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看遠方,細細追尋
一年一度的旅行季,眾人又拿起花花綠綠的地圖,茫然無措。我不明白,既然已經(jīng)決定遠方,又為何如此猶豫?看著偌大的地圖,我依舊明確,我的遠方不在這。
有些人一邊想著一邊走,于是他們的遠方如此空白,又或像車窗前的景象,走一路,換一路。我欣賞這樣隨性的人,如陶淵明所說:“質(zhì)性自然,非矯后所得!庇谑,他們滿足于漂泊無依的灑脫,不曾想過,也不曾費心去考慮自己的遠方是否還在前方。
我明白,隨性率真,固然自由,但漫漫長路,我們不能滿足于一時的安逸,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方向。
有些人沒有想過直接走,于是他們的遠方如此空白,又或像秋木上的樹葉,一陣風(fēng)吹了無影無蹤。我佩服這樣包含勇氣的人,如獨自一人,身無分文就穿越美洲的麥克,僅因后悔過去自己的潦倒失落就踏上征途,于是他不會預(yù)料到途中會出現(xiàn)分尸案的兇手,不會因自己的下一頓飯尋找歸宿,不敢想,不敢奢求自己是否還有遠方。
我知道,勇敢出發(fā),固然豪氣,但世事無常,我們不能僅憑一時的沖動,莽撞出征,我們需要一個充分的準備。
有些人想的太多不敢走,于是他們的遠方本就空白,又或像醫(yī)院病房前的幕布,不妾的還是白包,我害怕這樣不會改變的人,如那個裝在套在籠子里的人,2019年囚禁自己在狹小黑暗的套子里,不愿走出又不愿別人走進,于是他會因一次愛情的破滅陷入消沉,會因一次“不同”的談話走向死亡。從不愿試著接受不同,更不愿墊起腳看別人走向遠方。
我厭惡。拘泥不化,固然平穩(wěn),但正值青春,我們不能沉浸在這所謂的平穩(wěn)中。我們需要一種創(chuàng)新的突破。
面對我的遠方,我早已踏出第一部。雖是一步的選擇,但我卻需要第二種人的勇氣,在這一步中,身后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第三種人,否證了變化,放棄適應(yīng)變化,選擇追求自我,可我會記住自己本就自然的本性,遠方的路上我會率真一點,坦誠一點,善良一點。然后靠近一點,滿足一點,快樂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