練聲既不像一些人認為地那樣一無是處,也不是另一些人認為的靈丹妙藥。但它確有其極大的作用。對于成熟的播音員來說,練聲的作用在于喚醒發(fā)聲器官,保持聲音狀態(tài)。每一個人每天醒來之后,身上的各個器官都是漸次蘇醒的,人在剛睡醒的時候,勢必從事不了過于激烈的運動,因為身體并不在最積極的狀態(tài)。聲帶也是一樣,所以通過練聲,對聲帶進行喚醒,有助于一天都保持一個良好的聲音狀態(tài)。對于初學者來說,練聲的作用在于鞏固正確的用聲方式,同時對聲音起到一定程度的美化作用。要注意的是,這里說的美化,絕不是改變一個人的聲音。一些初學者總是希冀通過練習達到某一種聲音,這樣的說法是缺乏科學依據(jù)的。
人的語音由四要素組成:音高、音長、音強、音質。音質就是一個人的音色,是一個人之所以區(qū)別于他人的聲音特征,除了進行外科手術之外,它是無法改變的,因為它是由聲帶的長短、厚薄、寬窄來決定的,它是“天賦”的。所以有人說播音專業(yè)“三分在練習,七分在天賦”并非沒有道理。這也是很多練聲無用論者的一個“論據(jù)”。然而他們卻忽視了,語音四要素當中,另外三個要素音高、音長、音強卻是完全能夠通過練習去改善的。聲音作為語言表達的載體,并不是非得要“天籟之音”,關鍵是要有聲音彈性,這樣才能能承載感情,我國播音界許多優(yōu)秀的播音員本身的音質并不是太好,但是卻播出了無數(shù)膾炙人口、感人至深的作品,他們的語言表達應當是我們學習和模仿的楷模,而絕不是聲音。
播音員練聲 篇3
第一階段:未曾出聲先練氣。
研究資料表明人在正常情況下,每分鐘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過程約3、4秒鐘,而演唱時,有時一口氣要延長十幾秒,甚至更長,而且吸氣時間短,呼出時間長,必須掌握將氣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領,所以要先做深吸慢呼氣息控制延長練習,其要領是先學會“蓄氣”,先壓一下氣,把廢氣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間隙像“聞花”一樣,自然松暢地輕輕吸,吸的要飽,然后氣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氣像細水長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勻,控制時間越長越好,反復練習4—6次。
第二階段:氣、聲、字的練習。
播音主持人練聲不同于演員歌手,所以不要急于求成,尤其是不要急著喊高音,猛喊甚至瞎喊亂喊,往往是事與愿違的。因此,播音主持人在喊嗓練聲時,有意地先練氣息而不急于發(fā)聲,有利于發(fā)聲練習,通過一個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能取得良好的聲音效果。
第三階段,還是不要急于爬音階喊高音,而從氣、聲、字結合練起。
這三者關系應排成這樣一個順序,氣為音服務,音為腔服務,腔為字服務,字為詞服務,詞為情服務。從這個順序中,我們可以看到字的位置居于中心,前面牽著“音”和“腔”,后面連著“詞”與“情”。當中一塌,滿盤皆輸。字音的真切,決定著聲音的圓潤,“以字行腔”正是這個理兒。在喊嗓練聲中的字、音、氣的關系,應是托足了“氣”,找準了“音”,咬真了“字”。具體方法是用漢語拼音的方法把字頭、字腹、字尾放大放緩,以字練聲,然后加快,同時練嘴皮子和唇齒牙舌喉的靈活性。
播音員練聲 篇4
從自然音區(qū)練起,自然音區(qū)是指不太用力就能唱出的音區(qū),是人聲中最自如最富有色彩的聲音,一般不超過八度,一般男女中音從低音量到中音降7,男女中音從2到高音1。
