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漢字
漢字是神奇的。奇在哪?奇在它的義,奇在它的音,奇在它的形,奇在……
漢字字義,就像孫悟空,具有七十二變,要想辯認(rèn)出它,還真不是簡單的嘞。漢語中有很多字詞是多面手,比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中的“破”字就有個有趣的故事——呆子“破”書。
講的是某財主家有一個呆兒子,長到七八歲時還什么都不會。就請了位先生教他念書。一天,剛吃過早飯,他歪著腦袋得意地對爸爸說:“先生教的我都學(xué)會了。我想出去玩!必斨鞑恍,就出了個題目讓他寫文章?傻搅酥形邕不見兒子出來交卷。他就走進(jìn)房間,只見屋里滿地都是撕破的書,呆兒子還在直眉瞪眼地撕著,累得滿頭大汗。財主奇怪地問他這是干什么。兒子噘著嘴嘟囔起來:“老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晌疫@半天才撕破了百把本!”聽了兒子這話,財主氣得胡子都翹起來了。
從這則故事中可以看出,那個呆兒子誤以為“破”是“損壞”之意,而它真正的意思是“突破、超出”。因為理解錯誤,這才鬧出這個笑話,而這個故事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則是源于漢字的神奇。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說的正是我們的漢字。因為具有同音字,在面對尷尬的場面時,我們也就有了“脫身”的機(jī)會。例如,在春節(jié)期間,家人團(tuán)聚時,不小心摔碎了碗碟,也許大家會為此感到沉悶,如果你適時地說一句“碎碎平安”,長輩們一定會轉(zhuǎn)怒為笑的。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碎”與“歲”同音,意思是“歲歲平安”,壞事成好事!這,是源于漢字的神奇。
人有高矮胖瘦之分,臉有長短方圓之別。漢字的形體,雖然整體上我們都稱之為“方塊字”,具體觀察卻是千差萬別,形態(tài)各異。有的趨于方,像“國”“田”“問”;有的趨于長,像“月”“目”“有”;有的趨于扁,像“血”“二”“山”;有的呈三角形,像“人”“入”“八”;有的呈梯形,像“三”“呈”“顯”;有的呈菱形,像“令”“今”“個”……這些千差萬別形態(tài)各異的漢字符號,給人的感覺可以說是氣象萬千,美不勝收!
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魯迅先生曾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擠,總還是有的!币来耍乙蚕胝f:“漢字就像壁立千仞的山峰,只要你用心探究,總能發(fā)現(xiàn)它的神奇、美絕!”