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湖隨想
為了看霧下的湖和湖上的霧,我起了個早。
湖四周,霧遮晨星,又避湖面,朦朧得令人揪心。我站在“楓云橋”上,憑石欄而苦思了一會兒,便盡著有限的視力攝取霧中景了。在橋頭觀霧看湖,霧湖難分,霧湖全是一色的灰蒙蒙,從湖到天,上濃,中淡,到湖面又濃。原來的柳擺綠發(fā),俏姿倒懸,魚皺鏡波,幾多美景,一概霧沒。唯一使人心透明的是那“湖光飯莊”門前三片紅霞般的燈光,燈下水泥平臺上,有人握鐵欄煉臂,于是,湖中便有了三個亮點,和幾個到走運動的人影。橋和飯莊到底是近了點兒。往日晨霞中動人的景觀和迷人的畫面,因大霧而失卻了真意。我恨霧。
忽然,“真實。正確。深刻。生動。寓有新意。”十二個字在腦海里閃現(xiàn)了三次,記得,那天上午,著名記者田流講報告文學寫作,最后特別強調(diào)了這十二個字,這是他四十余年,從事報告文學寫作經(jīng)驗的結(jié)晶。做文章如此,做人何嘗不是這樣呢?被霧靄蒙去了的新意,總該是每個寫作者殷殷以盼、孜孜以求的吧。
我步下層層石階,走到東邊一株百日紅下,依樹向西憑覽,啊,湖中那三個亮點幻化成一個朱紅大“川”字了,而且是在動著的“川”,這是讓燈光在湖水中漾蕩不息的亮嗎?在這個角度看霧觀湖,似乎可以霧湖兩分離了。深灰色的水中,可見魚躍靜波;淺灰色的霧,若游似飛。習習的晨風輕吹起來,這自然的變化,自由的流動,頃刻生出些許美意來。但是,還不全真。柳影初顯,湖亭微現(xiàn),一切仍在霧繚霧繞中。一會兒,從湖亭下飄出陣陣弦樂,在高樹矮花中縈繞后,隨又在水面湖空回蕩,令人心神怡悅。此刻,湖中清韻可以盡情品味,霧里幽情也可暢懷體察,這也算是一種朦朧美吧。自然界的朦朧美,也許俗人還鑒賞得了,藝術中匠心獨運的人工朦朧美,恐怕一般人就難以徹底領悟了。
湖亭下終于傳出了悠揚的京腔,圓柔的弦韻清悅?cè)攵,真是,霧可以煙沒視覺原本可以觀光的風景,卻卷不走聽覺已經(jīng)怡樂過的妙美音韻。我邁上曲橋,蹲下來,向“湖光飯莊”那邊觀望,湖水綠中蓄墨,畫面詩意盎然。當霧消靄散過,水、橋、房、樹、亭、花、人、物等,愈益清晰起來。飄渺的霧,終于還原了大自然的純真,游人也享受到了一次別樣的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