等到自然音區(qū)的音逐漸鞏固之后,就應該將唱這些音時圓潤、明亮、柔和的色彩和發(fā)聲的自如性,移到鄰近的高的和低的音上面去,當這樣的音的數(shù)量逐漸增加時,就使我們的音域逐漸擴大,并使整個音域統(tǒng)一、均勻。唱高音和低音時,都能運用自如。
如果不按從自然音區(qū)開始的方法進行練習,在自然音區(qū)的音還沒有唱好,沒有呼吸基礎時就開始唱高音和低音,那么聲音上就會產生一些毛病,有的人唱起歌來聲音分成兩節(jié),或者高音發(fā)緊、發(fā)尖;低音壓和發(fā)啞等待現(xiàn)象,就是由于自然音區(qū)的音沒有基礎時練唱高低音的結果。
對已經(jīng)擔任演唱工作的同志,每天抽空做一些自然音區(qū)的練習,對統(tǒng)一聲區(qū)并使發(fā)聲自如,都有很大益處。
播音員練聲 篇5
學生在學習聲樂時,由于各種原因,養(yǎng)成不良歌唱習慣,久之形成病聲。病聲糾正是每個聲樂教師都不能回避的問題。
病聲大致分為二類,第一類是以前訓練方法不得當,破壞了嗓音機能。常見的情況是:1)喉頭開得過大,聲帶閉合不好;2)過分擠壓喉頭,發(fā)出擠音、卡音。第二類是到二三年級以后,突然發(fā)生音唱不準。這種現(xiàn)象往往伴隨著曲目難度的提高而愈來愈頻繁。
無論是喉頭開得過大,還是擠壓喉頭,說到底都是氣息不好造成的。由于氣息不好,找不到正確的支點,就只能用嗓子著力。在訓練中如果不注意氣息,開也罷,閉也罷,最終只能舍本求末,越練越錯以至不能自拔,呼吸作為動力,氣息沖擊聲帶發(fā)出聲音,經(jīng)過共鳴腔體擴大和美化形成動聽歌聲——任何一個受過聲樂訓練的人都懂這些基本聲樂理論。
但如何引導學生正確掌握這些理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要的是加強氣息訓練,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呼吸方法。
保持在吸氣的狀態(tài)下唱歌:氣息吸在腰帶的周圍,要練習保持氣息、控制吸氣的速度,簡言之:全身放松,口鼻同時緩緩吸氣,稍稍保持一會兒,均勻地呼出,然后再放松。這些說起來簡單,學生要經(jīng)常練習,反復體會、實踐,最終成為他們的下意識動作。其次,用u母音開始練聲。使用u母音的好處是它容易使氣束集中,便于協(xié)調氣息和共鳴腔體之間的關系。在u母音練習好的基礎上再開發(fā)其它母音,這樣使得學生易于掌握正確的發(fā)聲方法。
在練聲中,開始用三度或五度的練聲曲,由淺入深,逐步使學生在學習發(fā)聲技巧的同時克服心理障礙,樹立起歌唱的信心。還可以開始用半聲方法練聲,讓每一個聲音都控制在氣息的狀態(tài)下發(fā)聲,由于這些學生歌唱機能都受過不同程度的腋壞,如放聲歌唱的話,勢必難于擺脫以前錯誤的發(fā)聲方法,實際上,半聲與全聲的區(qū)別只是氣息量大小的問題,發(fā)聲方法是一樣的。半聲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習正確的發(fā)聲方法,對聲音控制和學習演唱高難度技巧的曲目也有十分的好處。1997年5月,美國馬里蘭大學藝術系主任b.carmen教授在中國音樂學院講學時介紹了她的練聲方法,他的練聲法就是半聲練聲法。按上面談到的方法循序漸進,使學生逐步去掉了開喉頭和擠喉頭的錯誤發(fā)聲方法,學會了正確地歌唱。有個聲音只剩下三個半音的學生,曾經(jīng)被一些聲樂名家判了“死刑”。經(jīng)過二年的訓練后,就能夠演唱較難曲目并順利畢業(yè)。
