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如何有效的跟幼兒溝通(精選3篇)
幼兒教師如何有效的跟幼兒溝通 篇1
1、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
2、你真行,又學會了新本領。
3、大家都夸獎你,小手真能干。
4、你的舞跳得很好,大家可喜歡看了。
5、你一心一意地學本領,老師真為你高興。
6、你這樣做我很高興。
7、老師很喜歡你這樣做。
8、你以后一定還會這樣做的。
9、你進步了,我很高興。
10、祝賀你,成功了。
11、OK,我們勝利了。
12、做了錯事沒關系,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13、你又改正了一個小缺點,大家真為你高興。
14、摔倒了,沒關系,勇敢地爬起來。
15、讓我們?yōu)槟衬承∨笥训倪M步拍拍手。
16、你真棒。
17、你真能干。
18、你真勇敢。
19、你的手真巧。
20、你真機靈。
21、今天,你來的真早。
22、你做操真神氣,像個解放軍。
23、你能為大家做好事,大家都很感激你。
24、你能點到漂亮的圓點,小朋友很羨慕你。
25、大家都夸你是老師的小幫手。
26、請讓一讓,行嗎?
27、愿意和我說說悄悄話嗎?
28、你能和我交朋友嗎?
29、愿意和老師一起交朋友嗎?
30、你愿意和我跳個舞嗎?
31、你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嗎?
32、對不起,請原諒。
33、謝謝你幫了我的忙。
34、對不起,我沒能幫上你的忙。
35、真抱歉,你受委屈了。
36、我們親一下,好嗎?
37、你能和我拉拉手嗎?
38、你能笑瞇瞇地和我說話嗎?
39、你再試一下,好嗎?
40、你愿意這樣做嗎?
41、你明天一定會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對嗎?
42、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跟我說說行嗎?
43、你為什么這樣做?你覺得這樣做對嗎?
44、你心里很難過,愿意告訴我嗎?
45、他很傷心,你愿意去安慰他嗎?
46、需要我?guī)兔?
47、別害怕,我來幫助你。
48、別擔心,我來陪你。
49、你真行,我很想得到你的幫助。
50、朋友有了困難,我想你一定會去幫助的。
幼兒教師如何有效的跟幼兒溝通 篇2
1、孩子的問題不存在重要與不重要之分。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有它的原因,每一個問題的存在本身就說明了它的重要性。
2、在很多孩子問題的背后,隱藏著許多經(jīng)歷和期望、恐懼和擔心。我們成年人不應該認為,每一個問題僅僅是這個問題的本身而已。
3、回答孩子的問題需要時間,成年人應該為他們付出時間。僅僅提供快餐式的回答不能對孩子有所幫助,也根本不能使孩子深入地領會他們所得到的答案。
4、很多孩子的問題開始聽上去好像是想得到一個具體的就事論事的答案,聽起來多少有點簡單。但是大量的孩子提問的目的在于想得到“間接”的答案。我們成年人只有注意孩子問題中的“自我表露”,才能理解他們的問題——孩子到底想知道什么。
5、孩子的問題沒有一個是愚蠢的!如果問題真的多余,孩子也不會提出來。
6、孩子提出的問題常常是十分嚴肅的討論的開始。懂得贊賞孩子提出問題的人,才會把孩子視為平等的對話伙伴。
7、雖然孩子對于很多問題希望得到答案,通常的經(jīng)驗表明,他們常常在內(nèi)心里為自己找到了一個答案。當你給出答案的時候,孩子會用他自己的答案和成年人的答案做比較。所以,關切地、友好地向他們提出反問常常不失為一種好的回答。
8、孩子的提問是一種促使人思考的哲理化形式。應該以娛樂和嚴肅的兩種方式共同思考它的意義和問題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從而發(fā)現(xiàn)發(fā)展想象力和可能性并追蹤孩子的想法。
9、孩子提出的問題有其內(nèi)在的目的,成年人應該弄明白它。孩子提出問題的方式常常能夠告訴我們,孩子的情緒怎樣,他們心里想的什么。
10、孩子提出問題,是因為他們對某事不理解或者對某事有感受。提出問題有助于孩子在行為領域吸收新的經(jīng)驗。
11、孩子提出問題表明他們對生活有著永無止境的好奇心。所以,孩子們提出問題不僅有助于他們理解不知道的事情,而且也是對未來生活的準備。
12、孩子的問題來自于他們呢要使事情得到解釋的好奇心。不回答他們的問題,或者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品頭論足,就有可能窒息他們的好奇心,使他們喪失增長知識的能力。
13、孩子們提出的問題經(jīng)常是對事件的驚嘆,孩子們想通過提問的方式更廣泛地認識事件的意義。就這點來說,孩子們的驚訝不是偶然的,而是受到觸動的結果。
14、孩子們提出問題的基本理由來自于這樣一個不可辯駁的事實,即有“為什么”,就有“因為,所以”。
15、當孩子們認為他們的環(huán)境是民主的、沒有偏見的和充滿理解的時候,孩子們最能提出問題。
16、孩子的問題常常產(chǎn)生于積極的行動,而不是長篇說教,所以為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獲得更多的行動經(jīng)歷,對他們是很有幫助的。
17、如果孩子的提問不被大量的玩具所困擾,不受大量的媒體影響或者不受到過分的呵護,那么孩子的提問就可以得到最好的發(fā)展。同樣地,也只有生活在孩子能夠有基本安全感的地方,當孩子需要的時候,父母能夠待在他們身邊,孩子的問題才能產(chǎn)生出來。
18、孩子提出的問題也能產(chǎn)生于孩子所犯的錯誤。由于孩子沒有我們成年人這么豐富的經(jīng)驗,所以,可以而且必須允許孩子們做一些事情或試驗,即使這些事情和試驗在我們看來,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失敗。當然這里也有一個度的問題,就是不能對孩子和他人造成傷害或構成危險。
