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蘭亭,感蘭亭,記蘭亭
踏上瀟瀟竹林間幽秘的小路,滿腔的竹葉清香。似是不經(jīng)意的一譬,就流出那山,那水,那竹隙間透出的日光……
眼眸中早已是一片迷醉,突然明白了古人為何喜歡寄情于山水,身處自然,心靈會不由自的收到其感染,這是一種靈魂上的悸動。
漫步于中,只覺心中一片廣闊,只想閉上眼,如在母親懷里般酣睡。
不知不覺,時間在葉隙中流走,腳步也不知不覺得來到了一座有著巨大裂痕的墨雕面前,上前近看,凌厲的狂草筆鋒似囊括了那位書法大家一生的放蕩不羈;叵肫湟簧,輝煌而又不失繽紛,盡享繁華而又不失樸素。那十八缸寫完的墨水,被微風(fēng)吹皺的墨池,以及那入木三分的堅韌,何不讓后人欽佩。這是眾多優(yōu)秀炎黃子孫中的一位,是許多杰出中華兒女中的一位。他的成功,他的努力,讓世界為之震驚,讓世界人重新認(rèn)識了東方!
悠悠輾轉(zhuǎn),轉(zhuǎn)于王公之墓,肅立墓前,靜靜感受守仁之志,陽明之向。
朱載垕賞他:“兩肩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賞,朕甚憫焉!因念勛賢,重申盟誓。”
徐渭贊他:“王羲之‘以書掩其人’,王守仁則‘以人掩其書’!
他以何德,用何能獲如此之贊許?他以何情,用何愛予以之國,家。
他將所學(xué),所悟全置于國;他將汗水,鮮血奉于沙場;醉臥于沙場,聽吶喊的沙。粩(shù)風(fēng)云叱咤,不過道道傷疤;赤血染黃沙,青春成白發(fā);快刀斬亂麻,金戈伴鐵馬;不死的戰(zhàn)馬,不敗的靈魂,不脫的鎧甲,心不會崩塌!
他不辭辛勞,奔波戰(zhàn)場,為了什么?他平定戰(zhàn)亂二十余年,立園講學(xué),因為什么?只因他懷有一顆赤子之心,有一番愛國情懷!所以,他不允許外人的鐵蹄踐踏他的故鄉(xiāng),他不允許敵人的屠刀斬殺他的相鄰!
王守仁,漢族,幼名云,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人,因曾筑室于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xué)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我們所記住的不應(yīng)該僅僅是這些名號,我們要記住他為國,為家所做的一切,我們要記住他對人的尊敬,對誠的認(rèn)知,對和的期盼,對文的成就,對國的責(zé)任,對民的愛護(hù)。
斜風(fēng)。細(xì)雨。柳暗;。
我來到這兒,看到了這兒,聽到了這兒,明白了這兒。
我來到這兒,感微風(fēng),感沁水;我看到這兒,看幽林,看瑜鳥;我聽到這兒,聽魚戲水,聽鳥撲哧;我明白這兒,了情,了清,了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