對于第二類病聲問題:主要是氣息控制的不好(天生音不準的人是進不了音樂學院的)。氣息過猛,聲音就會偏高;氣息沒保持住,音往往偏低。通常這些學生使用氣息都不均勻,搖擺不定,因此,他們何時聲音偏高何是聲音偏低無規(guī)律可循,對這類學生,除了加強氣息訓練外,還要在曲目的選擇上下功夫。音樂學院聲樂專業(yè)學生演唱的曲目大致可分為詠嘆調和藝術歌曲。詠嘆調往往聲音色彩豐富,力度變化很大。藝術歌曲為了表現(xiàn)詩的意境則更多地強調聲音的控制,其力度變化較平緩。有些教師在教學中,片面地追求演唱效果,將學生演唱曲目安排的重頭放在詠嘆調上,忽視藝術歌曲的訓練。正是由于這點,有些學生過于追求聲音的力度,又沒注意呼吸,便出現(xiàn)音不準的現(xiàn)象。這就要從一些歌詞不是特別密集的藝術歌曲開始。如舒伯特的《西爾維亞》,《圖勒王》,勃拉姆斯的《薩福頌》,中國古曲《陽關三疊》、《思鄉(xiāng)》等。
另外要讓她們準確地理解歌詞的內容,然后啟發(fā)她們盡力去想象歌唱的感覺有意識半聲、柔美地歌唱,直到達到要求再放聲歌唱。這是低聲吟唱法,就象低聲吟詩一樣。到三年級,再加大藝術歌曲曲目的難度,這樣的曲目有:勃拉姆斯的《五月之夜》,福列的《在水邊》、《月光》等。這時也可以上套曲,如舒曼的《婦女戀愛與生活》。演唱藝術歌曲還有一個好處,由于藝術歌曲與鋼琴伴奏密不可分,變化音比較多,經(jīng)常轉調,學生必須熟記鋼琴伴奏的旋律、和聲結構。,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了音樂的線條,學會了均勻地分配氣息量,而且無形中提高了他們的試唱練耳水平,一舉兩得。通過大量有選擇的藝術歌曲的訓練,學生大都能解決音唱不準的問題,到畢業(yè)時,他們的演唱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無論是高難度的詠嘆調還是各種不同風格的藝術歌曲,都能高質量地完成。
播音員練聲 篇6
1.練聲的時間和地點
一般都認為早晨練聲比較好,實際上練聲時間的選擇和練聲效果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只要能把它作為正常作息安排的一部分,天天去練,不間斷就可以了。如果早晨剛睡醒,先別急于練聲,更不要做完劇烈運動后練聲,這兩種情況對于聲帶有損害。對于初學者來說,練聲時間盡量短一些,比如說每次15到20分鐘就可以了;次數(shù)可以多幾次,每天練上2到3次為好,逐漸地隨著嗓子承受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步加強時間和減少次數(shù)。
地點選擇在較為安靜的地方,初學者可以找個有墻面的地方,面對墻面練習。天氣不好氣溫比較低的時候,應該選擇在適當?shù)氖覂葓龅鼐毬暋?/p>
2.練聲狀態(tài)和情緒
練聲狀態(tài)是積極主動的,但不是急于求成的。每個人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來確定每次練聲要解決的問題。但是每一個時期,最好是有意識地解決一個、兩個存在的主要問題,千萬不要貪多。情緒上,暗示自己的聲音很動聽,練聲是為了愉悅自己,是為了感染受眾,保持興奮、輕松的心情。練聲時帶面小鏡子,一來隨時觀察發(fā)聲器官的位置,二來作為電視播音員或者是節(jié)目主持人,還需要進行面部表情的練習。
3.練聲順序與內容
(1)熱身運動:氣泡音和口部操。
(2)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胸腹聯(lián)合式呼吸法?梢赃x擇發(fā)單元音的延長音和數(shù)數(shù)練習氣息。發(fā)聲時從中聲區(qū),也就是自己習慣的發(fā)聲區(qū)域開始。作為基本練聲階段,慢慢地向高向低進行擴展,速度不宜過快,力度不宜過強,氣息要求飽滿穩(wěn)實有依托,共鳴點要求要適中,共鳴要集中。整個練聲過程以及每一次練聲,都應該由中到高,由中到低,由弱漸強,特別要注意聲音高強以及低弱的時候氣息的控制。