19、不允許,也不能把孩子提出的“尷尬”問題歸罪于孩子。作為成年人更應該弄清楚,為什么孩子提出的問題會使自己感到尷尬、難堪。
20、沒有哪個成年人能夠立即知道每一個問題的答案們,但是成年人必須做出努力,以使孩子能夠自己找到或獲得答案。
21、孩子的問題來自于兒童的特殊思維方式。成年人的任務就是,使自己設身處地地進入孩子們魔幻式的、充滿圖畫和神話的思維中去。
22、提問和回答是我們“交流文化”的一個固定的組成部分;卮鸷⒆拥膯栴}或者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就意味著精心呵護我們的這種“交流文化”。
23、孩子的問題常常包含倫理道德方面的看法、基本價值和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所以回答孩子的問題是與孩子一起體驗倫理價值觀的好途徑。
24、孩子的問題產(chǎn)生于孩子們思想的自由發(fā)揮。理解欣賞孩子的問題意味著幫助孩子達到自由,不再使壓力和困境成為他們行為的出發(fā)點。
25、無法回答孩子的問題或許在畫冊或兒童書中可以找到答案。孩子可以在書海里遨游,而電視、電腦游戲是不能達到讀書的效果的,類似的動作片不能幫助孩子找到問題的答案。
26、白日夢和幻想是孩子對自己關注的一部分。孩子們常常是在這個時候思考他們的問題和答案。所以應該留給孩子在生活中保持夢想和幻想的機會。
27、孩子的問題產(chǎn)生于他們所參與的成年人的負責任的生活。市場化的兒童文化,把孩子放到一個封閉的保護空間了,或特殊的培養(yǎng)機構里,都不能幫助孩子找到生活的答案。相反,要讓孩子們在一個與成年人有著穩(wěn)固關系的、安全的環(huán)境中自然成長,才能使他們找到人生的答案。
28、孩子的問題使思維始終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接受孩子提出的問題或者不斷地提供現(xiàn)成的、完成了的答案將導致他們的思維的停滯。
29、對孩子提出的問題橫加指責,將導致孩子的思維受到限制。
30、孩子提出問題表明了他有興趣研究,琢磨自己的和別人的想法。
31、孩子提出問題是他們有勇氣了解他們認為重要的事情的真實證明。正像《皇帝的新裝》這則童話里的一個孩子,是他說出了皇帝根本沒有穿衣服這個道理。
幼兒教師如何有效的跟幼兒溝通 篇3
尊敬的各位家長,老師,朋友們:
大家好!每當提到“幼兒教師”這個稱呼,有人不以為然,淡淡一笑,認為幼兒教師就是帶領著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學習一些簡單的知識。有人則贊不絕口,豎起大拇指,認為幼兒教師對孩子很有愛心,對工作很有責任心。
其實幼兒教育是一項普通、平凡而又偉大的工作,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zhàn),要做好它,確實不容易。
身為一名幼兒教師,首先要熱愛幼教事業(yè),熱愛幼兒。教師要服從領導的工作安排,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工作之中。對待工作有滿腔的熱情,來實現(xiàn)幼兒教育的目標: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認為幼兒教師在幼兒園的工作就是實施保育與教育。教師在工作中除了教書教人之外,還要關心、愛護幼兒。使幼兒的身、心、靈能茁壯成長。
自從跨進幼兒園的大門之后,我就知道做一名幼兒教師是不容易的,老師要熱愛、關心、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幼兒。對待每一位孩子無論是活潑的、淘氣的、安靜的、靦腆的„„都一視同仁,努力做到不偏愛,讓每個家長都放心地把孩子交給老師。
有人曾說過這么一句話“有愛才有教育”。仔細揣摩,確實如此。老師的真誠,孩子是能感受到的。在日;顒又,老師需要時時關注幼兒,多多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及時給予評價,樹立孩子的自信心。當孩子接受了老師,就能以主動的態(tài)度接受老師的教育。
作為幼兒教師,我認為老師一定要有愛心、細心、耐心、童心和責任心。對每位寶寶都要關心、愛護,在工作中也要做到盡忠職守。早晨來園時,熱情地從家長手中接過孩子,讓家長能安心地離開去工作;早操活動后,要督促幼兒多喝開水,對有汗的幼兒及時督促換汗巾;教學活動中,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對于能力強的幼兒要給予表揚和肯定,對于能力弱的幼兒要進行輔導和鼓勵;戶外活動后,要根據(jù)天氣變化適當給孩子添減衣服;如果發(fā)現(xiàn)有缺席的幼兒,老師要及時打電話給家長,問候幼兒,并詢問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午睡過程中,老師要做好巡查工作,為幼兒蓋好被子,保證每位孩子都是仰著午睡的;幼兒離園時,老師要及時向家長反饋孩子一天在園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情況。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其次我認為老師要有工作的上進心和積極心。因為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對幼兒教師的要求、水平、自身素質(zhì)也越來越高。因此在工作期間,老師需要更加虛心學習、實踐,在教育失敗后,能自我反思,吸取教訓,慢慢積累、總結經(jīng)驗,提高教學技能,使自己不斷進步。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