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里有個我
有人說,讀書就像照鏡子。如果說鏡子可以映射出我們的外表,那書便真實地反映了我們的內(nèi)在,包括我們的思想、精神等等所有的一切。在書的面前,我們似乎變得透明,變得一清二楚。在書中,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此,書里有個“我”,會讀書的人就比別人更能認清自己,了解自己。
大多數(shù)人都會說,我們讀書是為了增長學問,提高修養(yǎng),為自己的將來做好準備。但是多少人在讀書過程中意識到讀書的根本目的是要認識自己,完善自己。我們往往能從書中看得到存在于自己身上的東西,但似乎在平時并沒有發(fā)現(xiàn)。人總是更擅長對別人評頭論足。這時書便充當一面鏡子,把你自己和別人都完完全全地反射出來,讓你在評價別人的時候也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書山客觀,但也來源于生活,書中的內(nèi)容再怎么離奇,再怎么變化,它都脫離不了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因此與其說書里有個“他”,倒不如說書里有個“我”;我們在讀別人,其實是在讀我們自己的影子。
讀書不應(yīng)該僅僅是為了將來取得什么學位,找份什么好工作而去讀,而是要為了自己的人生而讀。我想人生不應(yīng)該只包括學位和工作這兩樣東西吧!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認識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而在我們身邊已經(jīng)有了最好的工具——書。當然,要從書中認識自己并不是那么容易,真正的讀書應(yīng)該是一個思考、探索、得道的過程。光是一目十行地讀是一點收獲也不會有的。會讀書的人就能與智者為伍,會讀書的人便能對自己的人生深層次的認識與詮釋,會讀書的人一定能把自己完善得更好。只有為一種崇高目標而讀書才是最有意義的讀書,最有價值的讀書,最有效的讀書,這樣讀書的人才可能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挖掘自己,修正自己。
讀書是為了充實人生,豐富人生,使人生變得有意義;有意義的人生是在不斷認識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中實現(xiàn)的,因此我們可以說,讀書就是為了了解自己,修正自己,讀書就是讀自己,讀出書里有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