(3)練習字詞和繞口令。內容要針對每一個人自己的情況,去解決聲母發(fā)音部位或者是發(fā)音方法上存在的毛病。解決韻母發(fā)音的時候,舌位的高低前后、唇形的圓展以及字調調值上存在的問題,需要經(jīng)過長期反復的練習以改變發(fā)音器官的反應習慣,建立正確的習慣。
(4)練習帶有一定感情色彩的片斷或短文。結合不同感情色彩的內容,以情帶聲、聲情并茂地播讀,體會情、聲、氣的結合。
播音員練聲 篇7
第一階段:未曾出聲先練氣研究資料表明人在正常情況下,每分鐘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過程約3、4秒鐘,而演唱時,有時一口氣要延長十幾秒,甚至更長,而且吸氣時間短,呼出時間長,必須掌握將氣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領,所以要先做:
(一)“深吸慢呼氣息控制延長練習”。
其要領是:先學會“蓄氣”,先壓一下氣,把廢氣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間隙像“聞花”一樣,自然松暢地輕輕吸,吸的要飽,然后氣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氣像細水長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勻,控制時間越長越好,反復練習4—6次。
(二)“深吸慢呼數(shù)字練習”
我們把第一步驟稱為“吸提推送’,“吸提”的氣息向里向,“推送”的氣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時做氣息延長練習。我們推薦三種練法:
A.數(shù)數(shù)練習:“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時輕聲快速地數(shù)數(shù)字“12345678910”,——口氣反復數(shù),數(shù)到這口氣氣盡為止,看你能反復數(shù)多少次。
B.“數(shù)棗”練習:“吸提”同 前。在“推送”同時輕聲:“出 東門過大橋,大橋底下一樹棗,拿竹竿去打棗,青的多紅的少 (吸足氣)一個棗兩個棗三個棗 四個棗五個……這口氣氣盡為止,看你能數(shù)多少個棗。反復4—6次。
C.“數(shù)葫蘆”練習:“吸提” 同前。在“推送”同時輕聲念:“金葫蘆,銀葫蘆,一口氣數(shù)不了24個葫蘆(吸足氣)一個葫蘆二個葫蘆三個葫蘆……”,這口氣氣盡為止,反復4—6次。
數(shù)數(shù)字、“數(shù)棗”、“數(shù)葫蘆”控制氣息,使其越練控制越,千萬不要跑氣。開始腹部會出現(xiàn)酸痛,練過一段時間,則會自覺大有進步。
(三)“深吸慢呼長音練習”
經(jīng)過氣息練習,聲音開始逐步加入。這一練習仍是練氣為主,發(fā)聲為輔,在推送同時擇一中低音區(qū),輕輕地男生發(fā)“啊”音(“大嗓”發(fā)“啊”是外送與練氣相順),女生發(fā)“咿”音(“小嗓”咿”是外送)。一口氣托住,聲音出口呈圓柱型波浪式推進,能拉多長拉多長,反復練習。
(四)“托氣斷音練習”
這是聲、氣各半練習。雙手插腰或護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氣到額咽處沖出同時發(fā)聲,聲音以中低音為主,有彈性,腹部及橫膈膜利用伸縮力同時彈出,我們介紹三種練習:
