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艾葉飄香時
端午時節(jié),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淡淡的中藥香,微帶點點苦澀,卻并不刺鼻,那是一股讓人神清氣爽的味道。細細一聞,哦,那是家家戶戶煮艾葉時飄出的香氣,絲絲縷縷,輕輕勾起記憶深處那股淡淡艾香,讓我煩躁和疲憊的心情漸漸平靜,在難得的寧靜之中,思緒隨艾香漸漸飄向遠方。
空閑之余,便想去山間轉(zhuǎn)轉(zhuǎn)。獨自沿著山間小路行走,看見路邊艾草應運而生,臨風而長,一叢叢、一簇簇,生機盎然、馨香撲鼻。每年艾草都如此長勢喜人、蔚然成風,奶奶便采來艾葉為嘴饞的我做上美味的艾葉粑。涼風習習,艾香撲面而來,令我想起剛出蒸籠熱氣縈繞、溫潤如玉的艾葉糍粑,不禁陷入那清甜的回憶之中-
每逢端午,奶奶無論再忙也會空下手頭的功夫,提著竹籃到菜園邊、田埂上或草垛旁,摘上一籃子的艾葉,然后背來一捆稻草燒成灰,準備做艾葉粑兒。每每這時,我便搬來小板凳坐在邊上看著那艾草在奶奶粗糙卻又十分靈巧的手中變成一個個軟糯的艾葉粑。只見奶奶把稻草灰放在開水里過濾,把過濾后的稻草灰水倒進大鐵鍋里,再次燒開后把洗干凈的艾葉倒進鍋里,翻轉(zhuǎn)幾次后,見奶奶用鍋鏟撈上一兩片艾葉用手指捏捏,奶奶總慈祥地笑著說當手指能把艾葉捏碎就恰好了,懵懂的我便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這時,奶奶用濾罩把艾葉撈出來漂在準備好的清水里,這時的艾葉更綠了,綠得逼你的眼,漂在水中如無瑕的翡翠一般。看奶奶用手撈起艾葉,搓了漂,漂了搓,反復搓漂幾遍后再把艾葉上的水擰干放在砧板上剁碎,并在上面撒上稍許鹽拌均勻后備用。
糍粉是現(xiàn)成磨好的米粉,但包糍粑的餡可是一道復雜的工序,看奶奶把自己種的花生剝?nèi)ビ矚,用文火焙炒后在石臼里搗成粉,然后在香噴噴的花生粉上拌上白砂糖、白芝麻和新鮮的膏油。一切準備就緒,接下來就是揉糍團、包糍粑了。待包好了一糍籃子后,就放到大鐵鍋里去蒸,十多分鐘后出鍋。
剛剛出鍋的艾葉粑兒如乒乓球那么大小,晶瑩剔透、蔥綠如玉,清香誘人,小小的我總是在艾葉粑兒剛出爐時就迫不及待地抓上一個塞在嘴里,盡管燙得齜牙咧嘴,也滿心歡喜。咬一口,香甜可口的餡黏黏糊糊隨著牙縫溢出嘴角,幾番回味后,咽進肚子。良久,仍然余味無窮,口齒留香。
今天,艾葉飄香,手捧溫潤如玉的艾葉糍粑,品一縷馨香道萬千柔情。艾葉糍粑早已融入到了我的血液里,成為了我心目中熟悉而溫馨的家鄉(xiāng)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