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鄉(xiāng) 的 芋 餃
我的家鄉(xiāng)在福建省的一個小山村里,過年的時候,貼春聯(lián)、吃年夜飯、守夜等習俗與別處無異。但我們的年夜飯里卻有一樣特色食品——芋餃。
芋餃是用面粉和的皮包上芋頭、蒜米蒸制而成的,餡料香甜,皮又軟又厚,一口咬下去,就咬到了陷,餡料里芋頭的甜、蒜米的香帶給你滿口留香的感覺,會使你一輩子忘不了。
小孩子們把吃芋餃當作一件特好玩兒的事。大年三十晚上,吃完自家的年夜飯,就該吃小伙伴們家的芋餃了。穿上自己的新衣服,捧個大大的搪瓷碗,挨家挨戶地敲門,求幾個芋餃。若是主人不允,調皮的小孩子就會惡作劇——把主人家的雞鴨全都放出來,弄個“雞飛鴨跳”,主人只好求饒地從里屋端幾個芋餃出來!斑诉恕钡那瞄T聲響了幾次,搪瓷大碗中也就裝滿了各戶人家各色各樣的芋餃。然后,就有個承頭的召集小伙伴們頂著自己的勝利果實,溜到一個沒有燈光的田梗上坐下,開始品嘗。
吃法也多得很。我們會坐在田梗上互相猜拳,誰贏了就吃一個,若是連贏幾次,那小嘴就塞得圓溜溜的;還有一種是把芋餃里面的餡全都挖出來吃掉,剩下的面皮全粘在牙上,忽然一張嘴呲牙,牙上的面皮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在昏暗的田上迸射出奪目的白光,可以用“瞧我的牙多白”來形容。當你吃的時候,草上的蛐蛐兒叫得特別響,估計也是垂涎芋餃的美味呢!
關于芋餃,在我們家鄉(xiāng)有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就是自己家的芋餃在制作的過程中絕不會給家里的小孩子知道,做好以后,鄰居間互換芋餃,等小孩子們來討時就將別家的送出去。第二天,大人們會問小孩子哪家送出去的芋餃最好吃,還會問能不能吃出哪家送出去的芋餃是自己家的,而被認為最好吃的芋餃的制作人,將會以此當作整年的聊天話題。我想這也許是鄰居里之間的比拼,也看孩子對家有沒有感覺吧。
家鄉(xiāng)的芋餃我已多年未吃了,但這一切我卻仍然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