A.一口氣托住,嘴里發(fā)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復)到這口氣將盡時發(fā)出“嘭一啪”的斷音。反復4—6次。
B.一口氣繃足,先慢,后快地發(fā)出“哈工哈)—(反復)(加快)哈,哈,哈……”鍛煉有進發(fā)爆發(fā)力的斷音,演唱中的“哈哈…”大笑、“啊哈”、“啊咳”常用。
C.一口氣繃足,先慢后快地發(fā)出“嘿—厚、嘿—厚”(反復逐漸加快)“嘿厚,嘿厚……”加快到氣力不支為止,反復練習。
經(jīng)過這一階段練習,氣為聲之本,氣為聲之帥的氣息,已基本飽滿,“容氣之所”已基本興奮、活躍起來,而聲音一直處于醞釀、保護之中,在此基礎上即可開始準備聲音練習了。
播音員練聲 篇8
氣息
其實,對氣息的認識對于學習播音主持專業(yè)的學生來說這里的東西是不能夠使其學到真正控制呼吸的方法,僅提供參考與對照的依據(jù),換句話說,我們只有在自己找到自己認為的胸腹聯(lián)合式呼吸法的感覺之后將這種感覺與書上的正確理論進行對比,檢驗自己的感覺,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
我們主要來說說實用的能體會到正確呼吸方法的辦法,我們只有在體會到正確方法知道才能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地練習,將這共感覺固定住。
方法一:這個練習要兩人進行,兩人同相,練習人在前輔助人在后,后者將雙手放到前者后腰處,稍微用力,用雙掌按壓其后腰部。這時,練習人用腰部力量緩慢的將按壓在腰部的雙手推開,注意,一定要將注意力集中在用力部位并且記住這個位置肌肉運動的感覺,同時動作一定要慢,反復進行練習。在單人作次練習時,雙手在背部交叉即左手摸后腰右部,右手摸后腰左部,同時肩部放松。
方法二:這種方法是在一的基礎上進行練習的,在保持住后腰撐開的感覺后作此練習。
○1.保持興奮的精神狀態(tài)
○2.面部保持微笑
○3.在緩慢的僅用鼻子吸氣的同時打開眉心與撐開后腰
○4.重復上一步,但是將用鼻子進氣改為口鼻同時進氣,
注意:及其過程一定要慢,感受氣息從眉心、鼻子、口三點流入撐開的后腰。
以上方法可以比較容易的幫助我們找到吸氣的感覺,但是我們要知道,這僅僅是第一步,我們所說的胸腹聯(lián)合式呼吸法更重要的部分式呼氣,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呼吸橫隔膜的一升一降的過程中來完成的。
吸氣時,隨著氣息從口鼻同時進入到胸腔、腹腔,從上至下的流入,迫使橫隔膜下降,使我們能夠吸入更多的空氣。
呼氣時,狀態(tài)正好與吸氣時是相反的,橫隔膜上抬,使氣息被壓出口。
播音員練聲 篇9
播音主持基本功訓練
1、唇舌綜合練習 第一,經(jīng)常做口部操,讓咬字器官做“熱身”活動:
(1)雙唇練習。雙唇閉攏,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運動,及向左、向右饒圈。
(2)舌的練習。舌尖伸出口外,向前、向左右、向上下伸;舌尖頂下齒,上齒刮舌面,同時通過舌面頂起把口腔撐開;舌尖在口內頂左右口腔壁;閉口,舌尖在門牙上下轉圈。
(3)牙關開合練習。做夸張的“啃蘋果” 動作,及上下頜用力咬合的“咀嚼”動作。 第二,選擇一些發(fā)音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的混編兩字詞及饒口令做練習。練習時不要圖速度快,而是要求發(fā)音正確、清楚、靈活。如齊齒呼與撮口呼的混合練習、合口呼的連續(xù)發(fā)音練習:
