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跟孩子溝通(精選7篇)
怎樣跟孩子溝通 篇1
發(fā)現(xiàn)孩子早戀時,不要一昧緊張,而要冷靜對待。無論孩子到了何種地步,父母一定要講求談話的藝術(shù),采取尊重、寬容、平等的方式,與孩子進行理性的溝通。對待早戀的孩子,不能不管,但不能亂管,尤其不能公開管。
引導注重學習:家長橫加指責是最不理智的行為,孩子們的這些愛是非常純真的,他們內(nèi)心也在為“愛情”和“高考”的沖突而備受煎熬,再也經(jīng)受不起外界的打擊。此時,家長不妨多鼓勵孩子:為愛去拼搏高考。
鼓勵廣泛交友:鼓勵孩子廣交朋友,開拓自己的生活空間,從各個方面豐富自己、完善自己、參加一些自然的集體活動,這就像預防接種一樣,孩子們在群體活動中,逐步消除與異性接觸的神秘感,增強“免疫功能”。
怎樣跟孩子溝通 篇2
母應指導孩子提高認識,正視早戀,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多閱讀心理衛(wèi)生教材,多了解異性性生理發(fā)育的過程,讓孩子明白在青春期對異性的一種朦朧的好奇與向往只是一種正常現(xiàn)象,是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發(fā)育的自然本能導致的,因此不必困擾。當感到困惑或者痛苦的時候,可把戀愛的緣由、經(jīng)過、幻想和苦悶,向老師、父母或最知心的朋友盡情傾吐,聽聽他們的評說、勸慰,讓自己一吐悶氣,平靜心境。此外,通過第三者的客觀分析,可能孩子會有所領(lǐng)悟。
鼓勵孩子多參加課余活動,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將過剩的精力用在有意義的競爭和比賽中。通過以上的指導,很多孩子就能逐漸地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了。鼓勵單戀的孩子拿出信心和勇氣,與自己的脆弱感情作斗爭,多去參加原來不愛參加的集體活動或體育鍛煉,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開闊眼界等等。
多關(guān)心孩子,滿足孩子的精神生活,在忙中抽出時間與孩子交流,給孩子關(guān)愛,了解孩子的苦惱,幫孩子分擔。與孩子交流要以朋友的身份交流溝通,尊重并理解孩子的想法,對于孩子的早戀行為,父母不能取笑、辱罵或者采用暴力形式,這樣更容易把孩子推到異性身邊,疏遠親子之間的距離。
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時,父母既要尊重孩子的這種朦朧的初戀情感,鼓勵孩子建立正常的異性關(guān)系,同時也要向孩子講明道理,把愛情與責任、奮斗一些積極的詞匯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孩子展望未來,權(quán)衡利弊,讓孩子將目前的感情先埋藏在心底,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到學習上來,正所謂沒有前程怎會有美滿的情感生活。必要時現(xiàn)身說法,如果父母能將親身經(jīng)歷和對愛情的處理方式告訴孩子,必會贏得好感與共鳴,一定能幫助孩子收獲美好和未來。
怎樣跟孩子溝通 篇3
一、身教重于言教,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yǎng),樹立自己的威信。
二、要注意親子教育,父母應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三、營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和睦、祥和、穩(wěn)定的家庭氣氛,父母不要經(jīng)常打架、吵鬧,影響了孩子的心理發(fā)展。
四、無條件信任孩子,父母首先要做到對孩子最多地欣賞優(yōu)點,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五、多贊美、少批評,恰到好處的贊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贊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
怎樣跟孩子溝通 篇4
電話篇
不要一味的關(guān)心或者說教現(xiàn)在的大部分大學生父母已經(jīng)不常向孩子說教了,然而過多的關(guān)心也會讓孩子感到厭煩。父母們常說想和孩子們成為朋友,然而單方面的關(guān)心是難以構(gòu)成互動交流的。
偶爾的關(guān)心是必要的,但請少問“今天晚飯吃了什么?”類的話題。父母們往往以“現(xiàn)在在干什么?”等問題作為聊天的開始,有些同學可能一聽到這些問題就會感到不耐煩。
與其問這些問題,不如講一些不一樣的話題,比如在愚人節(jié)的時候可以問:“今天你愚人了嗎?”或者可以講一講自己這幾天遇到的事。問問你的孩子什么時候打電話方便父母大多并不了解孩子的作息,有時孩子在圖書館,父母打電話過去就會影響到孩子。問問孩子每天的大致作息,也許你的孩子每天10點回寢室,那你就可以在10點20分左右給他打電話。孩子不愿意說的事不要刨根問底有些事情孩子可能會不好意思告訴父母,或者事情原委比較復雜,不愿意說。這時候,父母應該體諒孩子,不要刨根問題。也許過一段時間以后,孩子自然會和父母講之前不愿意講的事了。
微信篇
不要對孩子的狀態(tài)大驚小怪孩子們屏蔽父母的原因往往是因為自己的玩笑話父母會當真,一些并無惡意的網(wǎng)絡用語父母看到了會批評。
