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一夢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題記
兒時,《紅樓夢》對于我來說,那只是一本插圖精美的“圖畫書”。但是,當(dāng)長大后,我漸漸明白這不是一本小說而是一本歷史書籍,更深刻的反映、諷刺和批評了當(dāng)時封建社會腐敗的價值觀和思想觀。我也漸漸的喜歡上了那優(yōu)美的文字。著實讓人流連忘返。當(dāng)再大些后,我又一次又一次的去思考琢磨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是否被世人所接受的,而薛寶釵的出現(xiàn)到底是對她自己的幸還是不幸。
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魘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fēng)。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薛寶釵“頭上挽著漆黑油亮的兒,蜜合色棉襖,玫瑰紫二色金銀鼠比肩褂,蔥黃綾棉裙,一色半新不舊,看去不覺奢華。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云守拙”。兩人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讓我對薛寶釵產(chǎn)生了厭惡,總覺得這是一個生活在幸福家庭的女子比起黛玉著實讓人厭惡。但是這卻讓我聯(lián)想到了結(jié)局。
林黛玉嬌弱讓人憐惜,但是她病榻榻的身子始終是拖累了她。在封建社會里一個一個孤女即使有再多人的關(guān)心,沒權(quán)沒勢,最后又怎會有個好結(jié)局。有人說她尖酸刻薄,又有誰人知道她率真可愛,她寄人籬下,孤獨叛逆的苦。她愛的深,傷的深,最終也為愛情付出了生命。當(dāng)她生命垂危之際,心愛的人卻在與別的女子成親,這讓我厭惡薛寶釵。
薛寶釵,這個聰慧美麗的女子的結(jié)局是悲慘的嫁給了賈寶玉后賈府?dāng)÷洹N以J(rèn)為她虛偽自私,愛奉承。但這終究是封建社會腐敗思想所影響的。她始終遵從三從四德,卻也品格端莊,容貌美麗,才華出眾,學(xué)識淵博。但這最終也只是一個豆蔻少女被封建社會思想教育導(dǎo)致她最終不幸的結(jié)局。
賈寶玉這個生活在官宦世家的公子,仿佛擁有了所有,皮囊、財富、地位。他放蕩不羈,追求自由。他對黛玉的愛情也讓人著實揪心。我不得不說,他是在賈府勾心斗角中是最自在逍遙的一個,但是他也是最俗的人。不過他也是封建社會之中為一個認(rèn)為女尊男卑的人。但是他最終也只是個紈绔子弟,乖張、偏執(zhí)。這也早已注定了他的結(jié)局。
猶記得那句《葬花吟》中的那幾句:“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我曾一再沉醉于其意境中。我也曾為此落淚。這花便是黛玉的命運。賈府?dāng)÷鋾r,我為黛玉感到欣慰,同時我也為寶釵所惋惜,她不過是一介弱女子要承擔(dān)的太多太多,即使她無情,即使她心計頗深,我也很同情她,她最幸福是也是最痛苦是,更別提她的幸福是是真是假。再到最后寶玉出家,我也是不理解的,也是厭惡的。他自己讓兩個正值妙齡的女子落得如此下場,一個是紅顏知己卻為情所困含怨而死。一個是進(jìn)門不久的妻面臨夫家敗落獨立支撐最終等來的卻是丈夫的離去。我總是認(rèn)為他迫害了兩個絕世佳人。但是最終我看透了,至少他有愛過,他面對黛玉的死痛不欲生,面對賈府中那些冤魂充滿愧疚,面對家族的敗落之際時,他成熟了,也看透了世間種種,這也他最終的選擇罷了。
黛玉和寶釵的友誼,寶玉和黛玉的愛情,寶釵和寶玉的金玉良緣。都只不過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都t樓夢》紅樓一夢,從繁榮到落敗,從不羈到看透所有,當(dāng)什么繁華富貴金錢地位都變成虛無時,都不過只是一場癡夢,塵埃落定之際便是夢醒之時。
我不得不說《紅樓夢》是我們中國的瑰寶也是全世界文化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