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記憶
“喏,小博,你瞧:這張照片是你三歲時拍的,這張是六歲,這一張是去年拍的……”和媽媽一起整理相冊,翻翻兒時的照片?粗且粡垙堉赡鄣拿纨嫕u漸變得成熟,心中不由感慨萬千:我已經(jīng)長大了。記憶的帷幕徐徐拉開,成長過程中的一幕幕不禁又浮現(xiàn)在眼前——
三歲,小博是“傻冒”
三歲的我,喜歡看熱鬧,對于花燈節(jié)這樣重要的節(jié)日我一定不會錯過,那年也不例外。記得在花燈節(jié)上有一個節(jié)目叫“三個和尚”,我對此頗感興趣,以致回到家后還纏著老媽問個不停:“媽媽,什么是和尚。俊薄熬褪浅黾业娜税!薄芭叮撬麨樯恫换丶野?為啥要剃光頭啊?”“……你問這么多干嘛?!這孩子……”媽媽終于忍無可忍,以沉默來回答我那如炮彈般轟炸的疑問。后來想想,肯定是因為小時候她語文沒學好,不知道怎樣解釋吧。
三歲的小博,單純又無知,小小的腦袋里裝滿了十萬個為什么。
六歲,小博是淘氣包
六歲的我好稱“天不怕地不怕的超級大活寶”,有意無意的做了一大堆讓大人們頭疼又哭笑不得的傻事。一次,看爸爸在鏡前刮胡子,覺得特別好玩,也想試試?墒前职植蛔屚。但是幾分鐘后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把剃刀放在桌子上就走掉了。于是乎,我毫不猶豫的舉起了剃刀……再然后我就想磁懸浮列車一樣雙腳懸空被提溜到老爸面前。老爸一臉茫然:“這孩子的……眉毛呢?!”我的這一壯舉導致之后的一段時間走親訪友時勞煩奶奶親自修上兩條假眉。嗚呼烈矣。這或許正是我眉毛稀疏的原因所在吧。
六歲的小博,淘的可氣又可愛。
十四歲,小博“參政了”
十四歲的我,告別了七彩斑斕的童年,尚未脫去稚氣的臉上,多了一份自信的笑容。大人說這個年齡的孩子喜歡裝成熟,我也不例外。在十四歲的生日派對上,我正式向爸媽宣布:我已經(jīng)長大了,以后家里的大事小情,我也要發(fā)表意見了,我要參政了!之后,“博,咱家有一件大事要商量。你說要不要買房子?”“這個……買!”“嗯?”“還是不買呢?”……在之后,我就被無語了。
十四歲的小博,少了份稚氣,多了份自信。
童年已成為回憶,未來,正等著我用辛勞去編織,用汗水去書寫。長大了,兒時的天真爛漫已隨著歲月的流逝漸行漸遠。沒有丟掉的,是那顆純潔的心,向前望著,東方的朝陽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