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我安然
偶爾,拿起書本時會有如此安寧的畫卷在眼前浮現(xiàn):靜好的時光中,我與母親對坐,各執(zhí)一卷,互不相擾,無語,卻足夠恬淡……
曾經(jīng),這是連綴起我生活的一幕剪影。在午后那整塊整塊的溫暖熏出的時光里,我和母親就是如此靜坐。——在談及那些靜靜的時光時,我總是偏執(zhí)般地以“母親”這一稱呼來描繪她,似乎也濡染了那股安然從容且溫和的意味。
我愛閱讀,似乎也是她捎帶給我的習慣,且是自然而然、宛若天成般的,我并沒有絲毫排斥,反而十分熱愛它。聽她說,我還沒有上幼兒園,連拼音都認不全時,她就給我買了一堆書籍,且全部都是不帶注音的。一個個的方塊字,密密地砌滿了一小冊子。偏偏我又是那么可愛,明明什么都看不懂,卻不亦樂乎地一頁頁翻,一抱一整天。后來,她說我連拼音都不會拼,卻已經(jīng)能認一些簡單的字了,竟然硬是看懂了不少故事。我笑著說,看來你女兒小時挺天才嘛!她竟認真地答,那必須,當年她驚訝后就決定,一定要把女兒文學的靈性培養(yǎng)出來!再后來,她也真是這么做的:支持我閱讀,鼓勵我閱讀,給我買各樣的書籍,以至于最后和我一同閱讀。
于是乎,便常有我記憶中的那一幕了——如此溫暖、安寧的一幕!
我倆常在陽光溫和洋溢著的下午,于靜好的時光中,靜靜對坐,閑倚枕邊窗畔,各執(zhí)一卷,不語不擾。全世界,只余下手中書頁翻過的響動,悄悄的,漸了無痕跡。她永遠都是看些小說之類的,那些陳舊卻溫和的文字令她沉醉。我手中的書卻總是換。從最初的《海的女兒》《寓言精編》,到《新百科》《上下五千年》,再從英國倫敦的9?站臺轉到澳大利亞的德羅海達,最后又回到古典奢華的大觀園;我知曉了“一花一世界”的玄奧,見證了“世間安得雙全法”的無奈,領會了“五千仞岳上摩天”的巍峨,體驗了“可憐白發(fā)生”的滄桑,目睹了“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的悲愴,也享受了“燕子低飛青杏小”“采菊東籬下”的愜意悠然,接受了“流光容易把人拋”的勸誡……
靜寂的時光中,與文字對韻,讓靈魂緩慢成長,始終純凈安然。
我從未忘記,當陽光悄然灑進屋中時,那如此靜好的時光蘊含著的淺淺淡淡的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