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端午作文800字
太陽斜斜地照射在課堂里,蒙熱的風(fēng)一陣陣的打在屋檐上,吹亂了我的碎發(fā),打亂了桌子上的資料。
大先生踱著步,講到:“‘五月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贏驅(qū)一點(diǎn)粥。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標(biāo)盤。’這是陸游在端午的生活習(xí)慣,你們會在端午干什么呢?廣東端午又能干什么呢?家鄉(xiāng)端午的習(xí)俗與這里有什么不同?”
我想到:“廣東端午?插秧?做艾粑,掛花公雞,配藥方?不不不,這些在這兒還真沒遇到過。在廣東的端午里吧……吃粽子,賽龍舟。”
忽的,到了我的家鄉(xiāng)——南京。南京端午能干什么呢?
前幾年,母親帶我回過一趟老家,一切還是安然無姜,唯有那中午的太陽,曬得使人不得不瞇起眼睛。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水下喜洋洋。”家鄉(xiāng)有條石臼湖,端午前幾天那兒蘆葦長得茂盛,家家戶戶都拿著鐮刀,把砍下的蘆葦用鹽水泡著,在做餡。紅棗餡的,咸蛋黃餡的,豬肉餡的……我最喜歡的是那紅棗粽,用蘆葦扎著的糯米厚實(shí),端一碗白糖撒在上面,甜滋滋的,紅棗煮的熟爛,咬一口甜而不膩的糖水噴涌而出!一個粽子比巴掌兒還小。賽龍舟是必不可少的,湖岸上的人喧嘩著,擂鼓也打得鏗鏘有力,十幾支船上會有二十幾名大漢赤著身子,流著汗水,喊著:“一二一二”,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木漿拍打在水面上,濺起一陣陣波瀾的水花。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家鄉(xiāng)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五紅”。“五紅”指的是五道紅菜:一為烤鴨;二為咸鴨蛋,咸鴨蛋切開流油紅通通;三為莧菜,放在飯上,飯變成了紅色;四為黃鱔;五為艾草飯,艾草放在飯上黑得發(fā)紅。整個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端午幾天有“午毒”,就是太陽太猛,曬得人昏昏欲睡,大人們吃“五紅”來辟邪。小孩們不僅要吃“五紅”還得戴“花公雞”,花公雞用毛線織成,里面放些粽葉、艾草等香料,掛在脖子上,一整年都不用擔(dān)心會中午毒了。
“沙拉拉……”風(fēng)兒把大樹吹得直響,擾亂了我的思緒,回過神來,望著黑板,好想念我的家鄉(xiāng),好想念家鄉(xiāng)的石臼湖,好想念脖子上的花公雞,飯桌上的“五紅”,還有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一種種天馬行空,一絲絲纏纏綿綿,一宗宗是是非非,家鄉(xiāng)端午,你,還在嗎?若我身在廣東,你,亦是我心中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