1、經(jīng)濟紀律、天氣預報、利欲熏心、囤積居奇、里約熱內盧、連續(xù)劇、人大會 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剛果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 兩字詞的練習,根據(jù)聲母不同的發(fā)音部位可以分別鍛煉雙唇或舌的各個著力點的力量:
2、八百標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邊跑,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雙唇)
3、巴老爺有八十八棵芭蕉樹,來了八十八個把式要在巴老爺八十八棵芭蕉樹下住。巴老爺拔了八十八棵芭蕉樹,不讓八十八個把式在八十八棵芭蕉樹下住。八十八個把式燒了八十八棵芭蕉樹,巴老爺在八十八棵樹邊哭。(鍛煉唇力)
4、門口吊刀,刀倒吊著。……(反復說,鍛煉舌的頂力)
5、門前有四輛四輪大馬車,你愛拉哪兩輛就拉哪兩輛,拉兩輛,留兩輛。……(反復說后兩句,鍛煉舌的彈力和靈活)
6、哥跨瓜筐過寬溝,快過寬溝觀怪狗,光顧觀狗瓜筐扣,瓜滾筐空哥怪狗。(鍛煉舌根的力量和靈活)
7、長蟲圍著磚堆轉,轉完了磚堆鉆磚堆。……(反復說,鍛煉舌尖的靈活)
8、山前有個嚴圓眼,山后有個閻演員,倆人山前來比眼,不知是嚴圓眼比閻演員的眼圓,還是閻演員比嚴圓眼的圓眼。(鍛煉唇的展撮靈活)
9、西關村種冬瓜,東關村種西瓜,西關村夸東關村的西瓜大,東關村夸西關村的大冬瓜,西關村教東關村的人種冬瓜,東關村教西關村的人種西瓜。冬瓜大,西瓜大,兩個村的瓜作個個大。
10、粉紅墻上畫鳳凰,鳳凰畫在粉紅墻。 紅鳳凰、粉鳳凰,紅粉鳳凰花鳳凰。(鍛煉口腔開合)
11、咱倆比“嘴功”
甲:今天,咱倆比比“嘴功”,我有來言,你有去語。
乙:可以,我如果說“大”,那你就得說“多”。
甲:我要是說“順”,那你就得說“和”。
乙:好!“大、多、順、和”四個字。你先說“大”,開始——
甲:(由慢到快)元旦喜氣大國家變化大,北京開人大規(guī)劃真宏大,工程氣派大,投入大效益大,上班干勁大下班樂趣大,學習勁頭大唱歌嗓門大,生活改善大飯菜香味大,魚大蝦大蛋大雞大碟子也大碗也大,油水大胃口大,大張嘴嘴張大,少見女人大肚子卻常見男人的肚子大——
乙:你那是啤酒肚子啊,還是少喝點兒吧!且聽我說“多”——新年歡樂多四方喜訊多,城市發(fā)展多農村建設多,機械多水利多,化肥多良種多,綠化糧食多,現(xiàn)在是,能人多強人多新星多新秀多,大經(jīng)理多企業(yè)家多,博士多碩士多教師多專家多,做學問的人多做生意的人更多,讀書的多不讀書的也多,考托福的多烤羊肉串的也多——
甲:(快接)吃羊肉串兒的更多!你聽我講“順”——同心同德者順哉,順者同心同心者順,騰飛的中華百業(yè)待順,政治要理順經(jīng)濟要理順,思想要理順文化要理順,方方面面都要理順,工業(yè)順農業(yè)順國防順科技順,交通順道路順建設順改革順,黨的領導要順思想工作要順,對內政策要順對外關系要順,十三億兩千萬人民心和氣順! 乙:安定團結者和也,和者團結團結者和,單手為分聯(lián)手為和,改革的中國首先得和,黨政要和干群要和,新老要和中青要和軍民要和官兵要和領導班子特別要和。中央和省市和地方和地區(qū)和,工農和城鄉(xiāng)和學校和工廠和,家庭和鄰里和兄弟和姐妹和,你和我和他也和。海峽兩岸要和,中國同各民主黨派要和,漢滿蒙回藏五十六個民族要和上加和,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祖國需要和必須和只能和不能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