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導(dǎo)游詞(通用5篇)
三峽導(dǎo)游詞 篇1
歡迎大家來到三峽旅游團,我們今天要去的是三峽中的巫峽,也就是古代漁人傳唱的“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現(xiàn)在是秋高氣爽的早晨,我們能看到兩岸的紅葉都蒙著一層薄薄的霜,林石間飄渺著隱隱霧氣,因而樹林更顯清幽,山澗則更為寂靜。雖然現(xiàn)在是深秋,但在多年前的此時,山谷中;厥幹澈锏镍Q叫聲,接連不斷,凄涼哀婉,令人深感秋季的蕭瑟,因而有了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到了三峽,就不得不說這里的山,它有泰山的雄偉,黃山的奇峻,香山的秀麗,F(xiàn)在我們放眼望去。兩岸是連綿不斷的高山,靈巧地將太陽遮了起來,幽暗中山的輪廓若隱若現(xiàn)。據(jù)說只有在正午與午夜時分,才能看見太陽與月亮。在那極高的山峰之上,古樹參天怪石嶙峋。山澗之間拉下一條白緞,急流沖蕩而下,我們能感到臉上都蒙著一層水氣。在此青山綠水,叢林蒼翠之中,江上泛舟點點,別具一番詩情畫意。
三峽的水沒有西湖之靜,亦沒有長江的濁,卻變換多姿。夏天的時候,江河水漲,將一個個小山包與墨綠的江水連為一體。每當此時,來往的船只都不能航行。但三峽水流之快是無人能比的。傳說古代帝王有急事宣召,便令人早上從白帝城出發(fā),夜晚就到了江陵。這其間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你乘千里快馬,駕飛騰的風(fēng),也趕不上三峽水流的速度。
若是在春天與冬天,這里又是另一番風(fēng)情,它不象桃花潭那般煙雨朦朧,確是白色急流不住地回旋,莽莽蒼蒼。碧綠的水潭映照著一草一木,悠悠地流淌。
在這樣的山水之中置身于三峽之中,我們每個人都回感到亦真亦幻,似處在一幅美倫美奐的名家山水畫中,思緒不斷起伏,不禁讓人吟起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這次三峽之旅就在古代文人對三峽的翩翩情思中結(jié)束。
三峽導(dǎo)游詞 篇2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長江三峽旅游觀光。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它發(fā)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脈的西南側(cè),流經(jīng)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11個省市。納百川千流,自西向東,橫貫中國腹地,最后注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是僅次于南美亞馬遜和剛果河的世界第三大河流,它孕育了中華民族古老文明,更與山融合而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峽谷——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jié)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guān),由雄偉壯觀的瞿塘峽、幽深秀麗的巫峽和灘多水急的西陵峽組成,全長193公里。瞿塘峽以雄著稱,西起重慶奉節(jié)白帝城,東至大溪鎮(zhèn),峽長雖然只有短短的8千米,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卻有著“西控巴蜀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群山”之勢。接著就是以秀出名的巫峽,巫峽因巫山而出名,西起重慶巫山城東的大寧河口,東至湖北巴東縣的官渡口,是三峽中的唯一一個地跨兩省市的峽谷,全長45公里。船在巫峽中行,時而大山當前,時而峰回路轉(zhuǎn),“山窮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無疑是它最好的寫照。所以有人把巫峽比喻作一條“迂回曲折的山水畫廊”。最后經(jīng)過一段山舒水緩的寬谷地帶,我們便來到西陵峽。風(fēng)光綺麗的西陵峽,西起秭歸縣香溪河口,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guān),全長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也就是現(xiàn)在的宜昌市的西邊,故稱西陵峽。西陵峽以“險”出名,以“奇”著稱,奇險化為西陵峽的壯美。
相信大家必定聽說過這幾句詩:“朝發(fā)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膾炙人口的詩句,正是來源于詩仙李白的名作《朝發(fā)白帝城》,而這里所說的白帝城,正是我們今天所參觀第一個景點。位于長江北岸的白帝城,原名紫陽城,它是新莽時期公孫述割據(jù)四川之際建筑的,因為傳說城中有井,井中白霧騰空,其形狀宛如一條白龍,直沖九霄,于是公孫述自稱白帝,城也改名白帝城。三峽工程蓄水后,水將淹沒至半山腰,形成水霧繚繞,仙山瓊閣搬的仙境。
說到這個三峽工程,全名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是一座治理和開發(fā)長江的關(guān)鍵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發(fā)電和航運等綜合效益。建成的三峽大壩壩高185米,蓄水位為175米,年發(fā)電量達847億千瓦時,是新中國最偉大的工程。
好了,我們即將靠岸了,請大家跟我一起去近距離欣賞白帝城的美。
三峽導(dǎo)游詞 篇3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我是本次“夏之旅”第二站三峽導(dǎo)游—廖雪瑤,我們第二站參觀的是宜昌三峽,說起三峽,大家都知道,可有多少人了解呢?現(xiàn)在我們就去了解一下吧!