當你看到了孩子的狀態(tài)的時候,不要急著詢問情況,孩子發(fā)這些話也許只是隨口一說,不必太在意。多給孩子留一點自由空間不要對孩子的每條狀態(tài)都點贊,也不要在聊天時常常提起這些狀態(tài)。孩子們也許會覺得他們發(fā)的每一條狀態(tài)你都了如指掌,產(chǎn)生不適感。“欲擒故縱”不是沒有道理的。
怎樣跟孩子溝通 篇5
一、反省自身言行,做合格家長
當家長與孩子之間出現(xiàn)了溝通障礙,家長首先要反省自身,生活中自己是不是有不當?shù)恼Z言和舉止,阻礙了孩子與你的進一步交流。這里可以參考家庭教育指導師顧曉鳴老師提出的“好家長十大好習慣”,作為學習的榜樣。
終身學習,和孩子一道成長的習慣;
真愛和嚴格要求相結(jié)合的習慣;
言教、身教、心教相結(jié)合的習慣;
誠實守信的習慣;樂觀和快樂的習慣;
不代替孩子成長的習慣;
發(fā)現(xiàn)和贊揚孩子的習慣;
讓孩子承擔責任的習慣;
關(guān)心和引導孩子學習的習慣;
家校合作、溝通第一的習慣。
如果家長能夠具有其中的多數(shù)習慣,我想您和孩子的溝通就沒有大的問題了。
二、保障交流的時間,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間
家長不能以忙為借口,忽略與孩子的交流。高中生的父母大多步入了事業(yè)的發(fā)展期或頂峰期,是單位的骨干或領(lǐng)導。他們上班忙工作,下班忙應酬,沒有更多的時間花在孩子身上,尤其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已經(jīng)無法在學業(yè)上輔導孩子,就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交給了學校和老師。
其實,這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表現(xiàn)。孩子不會因為家長的忙碌而停止成長,處在青春期的他們反而思想變化得比以前更快。這段時間,家長與孩子出現(xiàn)溝通障礙是很自然的。想要了解孩子想什么,必須要讓他說出來,所以家長每天無論再忙,都要抽出時間來跟孩子聊聊,了解他的想法,用心聽他講話,使他感覺受到了重視,從而獲得心理上的尊重和滿足。
家長還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平等的交流空間。高中生在學校學到的是課本知識,他們對社會的了解大多來自父母,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們就能接受家長的一切想法。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家庭教育觀念也要發(fā)展和更新。家長千萬不要以為你給了孩子生命就可以支配甚至決定孩子的一切,也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是家長,就可以代替孩子成長,把你沒有實現(xiàn)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這些交流都不是平等的,孩子必然會抵制;錯誤的交流方式,孩子必然會逆反;錯誤的做法,最終使家長與孩子形同陌路。最好的辦法是,家長充分尊重孩子,與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看問題,這樣,交流就比較容易進行了。
三、掌握溝通的方法,拓寬溝通的話題
與孩子溝通是門學問,家長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方法。
父母應細心觀察和研究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心理發(fā)育特點,家庭教育就必須根據(jù)孩子的心身發(fā)育特點來進行。將“我講”變“我聽”,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傾聽時,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guān)注與尊重;對孩子講的有道理的地方,要通過語言、目光或體態(tài)表示肯定;對于孩子的錯誤觀點不要急于糾正,不要打斷孩子的講話;要理解孩子由于年齡和表達能力有限,無法準確表達內(nèi)心想法而可能產(chǎn)生的偏見或者誤會。
針對不同性格的孩子,父母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溝通。如果孩子性格內(nèi)向,父母應主動與孩子交談,鼓勵孩子談談學校、老師、同學,對某一社會現(xiàn)象發(fā)表看法。當孩子說出自己的觀點時,父母應予以贊揚;當孩子與自己的觀點不一致時,父母也不要急于指正,要耐心地與孩子交換看法,統(tǒng)一認識,這樣孩子就能逐漸地愿意與父母交談。如果孩子性格外向,喜歡交談,父母就應多聽孩子講,這樣孩子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并信任父母。
無論什么性格的孩子,既然已經(jīng)是高中生了,就具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家長可以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煩心事講給孩子聽,讓孩子懂得父母的難處,產(chǎn)生為父母分憂的念頭。當孩子能夠理解父母,愿意為父母分憂時,家長要表示欣賞,并與孩子一起出主意,想辦法,采納孩子有價值的建議。這樣,孩子會感到父母十分尊重自己,更感到自己長大了,同時又使孩子學習到為人處世的正確方法,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溝通,不要局限于語言的溝通,還可以采用玩游戲、聽音樂、做有益的事情等方式培養(yǎng)親子關(guān)系,最主要的是在溝通中增進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
