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味道作文1000字
天氣漸暖,涼皮店里的食客漸漸多了起來。晶瑩剔透的涼皮,拌之以綠色的香菜、黃瓜絲、黃色的蘿卜絲、紅色的辣油,沁心的香味飄來,口水禁不住四溢了。他鄉(xiāng)涼皮的香味,勾起了我對故鄉(xiāng)涼皮的懷念。
在老家時,父母靠賣涼皮養(yǎng)家糊口。父母善于經(jīng)營,也喜歡琢磨,他們學習和自己探索實踐做出來的涼皮夠味道,人又厚道,給的量足,盡管店面不大,但來吃的人多,生意一直不錯。都說涼皮是女孩子的最愛,準確與否不得而知,但對我而言還是沒錯的,我尤愛吃父母做的涼皮,就是天天吃也吃不厭,哪怕是冬天。天熱時,我上學回到家里,最愿吃的不是米面,而是涼皮。我性子急,未待落座,筷子已伸進了盤子里。我用筷子夾涼皮,涼皮像魚兒一樣滑,有些吊人胃口!我便等待不急了,端起盤子,嘴貼著盤子邊沿,輕輕一撥拉,涼皮便乖乖進到我嘴里。爸爸看著我的樣子睜大眼睛直愣神,媽媽則笑著說我“有失斯文”、太不“淑女”了。我才不管“斯文”和“淑女”呢,待吃過了癮再慢慢反省吧。
我家的涼皮店,每天只賣規(guī)定的量,待賣完,也就到下午了。媽媽賣完涼皮回到家里,就和爸爸又忙碌起來了。做涼皮要用大的蒸盤,那些盤子都是前一天就洗干凈的。和面,餳面,揉洗,靜置,過篩,蒸熟,看似簡單,實則每一道工序都馬虎不得,否則做出來的涼皮不是色相不好,就是筋道不夠,要么就夾生了。爸媽每天給自己定的數(shù)量是一百張。在爸媽有條不紊的忙碌中,待做完天也快黑了。“老婆子,快數(shù)!”爸爸說。“十,三十,五十,八十……一百,好了,收工吧,夠了!”數(shù)著勞動的成果,媽媽很是開心地說。接著爸爸往冰柜里儲存,媽媽清理“戰(zhàn)場”。一切辦妥當時,他們的衣服不知被汗水洗過了幾遍。本以為爸媽會緩一會兒的,可他們又忙著給自己做晚飯了。爸爸煮飯,媽媽炒菜,依然是分工協(xié)作,這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習慣!整個過程中,誰也沒有閑著,可又無時不關(guān)心著對方,生怕對方累著。等到吃完飯,洗了鍋碗,他們才安心地休息。第二天,這場打也打不完的戰(zhàn)爭又要從頭開始了。
爸媽的生意雖小,可由于他們的勤勞和誠信,也吸引了不少顧客。每天未及出攤,家里就有不少的訂單,就連村里鄰居們也常常來家里買涼皮。鄰居們對我家涼皮都贊不絕口!
后來,由于一些原因,我們離開了老家,爸媽不再做涼皮了,那些制作涼皮的工具也一并留在了老家。
和媽媽在異地的街上行走,也經(jīng)?吹劫u涼皮的,紅綠黃相間的顏色,常常撩動我的味蕾,也常常勾起我對故鄉(xiāng)時父母做的涼皮的懷念。我也曾禁不起那種顏色的誘惑,吃之,卻完全是別樣的味道,全然不及記憶中的味道。面筋硬得像死面烙餅,牛筋面打結(jié),涼皮還有粘到一塊兒的,黃瓜絲和胡蘿卜絲好像早就失了水分一樣,沒有一點鮮活勁兒,難吃!媽媽吃了幾口也不吃了,起身付錢走人。
故鄉(xiāng)的味道,醇厚,綿長,揮之不去,我的心便被這味道縈著系著不能離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