在我身后的是“三峽風(fēng)情園”,它是由松鳴谷、馬場、水族館……組成的,由于時間緊迫,我們就只參觀松鳴谷。
松鳴谷現(xiàn)有鳥類100多種,比如有鴿子、云雀、孔雀……不計其數(shù),那邊孔雀開屏了!我們?nèi)タ纯窗?
今天是“五一”黃金周,三峽旅行社為你們推出了鸚鵡表演,有算術(shù)、打水、騎車……十分有趣,我們?nèi)タ纯。表演看完了,我(guī)銈內(nèi)神秘的地方,那就是—大壩,大壩建在三斗坪中堡島,長達2309米,高達18米以上,猶如一座橫跨長江的水上長城。
三峽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已被列為全球超級工程之一,它是上個具有防洪、發(fā)電、蓄水,生態(tài)、航行等多開發(fā)目標型的水利水電工程。
你們還記得毛主席的詩句嗎?
截斷巫山風(fēng)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若無恙,
當驚世界殊。
參觀完畢,回家!
三峽導(dǎo)游詞 篇4
三峽壯美的山川孕育、熏陶并激勵著人們的情感。詩人一踏上長江三峽,就才情迸發(fā)、詩情涌動,“三峽”也就隨著詩歌在中國文學(xué)史成為令人向往的地名。中國詩歌史上最沉重、最深刻、最痛快、最雅致的詩篇有相當數(shù)量都與三峽有關(guān)。屈原《九章》、《九歌》里大量的篇章謳歌了三峽的風(fēng)土人情;宋玉的《神女賦》和《高塘賦》使“巫山云雨”變成了長江三峽的代名詞;李白三到三峽,一首《早發(fā)白帝城》成為千古絕唱;白居易在三峽為官,寫了200多首詩;曾在云陽和奉節(jié)白帝城旅居兩載的詩圣杜甫,作詩437首,寫下了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等名篇佳作,占到杜甫傳世作品的一半。劉禹錫曾任夔州(今奉節(jié))刺史,發(fā)掘出當?shù)孛窀柚裰υ~,開一代新風(fēng),一曲古典情歌“楊柳青青將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讓竹枝詞這種藝術(shù)形式走上文壇,使三峽地區(qū)民歌在文化史上放射出奪目的光輝。李商隱的“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聲情并茂。歷代的大詩人,多在三峽有過杰作。這座長達193公里的峽谷,不僅僅是軸山水長卷,更是座詩書長廊?梢哉f三峽就是一首壯麗的詩歌,每一段峽谷,每一片江面,無不平仄和-諧。從雄壯的瞿塘峽,到婉約的巫峽,再到行云流水的西陵峽,三峽是段落分明而又酣暢淋漓的黃鐘大呂。
三峽導(dǎo)游詞 篇5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是人人皆知的《早發(fā)白帝城》。這首詩描寫的就是美麗的三峽風(fēng)光。
讓我們一起踏著這古詩的風(fēng)韻,一起親近這大自然,去看看風(fēng)光秀麗的三峽吧!
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jié)和湖北宜昌之間。三峽風(fēng)光,美不勝收,雄奇險拔、清幽秀麗。這真是讓人陶醉于其中呀!三峽的山,連綿不斷、遮天蔽日;三峽的水,水漲湍急,交通阻斷。春冬之時,水退潭清,風(fēng)景秀麗;秋天之時,水枯氣寒,猿鳴凄涼。山水的秀美,漁歌的悲涼,猿鳥的哀囀,無不反映出祖國山河的壯美!
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進三峽,用我們的心靈來感受祖國山河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