怎樣跟孩子溝通 篇6
我們在教育子女時要做到“四心”
所謂“四心”,就是要讓孩子充滿信心,教育要有恒心,耐心,對孩子還要有一定的狠心。
1、讓孩子充滿信心,就是我們要在教育中經(jīng)常鼓勵孩子,誰不愿意聽表揚的話,別說是孩子了,就是大人也這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賞識教育,這樣我們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他們學習也有勁頭了。
2、教育要有恒心、耐心。教育子女一定要持之以恒,不可以一曝十寒,我們的家長一般都比較忙,可能不一定有空子照顧孩子,但我想我們一定要克服困難,經(jīng)常的同孩子談談,交流交流,畢竟孩子是我們的未來,關(guān)系到孩子的一輩子的事。另外要有耐心,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教育孩子時一時不能見效就發(fā)急,缺乏耐心。
3、對孩子也要有一定的狠心。這是我最想談的,現(xiàn)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爺爺奶奶舍不得,爸爸媽媽也舍不得,總是慣寶寶,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嬌生慣養(yǎng),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更不要說讓孩子去苦了,農(nóng)村話就是在家連油瓶倒掉都不用他們?nèi)シ龅,這其實并不好,我覺得適時地給孩子一些勞動是有益的,在我來說我稱之為“勞動改造”,只有在勞動中才能體會到大人們勞動的艱辛,掙錢有多難,他們只有親身體驗了才知道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讓他們真正體驗一下找工仔的苦楚。
怎樣跟孩子溝通 篇7
1.父母與孩子談話,語氣要溫柔(但意思也要表達得明確堅定)
3-5的孩子喜歡模仿父母的說話習慣、用詞習慣, 甚至說話的腔調(diào), 模仿是他們運用語言的第一個途徑。 因此, 父母平時在與孩子說話的時候, 若是習慣性地使用命令式的語氣或者較急躁的口吻, 孩子也會這樣使用語言; 而父母若在該表明立場和給予清楚指令的時候總是猶疑或是模糊的用詞, 孩子就不清楚他應該了解的是非界限。圣經(jīng)教導我們要「長存安靜溫柔安靜的心」, 同時也要注意, 溫柔不是沒有原則, 一味妥協(xié), 而是在原則里幫助孩子在愛中被建立。
2.給孩子清楚而合理的界限,他們便不會不知所措,無所適從
很多父母碰到孩子不聽「指揮」的時候, 不是大聲喊著說「別去!跟你說有沒有聽見!快回來!」就是跟在孩子的后面說「有什么辦法呢, 他不聽啊……」其實孩子是很會察言觀色的, 一次的妥協(xié)和縱容, 就會使得下次正確的引導需要更大的努力。孩子是需要被訓練的, 那么如何讓孩子知道他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界限呢?
首先,父母為孩子所設立的界限是合理的,且是家庭共同遵守的,比如說,自己弄亂的玩具、書本等需要自己整理,一旦你設立并向孩子事先宣告的時候,訓練就開始了。一開始會比較難,有的孩子不容易聽從,甚至還會扔得到處都是,然后管自己走掉。這個時候需要把他拉回來,蹲下來,跟他說:「寶貝!和媽媽一起把書本撿起來好嗎?我們讓每一個書寶寶回到自己的家。」他開始撿第一本的時候就鼓勵他,贊揚他,然后試著其余的都讓他自己撿。如果孩子逆著性子不聽,就需要延長訓練時間,直到他遵守。這樣的訓練在每一個類似的情況下都要重申規(guī)則,直到他能主動執(zhí)行,將「我要為我所做的負責」貫徹在行為中。同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給孩子一個整理自己物品的榜樣,并且是一直的。
3.遇意外事件時,應表現(xiàn)寬容而鎮(zhèn)靜,態(tài)度要誠懇
碰到意外事件(如孩子打碎物品之類),如果孩子受驚或害怕了,那即使是孩子做了錯事,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給予孩子一個溫暖的、安全的懷抱,而不是不問緣由先揪著耳朵或一頓批評:「跟你說了不要這樣,你看看,現(xiàn)在弄成這個樣子!
等到孩子心情平復后,再問明情況,進行教育。一般有「家規(guī)」設立的家庭,管教就比較容易,而平時沒有設立界限,就要視孩子認錯的態(tài)度來對待了。但是,鼓勵家長要盡量和孩子設立規(guī)矩。最后要讓他知道為什么要被管教,并且要讓孩子明白父母的管教是出于愛!赣廾擅勺『⒆拥男,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箴22:15)
4.沒有偏見地愛孩子,雖然他們有時候的表現(xiàn)并不可愛
父母不能把孩子當作自己情緒的「晴雨表」, 或者孩子表現(xiàn)的「反射表」。哪一天自己心情不好了, 孩子一點點的小錯, 也成了情緒爆發(fā)的導火線;或者孩子不聽話, 在朋友家闖禍的時候,就責罵他們。管教和無原則地批評孩子不是等同的!笎凼呛憔萌棠汀, 不是因為孩子可愛才愛他,而是當他不可愛的時候,也要學習忍耐地愛他。因為天父是這樣地愛我們,而天父也是這樣的愛他,所以作為為神管理這份產(chǎn)業(yè)的我們,也需要這樣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